第一次操作结果忘换头像了2333...

WEEKLY周日推书

极简宇宙史可以作为天文学入门吗(从鱼到超弦理论)(1)

现在你应该明白,大爆炸并没有发生于时空中的某个特殊点,而是在一切地方。引自 92 第二部分 理解外部空间 第7章 宇宙学

不,我不明白。

我们从地球上能看到的可见宇宙是一个半径为一百三十八亿光年的球。…… 伴随而来的推论应该是住在整个宇宙(包括那些在可见宇宙之外的部分)里的任何地方的人,他们所看到的可见宇宙也在膨胀,并且遵守爱因斯坦的方程式,如果他们按下时间的回放键,他们也将看到一个热大爆炸的宇宙,同我们在这里看到的相同。以他们为中心的热大爆炸,而不是以我们为中心。从这样的视角看我们整个宇宙,完全没有所谓中心,大爆炸在各处发生。引自 92 第二部分 理解外部空间 第7章 宇宙学

叮~我明白了。


上述内容均来自《极简宇宙史》

本书作者: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

剑桥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史蒂芬·霍金的亲传弟子,于2000—2006年师从霍金,从事有关黑洞信息悖论的研究。与史蒂芬·霍金及其女儿合著有儿童文学作品《乔治开启宇宙的秘密钥匙》,在全球45个国家出版发行。目前,加尔法德主要致力于向公众传播现代科学知识,并长期做客法国电视台和广播节目。

不知道你有没有读过霍金的《时间简史》或是《大设计》,我在初中的时候有幸拜读了一下前者,当时的我对宇宙充满着好奇,后来的知识积累大多都是那时建立起来的。有趣的是,当时有位同学让我复述自己看到的内容,但是那“简史”里晦涩的语言当然不是我可以轻易说出的,于是就不了了之了。

但《极简宇宙史》却是另一种风格,用白话聊天体贯穿全书,既不是《时间简史》的简化,也不是《儿童版时间简史》的风格*。闲暇时间读上几页,也不至于想不起来上次读的是什么。

*本书风格对不同人而言意见不同,或许更适合零基础人群?需要更深层次的书籍,文章底部另有推荐。

翻开这本书,开头是这样写的:

夏夜,你躺在沙滩上,仰望星空。一颗小小的流星安静划过,还来不及许愿,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你一下子穿越50亿年,走进时光的旅行……

极简宇宙史可以作为天文学入门吗(从鱼到超弦理论)(2)

在书中,你是一名旅行者,穿越空间与时间的阻碍,一头扎进50亿年的亘古之旅。

作者向你承诺,本书中不会出现各种复杂的方程式,只有一个

E=mc²

那个旅程开始于一个离家很远的地方,世界的另外一边。

这里是另一个世界:整个旅行你会在沙滩上昏睡,会在飞机上做恶梦,会在自家厨房神游。你身边还会有一位喜欢摆弄花瓶的姨妈,虽然总是唠唠叨叨,却常能给你的旅行带来灵感。

“自有人类历史开始,物理学家以及哲学家们一直试图在自己头脑中描绘世界。他们将自己投入到那些事实上哪怕通过实验也无法到达的场景中,比如探索黑洞、探索宇宙的边缘,以及量子世界,这是一种纯粹通过思想进行的实验方法。比如爱因斯坦就利用过这种想象实验,想象自己坐上一个光子,在光子上观察世界,结果就诞生了他的狭义相对论。”

作者通篇就是用这种方式,带领读者上天入地。

显而易见的是,作者的描述方式与大多数书籍相反,而是先经历事实,再解释现象。


这将是一场壮观的旅行。

在你看过所有已知的知识之后,你将跃入未知世界,看看几位当今世界上最聪明的理论物理学家所研究的课题,以及他们为了解释我们碰巧所在的宇宙中非常奇怪的现实所作出的努力。平行宇宙、多元宇宙和超维度将出现在那里。

随后,你的眼睛会被从这些奇迹所激发出来的、人类历经千年所积累的知识与智慧点亮。你应做好准备。过去数十年的发现改变了我们曾经确信的知识:我们所在的宇宙不仅比我们期待的深邃广阔许多,更有着超越我们所有祖先所有想象力的美丽。

极简宇宙史可以作为天文学入门吗(从鱼到超弦理论)(3)

试读部分

你的知识之旅开始了。在你之前,只有十几位人类成员到达月球,现在你虚幻的身子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与他们一样行走在月球表面。地球早已消失在月球的地平线下。你的意识带着你进入了所谓的“黑暗面”,那个从未朝向过地球的一面。

月球上没有蓝天,也没有风,在月球上你能看到的星星比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看到的都多得多,而且它们还不闪烁。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在月球,地面之上一毫米就是太空了。遍布月球表面的伤痕从未被气候的变化抹平。到处都是陨石坑,都是那贫瘠的土地遭受撞击的冰冻记忆。

当你准备走向月球朝向地球的那一面时,月球的历史猛地涌入你渴求的大脑,你看着脚下的月球大地,目瞪口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暴力!大概四十亿年前,我们年轻的行星与另一颗行星撞在一起,后者大概有火星那么大,这次撞击从地球上扯了一块物质下来,被带入太空。在随后的几亿年时间里,所有那次撞击产生的碎片聚到一起,形成了一个球体绕着地球运行。等这一切尘埃落定之时,就是你现在置身其上的月球的诞生之日。

如果这次撞击发生在今天,其剧烈程度足以将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抹去。而当时,我们的地球上还是一片荒芜,没有生命。有趣的是,如果没有这次灾难性的碰撞,我们就不会有月亮照亮我们的夜晚,没有潮汐变化,而地球上可能也不会出现如我们现在所熟悉的生命形式。

当那颗蓝色的地球跃过月平线,出现在你眼前时,你意识到这场宇宙级的灾难事件所带来的创生与破坏一样伟大。从这里看出去,你所居住的行星,大小大概有在地球上看月亮时的四个月亮之大,它像是漂浮在有着星光闪烁的黑暗背景之上的一颗蓝色珍珠。从太空中观看我们所在的世界是一种让自己谦逊的方式,现在如此,将来也一定会如此。

你继续在月球漫步,看着地球在月球的天空中升起,虽然一切看起来都宁静安全,你还是知道自己没有被这种表面的平静所蒙蔽。在这里,时间又有了另一层含义,地质年代中以往和现在的宙(地质年代中最大的年代单位)中发生的一切都被完好保存,宇宙中的暴力无时不在。伤痕累累的月球表面那些陨石坑就是这些暴力的最好提醒。

在漫长的时间里,那些漂浮在太空里数十万计的大山般的巨石不停地击打着月球。它们也同样击打地球——只是地球上的伤痕已经愈合,因为我们的世界有生命,用不停变化着的土壤将自己的过往深深掩盖。尽管如此,你忽然意识到,在这个残酷的宇宙里,尽管地球有着自愈的能力,但依然如此脆弱,几乎毫无防卫……几乎没有。

上文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月球形成的其中一种假说,给人浓浓的沉浸感,这种沉浸感让读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尤其是随着本书深入之后。但是译后记中,译者提醒读者不要产生人生消极的情绪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还有,要看到科学事业美丽面纱背后的艰苦与付出的代价,不要轻易做出从事科学工作的这种决定。

如果你偏向文科生,放心的读下去吧,或许你的感受更丰富,如果你是理工er,读读这本书还是可以的。

当然,正如前文所说,如果你想要更深层次的书,这里我说一本:《极简宇宙》,是不是名称挺像。这本书主要讲了振动与弦的故事,角度更深,学术性更强,可以自行取舍。


实体书购买方式这里就不方便推荐了,仅提供电子书资源。

《极简宇宙史》txt

链接:https:///s/1Gj2D9Iih6Z_s8pREODm1hg

提取码:9vii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极简宇宙》pdf

链接:https:///s/1_CG3UKFCU1XF9EpEmxCHLw

提取码:b5dn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下载下来闲着没事可以读一读,比如睡前

极简宇宙史可以作为天文学入门吗(从鱼到超弦理论)(4)

孤岛巨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