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的歌曲精选(起床号5月14日早安)(1)

小“火”伴们,大家好!今天是5月14号,农历四月初三,星期五。

歌声回顾百年征程,矢志不渝初心使命。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歌曲是《春天的故事》。这首歌由蒋开儒、叶旭全作词,王佑贵谱曲,创作于1994年。该曲写法通俗,充满生活气息,比喻清新贴切而又充满深情,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和对小平同志的崇敬。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既有着史诗般的气势,却又十分亲切,使人如沐春风。

让我们一起伴随歌声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

春天的故事

作词:蒋开儒、叶旭全

作曲:王佑贵

演唱:刘紫玲

一九七九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 中国 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早安的歌曲精选(起床号5月14日早安)(2)

一九九二年

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 中国 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早安的歌曲精选(起床号5月14日早安)(3)

百年瞬间丨成渝铁路通车

早安的歌曲精选(起床号5月14日早安)(4)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通车

1952年7月1日,在新落成的成都火车站举行了成渝铁路的通车典礼。重庆西南台的记者杨宗岫在广播车中将新中国成立后通车的第一声汽笛声,通过电波传给了全国人民。

通车现场报道:同志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铁路修到成都啦!

早安的歌曲精选(起床号5月14日早安)(5)

△1952年7月1日,在成渝铁路通车典礼上的邓小平、贺龙

杨宗岫: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四十比二,为什么叫它四十比二呢?从满清到国民党40年没修好,共产党来了以后,两年就把它修好了。英国人、法国人他们那个交通界的也认为,中国人把这个铁路修起来是不可能的,结果我们是自己修起来的。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早在1903年,清政府就有兴建川汉铁路的意向。1936年,国民政府也成立了成渝铁路工程局,但结果只是在地图上划了一条“虚线”。1950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决定立即开始兴建成渝铁路。在开工典礼上,贺龙亲手将一面绣有“开路先锋”的锦旗授予筑路大军。

早安的歌曲精选(起床号5月14日早安)(6)

△成渝铁路建设大军

当时,大西南刚刚解放,国家财政非常困难,修建成渝铁路不得不“就地取材”。曾参与成渝铁路修建的杨显良说,那时候建设工地上最紧缺的就是枕木。

杨显良:都是各个乡镇农民捐献的,他捐献的木头都是高级木头,香樟木啊,紫檀木都有。不惜把自己的老树都砍掉,按规格弄好以后送来。

曾经先后八次到成渝铁路建设现场进行采访的杨宗岫说,这条用自己的技术、自己的材料、自己的工人修起来的铁路实为不易。

早安的歌曲精选(起床号5月14日早安)(7)

△1952年毛泽东主席题词庆祝成渝铁路通车

杨宗岫:就是要修这么一条路,确实有很多人的牺牲。当时我们没有修路的经验,有时候还要走一些弯路。西南的山路险峻的原因,就是因为坑坑洼洼多,天堑太多。

十几万筑路大军夜以继日,克服了世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将铁路节节推进,1952年6月13日,全长505公里的成渝铁路终于全线贯通,比预期提前3个月。7月1日,成渝铁路通车典礼在成都和重庆同时举行。

1952年纪录片《成渝铁路》通车仪式:滕代远部长剪彩,命令首次列车由重庆开往成都!

早安的歌曲精选(起床号5月14日早安)(8)

△1952年7月1日,贺龙在成都为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剪彩

在同一时间的成都车站,贺龙司令员剪彩,庆祝全线通车……

西起成都、东至重庆的成渝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被称为新中国建设史上第一个奇迹。成渝铁路的建成,深刻地改变了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交通格局,也从此拉开了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序幕。

《百年瞬间》来源:央视新闻

早安的歌曲精选(起床号5月14日早安)(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