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山东省教育厅、滨州市人民政府共建滨州学院签约仪式举行。山东省教育厅、滨州市、学校相关领导出席仪式。

滨州学院成立(滨州学院开启省市共建)(1)

省教育厅厅长李明指出,省教育厅将联合滨州市加大对滨州学院转型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卓越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学校在更名山东航空学院、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硕士学位点多点布局、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141航校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早日建成航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跻身国内知名高水平航空大学行列

滨州学院成立(滨州学院开启省市共建)(2)

从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看出,滨州学院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已经上升到省战略层面了,而最终将建成国内知名高水平的航空大学。

滨州学院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属于同层次高校更名,根据《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从严控制同层次更名”,这也就说明将会严格控制,而滨州学院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会不会成功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滨州学院成立(滨州学院开启省市共建)(3)

第一,特色鲜明、质量高。我们有的高校从“某某学院”更名为“某某学院”或者“某某大学”更名为“某某大学”或者“某某学院”更名为“某某大学”,只是校名的变更,校名固然重要,但是终究也只是校名,不能体现学校的特色,而特色更是要在学校、多个甚至全部二级学院、学科、专业等各方面去体现,始终坚持“特色”的主线,所培养的人才也是紧紧围绕“特色”。质量高,是本身学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师生和社会、企业的认可,满意度很高,就业反响很强,企业评价不错。

第二,地方高校布局和产业发展需求。高校的重要使命是培养人才,而作为地方性院校是要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而这种人才在现有独立高校布局中或者其他学院所开设的专业中,不能满足其对人才的需求。有些非专门院校所开设的专业不全或者不能交叉融合以培养复合型人才。

作为滨州学院,一所以“师范”为背景的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致力于建设“航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作出了不少的努力

滨州学院成立(滨州学院开启省市共建)(4)

学校2006年设置飞行技术专业,成为全国首家培养飞行员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填补山东省航空学科高等教育空白。建有山东省通用航空运行与制造工程实验室、山东省通用航空运行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航空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航空信息技术研发基地、山东省安全文化研究基地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拥有“ATPL理论培训机构”“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等省部级行业资质平台6个,合作航校达到23家,合作航空公司达到22家,其中“订单式”联合培养单位达到20家。现有5个航空类二级学院,面向航空领域培养人才的专业占学校总专业的57.3%,在校生超过总在校生的50%。现已培养各类航空人才6000余人,600余人升任机长,山东航空公司近70%的飞行员由我校培养,现已成为全国第五大航空类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山东省高等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

综上所述,我认为滨州学院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是符合要求的,那就是特色强、质量高、有需求。那么,滨州学院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这个校名符合要求吗?我想是符合的。

第一,以“山东”省域命名。根据学校官网,滨州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直属的普通本科院校,因此按照《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的规定,省人民政府举办的高校可以以“山东”省域命名

第二,“航空”是学校的特色。学校以“特色”、“学科”、“行业”等字段命名是高等学校命名的模式,也符合《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的规定。

滨州学院成立(滨州学院开启省市共建)(5)

当然,滨州学院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只是学校更名的第一步,包括其他一些市管高校,暂时不具备更名为“大学”条件的,都会首先谋划更名为“省 行业/特色/学科 学院”,在这更名后就会对标更名大学的条件,积极申硕、研究生培养、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学科专业布局优化调整、特色再强化,同时利用这个时间段扩大影响力,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么一个学校的存在和贡献,待10年后更名为大学也就是不需要额外的更多的宣传了。试想,如果滨州学院直接更名为山东航空大学,即使条件具备,肯定也会很多人一下子没有缓过神来。所以,滨州学院的第二步就是十年后更名为山东航空大学,而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原则上同层次更名间隔期至少10年”,恰好这10年也就是学院跨越到大学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