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公鸡就是指一个人非常吝啬抠门,这种人对于钱财十分敏感,让别人出钱容易,但想让他们打开自己的钱包非常难。

十大铁公鸡是谁(铁公鸡指哪一类人)(1)

“铁公鸡,一毛不拔”是一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是个极端吝啬的代名词。“铁公鸡”也指个人对自己的财产、物品、 知识等过分看重,该花得不花,该用的东西也不用,从不愿把金钱、情感、知识、物质奉献给他人、集体和社会,缺乏自我牺牲精神,缺少社会责任感和义务。

问:“世间何物最坚挺?”

子曰:“铁公鸡、铜仙鹤、玻璃耗子、琉璃猫。

此四宝,当属毛不拔之物。

十大铁公鸡是谁(铁公鸡指哪一类人)(2)

历史或者文学作品中,有几个著名的“铁公鸡”:

1、韦庄

唐末五代的诗人,小时候家里穷,养成习惯做饭用柴都要计算好数量。

2、王戎

竹林七贤,是魏晋名士,侄子结婚送单衣服,后来连夜把单衣要回来。

3、葛朗台

是个守财奴,克扣妻子的费用,要女儿吃清水面包。

十大铁公鸡是谁(铁公鸡指哪一类人)(3)

4、严监生

《儒林外史》第五回严监生弥留之际,有这样一段描写:“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这是作者吴敬梓对严监生最为经典的一段描述,也是最广为人知的一段。严监生家里足有十多万银子,可谓是非常的富有。然而,在他临死之际,却为油灯里点了两根灯草,而久久不能咽下最后一口气,在挑掉一根灯草后,才最终咽气。

5、济南“铁公鸡”

清代袁枚《子不语》卷22的《铁公鸡》却让人过目难忘。话说,济南一富翁“性悭吝,绰号‘铁公鸡’,言一毛不拔也”。他要纳一妾,条件是“价欲至廉,貌欲至美”。未几,媒人带来一女,“不索价,但取衣食充足而已”。未料半年以后,富翁“启其所藏,已空矣”。原来女子是他家一旧房客,该富翁嫌他们“多费”而将之赶走,后来她特来报复,偷光了他的钱财,拔光了他所有的羽毛。

当然,话又说过来了,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时期,做个“铁公鸡”也未尝不可,甚至很有必要。

十大铁公鸡是谁(铁公鸡指哪一类人)(4)

图为刘昆回答记者提问

比如最近,财政部部长刘昆在《经济日报》刊发文章指出,在当前财政收支形势依然严峻、资金投入和实际需求矛盾凸显的情况下,财政部门要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做文章。

李总理在答记者问的时候,也曾经说过,我们的地方政府要当“铁公鸡”,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能花,该给市场主体的钱一分都不能少,多一分那是添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