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80后,湖南湘西粟裕大将故乡人。今年湖南大旱,近四个月没有下雨,枞菌没得打,再不下雨估计冬笋也没得挖了。好消息是,明天开始降温了,看天气预报好长一段时间都会下雨,刚过立冬,今年我们这边是冬笋大年,冬笋还来得及长。只要雨水充足,过年腊肉配冬笋是可以的!

小时候挖冬笋是为了赚生活费,改善家里经济的,可没有那么多的腊肉来相配。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喜欢挖冬笋,和经济无关。

忆苦思甜,80年代农村长大的我们,应该在山上搞过不少能卖的东西卖。像折菜根,火鸡婆,地乌龟(我们老家的叫法)这些,弄回来晒干了按斤数卖给药材商,不打称,一斤也才几毛钱;又在山上砍竹子卖,像观音竹也是按斤数卖,还有我们当地叫的水竹跟金竹(不大,一般成人拇指粗),100根一捆,一捆记得好像是三元钱,收购商有一个规则,必须达到多少米,然后尾巴的直径不能小于香烟的尾巴。这就不得不对我们这种力气不大的孩子提出一个要求,想多赚钱就要砍得多,又要自己拿得动,还要合收购商的规则,那就必须到又偏又密又深的山林中去砍那样的竹子,只有这种地方的竹子长得又细又长又匀称。当然,那时农村还有很多其他的赚钱方法,我不一定全都记得了。但是,都是很辛苦的事情,山上不时遇到蛇,被蜂蛰的情况时有发生。

直到上初中后,有一次,村里有个人来问有没有冬笋收,当时给的价格好像是一块一斤。对于穷困家庭的孩子,有钱就有动力。所以,每年下半年读书期间,只要不上学的日子,基本上都是在竹林里面寻冬笋,这也让我从小积累了对挖冬笋的兴趣和感情。经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现在把自己挖冬笋的一些心得记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植物都遵循向阳,向肥,向水三个特性。竹子也不例外。来到一片竹林,首先就挑能够满足这三点的地方,至少,能满足这三点的地方的冬笋长得比同片竹林其他地方的要大。而找到这样的地方后,就需要看竹子,挑竹子了。

挖冬笋技巧图解(实战经验挖冬笋篇)(1)

一是看,主要看竹子的年龄,竹子的竹叶是不是茂盛。当年的竹子根部一般还带有笋衣,竹身颜色带青绿,比较好辨认。挖冬笋,我一般找的是2~5年的壮年竹子,这种竹子竹身颜色较深,青中稍微带点金黄色。更老一点的竹子,金黄色带点白灰。学会分辨竹子的年龄之后,就要找竹叶青而密,密而压弯腰的那种了。这种竹子是一定会有冬笋的,不分公母,母竹相较而言,冬笋会生得多一点。公母之区分就在竹子第一条枝丫是单数还是双数来界定,单支为公双支为母。看完了哪些有冬笋的竹子之后,下一部就会挑了。我的经验是,首选母竹,年龄选壮年的,壮年竹里面选叶子最密最青的,叶子最密最青的里面选枝条最多的,这几点都满足的选最靠边的,最后一条为什么这么选?这就涉及到下一个经验:找马鞭(当地土话,也就是竹根)。

挖冬笋技巧图解(实战经验挖冬笋篇)(2)

选马鞭我认为是最难的一个环节,也最考验挖冬笋的技巧和经验,当然还有体力和耐力。只要把这个技巧掌握好了,挖冬笋就是顺藤摸瓜的事情。记得刚开始去挖冬笋的时候,因为那时候眼神好找得仔细,我能找到的裂缝最多,所以冬笋挖得很轻松。后面挖冬笋的人越来越多,到处挖完没一片净土了,到处都有翻过来的土盖住之后,靠“看缝挖笋”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在从来没有挖过的地方找裂缝,还不是太难的事情,一点点蛛丝马迹都能看得出来,大家可不要小看找裂缝,以为很容易。像春天的春笋那样把土拱起来裂纹明显,这种现象是很少发生的。众所周知,冬笋又很少有冒尖的,有冒尖的,一般情况下冬笋都不大,基本上只有土壤很浅的地方的冬笋才会冒出来。对于那种黄土地,土地肥而深就很少了。现在记忆犹为深刻的事情是那时的大人们,仗着自己有力气,找马鞭一般用蛮力,都是围着棵竹子四处挖,刨,结果是竹子都快刨倒了,马鞭还没找到,当然也没有挖到笋,很奇怪的,你的锄头偏一点浅一点可能就错过了。当然,还有满山一寸土地都不放过挖过去的,这种使用蛮力的是能挖到笋,但容易挖烂,挖烂的笋怎么卖呢?挖浅挖偏都有可能错过冬笋。哈哈,当然对于我们少干体力活的来说,实力肯定是不允许的,必须学方法找巧劲。所以,学会看马鞭,学会找马鞭至关重要。那,到底要怎样才能找到马鞭呢?

竹林里面最不缺的就是马鞭,甚至连砍去的死竹马鞭几年都不会化。人家说,一棵竹子前三年都是在地底下长,后面一个月就能迎风长到十几米高,可以想象,马鞭在地底下的基础打得有多牢。现在说重点了,到底怎样才能快速准确的找到目标竹的马鞭呢?一棵竹子,它的枝丫都是分两边长的,我的经验就是,马鞭,它是从两片枝丫的竹子中间穿过去的,如图所示:

挖冬笋技巧图解(实战经验挖冬笋篇)(3)

说了这么多,你知道我说的马鞭是什么吗?

不出意外,在竹子的这两边,你一定能挖到马鞭。但此时,又一个问题会出来,你们能想到吗?什么问题呢,竹林里面竹子众多,地下马鞭四通八达,你怎么能确定所挖到的这根马鞭就是你要找的目标竹子的呢?说实话,没有丰富的经验确实很难分辨,这也就是我上面讲的经验当中,一定要找靠边的。为什么呢?因为靠边的竹子走向明确,马鞭不复杂。以壮年竹子举例,一般这种竹子的马鞭,呈金黄色,芽头饱满。所以,按照上述方法,找到这种马鞭,一般是目标竹子的确定无疑。当然,对经验丰富的挖笋人来说,马上就能验证到。刚刚说到芽头(如上图所示),马鞭两边长的东西,无论冬笋还是春笋,都是从他们而来。挖到马鞭之后,第一时间确认芽头方向,芽头往哪边长,冬笋就在哪个方向。一般情况下,芽头如果往右边方向长,那以竹子为界,左边的马鞭冬笋最多一两个,主要长在右边。长在右边数量多少要看生长环境了,多则十几个,少则几个,但不可能没有。如果你找到马鞭之后,在不远的距离就能挖到一个冬笋,说明你找对了,这颗竹子的冬笋基本上归你了。对于厉害的挖笋人来说,一颗竹一颗竹的消灭,从来不浪费时间,从来不给别人机会。

挖冬笋技巧图解(实战经验挖冬笋篇)(4)

当然,在挖冬笋的过程当中,还有不少新情况,还有不少小技巧。比如说理马鞭的过程当中如何分辩根须避免挖破冬笋;在土很肥很深,竹林却都很青很密的地方如何快速的找到马鞭并分辨有笋马鞭;如何根据挖到第一个冬笋形状判断后面还有没有笋?这些都需要实战经验,欢迎下方评论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