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国标6-b排放标准确定实施以后,燃油车特别是家用轿车的尾气排放要求越来越高,但符合国6标准的车都基本上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动力较弱”、“排气易堵”,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为何其他车的颗粒捕捉器不堵塞?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为何其他车的颗粒捕捉器不堵塞(如何解决颗粒捕捉器堵塞和其堵塞导致的油耗升高和动力下降)

为何其他车的颗粒捕捉器不堵塞

随着国家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国标6-b排放标准确定实施以后,燃油车特别是家用轿车的尾气排放要求越来越高,但符合国6标准的车都基本上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动力较弱”、“排气易堵”。

燃油车要满足国六的排放标准,车辆需要改善两个方面。第一是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减少因燃烧不完全产生的颗粒物;第二个是提升尾气的处理能力,升级三元催化或加装GDF(颗粒捕捉器)。

现在的发动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低成本的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已经成为一个很难突破的课题。所以自2019以后,燃油车更多的是从保持发动机在热效率高的区间工作来实现更低的尾气排放、更高效的燃油利用。从丰田的双擎到广汽传祺的THS混合动力乃至比亚迪的DM-i,都是从油电混合方面对动力系统进行升级改进,利用电机驱动来避开发动机的低效区间,保持发动机高效运转。同时,避免因燃油燃烧不充分而产生较多的颗粒物、废气,从而满足国6B的排放标准以及未来将要实施的国7标准。

而纯燃油车型方面,则是采用升级三元催化增加颗粒捕捉功能或者加装颗粒捕捉器的方法,提高尾气处理能力以满足越来越严苛的排放标准。随着颗粒捕捉器捕捉的颗粒物逐渐增加,汽车的排气会逐渐不畅,进而引起汽车发动机背压升高,导致发动机性能下降,油耗飙升!按新闻上某4S店提供的解堵方法,车主需要时不时的去跑一段高速,费时费力的去让颗粒捕捉器主动再生才能保障汽车的正常使用。

为什么排气不畅会导致油耗升高、动力下降的问题呢?为什么跑一段高速又可以缓解排气堵塞呢?我看到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发动机就像人的“胃”,而排气管道就像“肠”而且还是直肠子。所以,当发动机“吃进去”的燃油和空气消化并转化为能量,而废气和残留物则从“肠道”排出。而颗粒捕捉器就是残留颗粒的收集器,一旦收集的多了就堵塞“肠道”导致排气不畅,导致发动机每次吃的少,动力变差;进而形成“少食多餐”(喷油频率急增),耗油量大大提高。

关于颗粒捕捉器堵塞的介绍

这篇文章就很好的解释了这个问题。

既然颗粒捕捉器存在这样的问题,除了上述文章所说的定期跑高速来治标,那有什么可以治本的办法呢?既然要治本,归根结底还得从问题产生的原因出发,汽车尾气的颗粒物主要是积碳颗粒和灰分,只要解决颗粒物来源,问题自热而然就解决了。而积碳和灰分的来源主要是:进气有灰分、燃油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碳化物。

首先,灰分的主要来源是空气、机油和劣质燃油。想要减少或避免灰分进入到发动机,车主就需要:勤换符合过滤要求的空气滤芯,使用符合厂家标准的机油,到正规加油站加符合标号的燃油。

其次,促使燃油完全燃烧,避免积碳的产生。带涡轮增压的汽车是通过增压技术,加大进气氧气量,促使燃油富氧燃烧,进一步提高燃油燃烧效率。油电混动的汽车是通过电机驱动来避开发动机燃油低效燃烧的区域,只利用发动机燃油燃烧效率高的部分。但是由于发动机的转速较快,在短暂的做功冲程里留给燃油燃烧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即使是采用上述两种方法,燃油也还是有部分未能燃烧。

要想在极短的实际内让燃油充分燃烧,进一步的提高发动机内燃油燃烧效率,可以通过引入适量的氢气。因为氢气的燃烧传播速度是汽油的 8 倍,利用氢气可以快速地引燃汽油,使汽油可以极短时间内瞬间燃烧,这样不仅避免了积碳颗粒的产生,还能充分地利用汽油,获得更充沛的动力效果。特别是经常低速行驶或颗粒捕捉器容易堵的汽车,使用适量的氢气配合发动机工作,不仅可降低燃油消耗,还能避免发动机缸内积碳,降低维修保养成本。

就像烧柴垛一样,木柴的燃烧速度是很慢的,所以我们需要花较长时间让柴垛烧旺起来。而如果你在柴垛上淋一些汽油,只要一点火星就可以很快的把柴垛烧旺,这是因为汽油的燃烧速度比木柴快多了,可以很快的引燃木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