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日讯飘香四溢的各地美食、激情洋溢的民族歌舞、五颜六色的灯谜纸签、精致靓丽的民族服饰、印刻“深夜食堂”的火红灯笼……9月30日、10月1日两晚,中南民族大学第八届中华民族文化交流节之预热活动“深夜食堂”火热进行。各族师生品鉴特色美食,载歌载舞,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

武汉中南民族大学的食堂(中南民族大学深夜食堂)(1)

“深夜食堂”开张,工作人员分发食物。中南民族大学供图

“深夜食堂”是由中南民族大学学生骨干训练营主办的中华民族文化交流节的预热活动,也是各族师生民族团结共贺新中国华诞的联欢。活动在于以品尝特色美食、欣赏歌舞表演、许愿留言互动等形式,让师生们感受到全国各地的风俗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夜幕刚刚降临,手持粮票前来兑换美食的师生来到广场。烤馕、手抓饭、奶疙瘩、糯米饭、锅茶、奶皮子月饼、清补凉……工作人员身着绚丽的民族服饰,将准备好的特色美食一一摆放整齐。现场等待的师生们,有的举起手机拍照,有的踮起脚、翘首期盼自己要品尝的美食,还有的师生在一旁猜灯谜,或写下对祖国的祝福。

武汉中南民族大学的食堂(中南民族大学深夜食堂)(2)

“深夜食堂”开张,现场猜灯谜活动。中南民族大学供图

活动伊始,随着“同心共筑中国梦”一曲,学生骨干训练营的同学们进行开场舞表演,欢快的歌曲配上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让现场氛围更加浓烈。学生团队带来的马头琴、托布秀尔等民族乐器演奏让围观的师生尽享音乐之美,大家随着节奏舞动,感受音乐的魅力。在即兴表演环节,来自音乐舞蹈学院的六名女生为大家带来了蒙古族民间舞蹈《欢乐的牧羊人》,身姿曼妙,舞步轻盈。工作人员邀请围观的师生一起围绕篝火跳起舞蹈,将气氛推向高潮。

“在这里尝到了蒙古锅茶,我本以为是甜口的,没有想到居然是咸茶,但是很香,别有风味。”来自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22级的陈艺溢端着装满美食的小碗,品尝着蒙古锅茶,第一次来到“深夜食堂”,她感到十分开心,“通过品尝特色美食让我对各地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明年我还要来参加”。

武汉中南民族大学的食堂(中南民族大学深夜食堂)(3)

“深夜食堂”开张,同学们分享美食。中南民族大学供图

今年是中南民族大学学生骨干训练营成员胡佳媛第二次参加“深夜食堂”活动,“我最喜欢‘深夜食堂’活动中篝火晚会的环节,各民族同学都会参与进来,大家一起手拉着手,载歌载舞,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正如歌词‘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通讯员乌仁 娜迪热·阿布力克木 龙静玲 长江日报记者汪洋)

【编辑:王戎飞】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