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百六十五,老乐闲聊话今古,继续跟各位按照年份聊历史,该说到公元前751年了,由于这段时间,只能算是广义上的春秋初始阶段,可以影响到春秋时代的那些风云人物,要么还年轻,要么还没出生,所以在这个诸侯国积蓄力量,周天子勉强维持面子的时代里,大众意义上的精彩春秋故事,在公元前751年似乎没什么,如果一定要找,也许郑国有名的公叔段,按照《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来说,是这一年出生的,但这件事的意义,远不如杞国有了准确信史记录,更值得介绍。

春秋和战国为何以公元前476年为界(杞国从此有了信史)(1)

史载杞武公在这一年接替了父亲的君位,当然,按照当时的习惯,杞武公元年要从新的一年,也就是公元前750年算起,但是不管怎么说,杞国从此终于有了连贯的世系。否则的话,按照《史记》的推算,杞武公的父亲杞谋娶公,竟然是西周厉王时期即位的,就算以厉王出逃,准确的纪年,公元前841年计算,距离杞武公也有整整90了,一个诸侯君主在位90年,这符合正常逻辑吗?再往前推算,数百年的杞国,在西周二百年左右的时间段里,史料只记载了三任国君,他们也太长寿了吧?因此,这说明了,杞国的史料是有缺失的,记载也不够连贯,直到杞武公开始,杞国才有迹可循。

春秋和战国为何以公元前476年为界(杞国从此有了信史)(2)

那么,杞国看似如此不起眼,为什么要介绍他们呢?因为杞国的祖先绝对是来头巨大的伟大人物。他们正是大禹的子孙,是夏朝的后代。尽管在考古学界,夏朝是不被公认的王朝,但在史书中,西周王朝是认可夏的,所以在周武王立国初期,分封前代贤君圣主的后裔做诸侯,为的就是保证那些先祖们的祭祀不被中断。杞东楼公,作为大禹的传人,得到了诸侯的身份。当然,对于我们后人来说,对杞国的记忆并非是他们的资深背景,反而是那个著名的成语,杞人忧天。

春秋和战国为何以公元前476年为界(杞国从此有了信史)(3)

提起杞人忧天的故事,大家几乎没有不知道的,而这个典故出自《列子》,对于列子,史书语焉不详,根据后世学者的考证,基本可以判定为,他是郑国人。因此,我们可以说,让杞国出名的并非杞国自己,而是这个郑国人。然而,老乐之所以提到这个典故,其实最想跟大家交流的是,我们如今对“杞人忧天”的误读。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杞人忧天就是说一个人对未来没必要的事儿担心过度,有些不太聪明,甚至略含嘲讽意味。

春秋和战国为何以公元前476年为界(杞国从此有了信史)(4)

不可否认的是,嘲讽杞人忧天的确是《列子》中展现出来的,可话说回来,真正懂得如何“嘲讽”的人,又有多少呢?因为《列子》记录的这个故事,不单单是杞国人单纯的担忧那么简单,后来还有一个人,自信满满地对这个杞国人普及“知识”,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告诉他,根本不用担心天会塌下来。于是乎,在故事的最后,列子对二人的行为作出了点评,他认为,担心天塌下来是没有必要的,但是相信天不会塌下来,也是不明智的。列子的观点是,天可能会有崩塌的时候,可绝不是眼下,因此,单纯嘲讽忧天的杞人,其实是跟“杞人”本身犯了同样的错误。按照老乐的理解,简单说来,列子想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春秋和战国为何以公元前476年为界(杞国从此有了信史)(5)

因此,故事讲到这里,老乐的观点也很明确了,杞人忧天固然没必要,但是在今天的我们,是用一个什么样的眼光去看杞人忧天这个事儿呢?是像《列子》中提到的那个坚信天不会塌的人,还是理解了列子本人真正的意图?理清这样一个,看似有些绕弯的逻辑,才是认识“杞人忧天”典故的关键。如今有多少人,不都像那个自信满满告诉杞人的天不会出问题的人一样?自己一知半解,却只想着盲目嘲讽别人,进而为自己找到些“优越感”。从这个角度上看,老乐认为,杞人忧天的反义词,也许用“坐井观天”比较合适。

春秋和战国为何以公元前476年为界(杞国从此有了信史)(6)

以上内容,就是老乐对公元前751年的历史,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并以杞国为基础,扩展聊了些《列子》的相关内容。然而,如果单纯从纪年的角度上看,公元前751年最有意义的事儿,就是杞国有了准确的世系信史。但即便如此,让杞国名传后世的,却是一个郑国人,这不也证明了历史的有趣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