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经》中有很多上古大神,都具有死而复生的神异特质,但这三位的死而复苏却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他们都或多或少与“鱼”有关,难道这就是神话中“复活密码”的关键所在?

山海经怎么记载颛顼(山海经鲧颛顼)(1)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一)鲧化玄鱼

鲧治水失败后,最后被天帝杀死,但关于其死后化身,则有三种说法,其中便有这么一条:

《拾遗记》:“鲧自沉于羽渊,化为玄鱼”,

对于鲧为何死后“化鱼”,晋人王嘉给出的理由是“鲧字或鱼边玄也”,虽然这种改字的说法备受争议,但是也足够证明鲧与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那么,鲧死而复生的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山海经怎么记载颛顼(山海经鲧颛顼)(2)

当然有,这里叫做“羽渊”,还有的地方称之为“虞渊”,所谓“羽渊”再次强调了这是一个由羽水汇集成的渊池,而“虞渊”则表明了鲧最终回归的地方,是一片黑暗混沌的水中世界。

“日......入于虞渊之汜,曙于蒙谷之浦”——《淮南子集注》

所以,鲧复生的神话学意象便是这样:化为鱼,沉虞渊,后复生

(二)颛顼鱼妇

在《山海经》中没有记载颛顼和鲧之间的事迹,但是在其他古籍中两者却是父子关系。也就是说,鲧的这种“死而化鱼”的神性可能正是来源于其父颛顼。

禹之父曰鲧,颛顼五代而生鲧,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 ——《史记·夏本纪》

巧的是,颛顼在《山海经》中的确有此神性,并且直接点明了“鱼妇”是死即复苏的关键。

山海经怎么记载颛顼(山海经鲧颛顼)(3)

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谓鱼妇。颛顼死即复苏——《大荒西经》

关于这段记载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所谓“偏枯”即是半人半鱼,其名便叫鱼妇,传说当风从北边吹来,蛇会便化为鱼,颛顼便从鱼妇中复生。

可以看到,颛顼复生的神话学意象也是如此:化为鱼,大水泉,死复苏

(三)后稷半鱼

关于后稷死而复苏之事,在《山海经》中并未记载,见于《淮南子》中:

“后稷垄在建木西,其人死即复苏,其半为鱼”——《淮南子·坠形训》

这段记载猛地一看,似乎与颛顼化鱼的记载几乎一模一样:比如“死而复苏”和“其半为鱼”。但是唯一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句话,交代了后稷所处位置在“建木西”,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山海经怎么记载颛顼(山海经鲧颛顼)(4)

“建木”可是《山海经》中沟通天地的神树,传说是“太皞爰过,黄帝所为”,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关于“氐人国”记载的方式与“后稷垄”惊人地相似:

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海内南经》

所以几乎可以这么说,这两则材料所指是同一个地方,记载的人也是同一批人:

即“后稷垄”对应“氐人国”,“其半为鱼”对应“人面鱼身”

(四)人面鱼纹

在史前时期的彩陶盆上,经常出现这么一种纹饰,称为“人面鱼纹”,而关于它的内涵也有诸多说法,其中比较一致地的观点认为有两个:生殖与复活

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以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一件人面鱼纹盆最为著名。考古研究表明,这种绘有“人面鱼纹”的陶盆应该是儿童瓮棺的棺盖,而在这个盆的底部甚至还有两个小孔,这就说明了此盆定然不是实用器,而属于一种独特的葬具。

山海经怎么记载颛顼(山海经鲧颛顼)(5)

那么,古人绘制这种人面鱼纹的目的为何?

一方面,因为原始社会人口繁殖率低,而鱼则被认为是多子的象征,繁殖率高。

另一方面,盆底的两个小孔则是为了方便小孩子灵魂出入用的,是一种灵魂不灭的观点。

此外,仔细观察人面鱼纹的图案排列,就会发现在灵魂不灭的基础之上,似乎还有生死轮回的原始观念

山海经怎么记载颛顼(山海经鲧颛顼)(6)

画面中的两条鱼和两个人面鱼纹组成了一个圆形,相同的图案则两两相对,而两条鱼的鱼头恰好朝向相反,并且与人面鱼纹头部右上方的白色图案连接,成为一个可循环的、逆时针的圆圈。

好了,明白了史前时期的“人面鱼纹”的特征内涵之后,再回过头看《山海经》中记载的颛顼、后稷事迹,一切疑惑便可迎刃而解了。

颛顼、后稷的半人半鱼形象,极有可能就是这种“人面鱼纹”的模样;而两者之所以能够死而复生,也和“人面鱼纹”中所蕴含的生死轮回有着极为类似的逻辑。

山海经怎么记载颛顼(山海经鲧颛顼)(7)

而在建木西的“氐人国”可能正是以“人面鱼身”纹饰作为部落图腾的象征。所谓氐人/互人之所以能够沟通天地,其实表现地就是“鱼”能够作为生死轮回媒介的特征,而“人面鱼”则是这种神性的外在表达方式。

“ 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大荒西经》

“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海内南经》

山海经怎么记载颛顼(山海经鲧颛顼)(8)

欢迎关注,山海经系列持续连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