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足活动过大脚后跟疼如何处理(没想到原来是平足在作怪)(1)

今年50岁的张先生,已经记不清腰背痛有多少年了。去医院看过无数次,说是“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治疗也没什么效果。自己觉得多少年都这样过来了,疼的厉害了就吃点儿止痛药,也就不怎么在意了。只是最近查体发现血脂有些高,医生建议每天行走一万步。可是走了没几天,不但出现脚疼,腰疼也加重了好多。

被疼痛困扰的张先生来到北京305医院门诊。检查发现,张先生左脚有比较严重的扁平足,刘医生估计腰背痛来源于此。但就诊经验比较丰富的张先生显然对我的诊断有些怀疑,尤其对大夫推荐他花1000多元做个鞋垫的建议特别警惕。后来在医生的一再建议下,他决定“活马当做死马医”,还是去做了一副鞋垫。2周之后,张先生专门到门诊来感谢,“神医啊,困扰我几十年的问题居然让一个鞋垫治好了!”

平足活动过大脚后跟疼如何处理(没想到原来是平足在作怪)(2)

什么是平足

平足,又称为扁平足,俗称“平脚板”。专业的解释是“扁平足是一种脚部畸形,足弓很低或者没有足弓,导致足底几乎完全与地面接触”。平足分为两种类型,即姿势性平足和僵硬性平足。

僵硬性平足是指足弓塌陷,足底扁平僵硬,不会因是否负重而改变,这种平足需要去骨科接受诊治。有些是先天性的,因为足骨畸形、童年时期关节融合等等。或者由于后天足部创伤或疾病形成的,如骨质疏松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等。

姿势性平足是指非负重状态有足弓,负重时足弓消失,大多数平足是这种情况。

平足活动过大脚后跟疼如何处理(没想到原来是平足在作怪)(3)

平足的危害:

很多人,甚至有些医生也认为,只要不是专业运动员,平足几乎是没有伤害的,不用特别去管它。是这样吗?

足弓塌陷导致足部不稳,脚底的缓冲不足,运动时容易跌倒和损伤。而且,平足时脚掌内旋,引起连锁反应,胫骨、股骨内旋,膝外翻,骨盆倾斜,重心偏离……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下肢关节出现疼痛,甚至出现腰背痛。所以,平足危害很大,得治!

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平足:

01 印迹法:赤脚,脚底沾水,然后踩在一张纸上,观察足弓印迹。

平足活动过大脚后跟疼如何处理(没想到原来是平足在作怪)(4)

02.足跟观察法:赤足立正站好,从后方观察足跟及跟腱状态

平足活动过大脚后跟疼如何处理(没想到原来是平足在作怪)(5)

姿势性平足是由于足底肌肉力量薄弱造成的。足弓在6~8岁才能发育成熟,在此年龄之前,及时发现并注意训练足部力量很重要。现在,小儿平足很常见,与很多家长过早的给孩子穿上厚底、软底鞋有关。

有人认为,幼儿足部脂肪较多,而且发育不成熟,早期不能诊断平足;即使有平足,随着发育也会自己纠正,因此没必要治疗。但是,这种观点十分错误!即使是出生不久的婴儿,足弓也比较明显。

平足活动过大脚后跟疼如何处理(没想到原来是平足在作怪)(6)

足弓由多块骨头组成,侧面看骨头之间呈现拱形排列,这种拱形是由很多的足底韧带维持的。韧带的特点是缺乏弹性,一旦足底韧带被拉长,组成足弓的骨头就无法维持拱形排列而变成直线排列,必然导致足弓塌陷变成平足。

平足活动过大脚后跟疼如何处理(没想到原来是平足在作怪)(7)

平足活动过大脚后跟疼如何处理(没想到原来是平足在作怪)(8)

由于足底还有很多肌肉,肌肉收缩时可以让组成足弓的骨头由直线排列变为拱形排列,但由于肌肉的拉力不足以对抗身体重量,因此,不负重时可以看到足弓,负重时足弓消失——这就是姿势性平足的由来。

平足活动过大脚后跟疼如何处理(没想到原来是平足在作怪)(9)

因此,姿势性平足可以通过锻炼足部肌肉,进而改善平足状况。锻炼的方式十分多,本文推荐了四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可练。

成年人平足的锻炼方法

通过加强肌肉锻炼,提高足弓的维持力量。

1.鹰爪

五趾尽力抓握,踝关节用力背屈。

这个动作简单方便,坐着不动都可以练习。

平足活动过大脚后跟疼如何处理(没想到原来是平足在作怪)(10)

2.蹬蹋练习:

踝关节极度背屈,然后缓慢提踵跖屈,同时大脚趾用力上翘。

平足活动过大脚后跟疼如何处理(没想到原来是平足在作怪)(11)

3.缩足运动:

足部平放地面,部分负重,努力让足趾向足跟靠拢,足弓劲量弓起。本动作的要领是用足趾根部抓握。听起来很难,试一下会发现很简单~

平足活动过大脚后跟疼如何处理(没想到原来是平足在作怪)(12)

4.负重提踵:

负重后,尽可能踮起脚跟。

除此之外,练习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足趾借助弹力带进行的各种肌肉锻炼等等。

平足活动过大脚后跟疼如何处理(没想到原来是平足在作怪)(13)

注意:由于姿势性平足足底韧带松弛,足底踩球放松的做法会进一步加重韧带松弛,不建议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