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优势和需要提升的点 没有准备的优势不是真正的优势(1)

小时候听评书,常常为一些英雄好汉被本事很小,或者没有本事的人所害感到震惊和惋惜。

比如,在刘兰芳老师的评书《岳飞传》中,岳飞有马前张保、马后王横两个贴身护卫,可以说两个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而王横在随军征战的过程中,不仅作为警卫人员保护主帅,还常常冲杀在战场一线。岳飞也曾经设想让王横到地方谋个一官半职,落个封妻荫子,过好下半生。无奈王横誓死不从,甘愿一辈子为岳飞牵马坠镫。

后来岳飞被十二道金牌诏回临安。行至平江,见秦桧的心腹大将冯忠、冯孝二人带着圣旨要捉拿岳飞,王横勃然大怒,抡起铜棍就要反抗。岳飞见状立即呵斥制止,称王横这样做是要陷自己于不忠,如若不停手自己就要拔剑自刎。王横跪在地上痛哭不止,结果被冯忠、冯孝等人乱刀砍死。这样一位忠勇的好汉,竟然死在鼠辈手中,为什么?因为不防备。

再比如,《三国演义》里面的张飞、吕布,也是在缺乏准备的情况下,被无名的部下所害。这些都是很有本事的人,在没有准备情况下被人暗算的例子。同样,装备再好的部队,如果没有准备,比如在武器还没有打开的时候,在山谷中被人居高临下突袭的时候,在夜间放松警惕被人劫营的时候,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战斗力。

这里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强大的一方,因为没有充分的准备,而呈现出弱势;当然弱小的一方,也会因为准备充分而呈现出强势。大的战胜小的,强的战胜弱的,这是一般的规律。但是如果没有准备,大的、强的也有可能输给小的、弱的。而有所准备的小的、弱的,则有可能战胜没有准备的大的、强的。

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忻口战役中,八路军129师第769团曾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隐蔽地进入代县南阳明堡飞机场,在时机成熟后,突然对日军发起进攻,经过1个小时的激战,歼灭日军100余人,击毁击伤飞机24架,可谓战果辉煌。而日军由于没有准备,没能将战斗力充分发挥,因而导致了失败。在历史上,我军就是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一路打拼过来的,有准备的战术弥补了装备上的不足。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也没有主动。懂得这一点,劣势而有准备之军,常可对敌举行不意的攻势,把优势者打败”,这里深刻揭示出了作战准备与优劣转化的辩证关系。后来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又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其中第五条也是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这是对几十年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战术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人类战争艺术的总结。

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可谓字字千钧!它蕴含的哲理早已跨出军事领域,而具有普遍意义。就好比军队要有战斗力,必须要精心备战;教师要讲好课,必须要精心备课;学生要取得好成绩,必须要精心备考一样。天道酬备,没有准备的优势不是真正的优势,因而也就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作者:祁金利,中共北京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副部长

来源: 前线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