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效用递减处理方法(边际效用递减法则)(1)

图片来源网络

边际主义是指什么?

在经济学中,边际主义指由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发展而来的经济学理论。边际效用理论是在1870年左右,由英格兰的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和瑞士的利昂·瓦尔拉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 的,他们最终使边际主义广泛流传,但是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早就指出了交换价值和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经济学思想的这次变革被称做新古典主义革命或边际革命。

边际主义指出了在决策中最重要的是边际,即最后一单位的消费品或是产品。例如,有一辆车可以方便出行,假如它要维修或作为备用 车,第二辆车也相当有用,但不如第一辆车有用,第三辆车就更加不如前面的两辆车了。给定汽车的价格,一般没有人会去购买三辆车,因为第三辆车的收益可能低于其价格。

边际效用递减处理方法(边际效用递减法则)(2)

图片来源网络

你知道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吗?

在一定时间内,其他条件不变下,当开始增加消费量时,边际效用会增加,即总效用增加幅度大,但累积到相当消费量后,随消费量增加而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若边际效用仍为正,表示总效用持续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平缓;消费量累积到饱和,边际效用递减至0时,表示总效用不会再累积增加,此时总效用达到最大;若边际效用减为负,表示总效用亦会逐渐减少。

一般而言,消费者偏好某物而未能获得,或拥有数量不够大时,增加消费量则其满足感大增(边际效用增加);但拥有数量足够时,再增加消费量则其满足感增加幅度逐渐平缓(边际效用递减);拥有数量太多时,再增加消费量则反而感觉厌恶(边际效用减为负且继续递减,累积之总效用因此亦减少)。在正常状况下,消费者拥有足够数量而边际效用递减后,会将有限资源配置转移以满足其他欲望,不至于消费同一商品过量到感觉厌恶。

边际效用递减处理方法(边际效用递减法则)(3)

图片来源网络

什么是边际生产率说?

边际生产率说是关于利息和工资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理论,由德国经济学家杜能首先提出,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加以发展,为现代庸俗经济学者广泛采用。它认为当劳动量不变而资本(生产资料)相继增加 时,每增加一个单位资本所生产的产量或价值依次递减,即所谓生产率递减律,最后增加一个单位资本所生产的产量或价值,称为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它决定利息的高低;同样,当资本不变而劳动量相继增加时, 则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决定劳动者工资的多寡。因而认为资本越多,利息越低;劳动力越多,工资越少。这一理论把生产资料也说成是创造价值的,并把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劳动人民的贫困归之于劳动边际生产率下降,反映了其局限性,但它对经济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