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效应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其规律是递减的,即随着我们拥有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是逐渐减少的,这也是为什么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令人感动的原因所在。

“边际效应”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经济学家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在1854年出版的《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一书中提出的,而后经济学家杰文斯、瓦尔拉斯和门格尔分别在此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化。

边际递减效应是咋回事(且其呈现递减规律)(1)

关于边际效应,我们可以通过2个函数图形来看:

一、总效用曲线

总效用(TU)是一个关于某种商品消费量(Q)的函数。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的总和。

边际递减效应是咋回事(且其呈现递减规律)(2)

二、边际效应曲线

边际效应(MU)也就是总效用(TU)曲线的斜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总效用的增量。

边际递减效应是咋回事(且其呈现递减规律)(3)

从上图可以看出:

1.边际效应是递减的,即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拥有商品/服务的量增加,从该商品/服务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甚至可以从正数转为负数。

2.随着商品消费量(Q)的增加所带来的总效用TU呈现出先递增后递减的状态。

(1)当边际效应(MU)为正值时,总效用曲线呈上升趋势;

(2)当边际效应为零时,此时总效用也达到了最高点;

(3)当边际效用继续减小并出现负值时,总效用曲线开始呈下降趋势。

边际效用递减的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就比如你饿了,吃第一个包子的饱腹满足感最强,随着吃包子的数量越多,给你带来的满足感会越来越小,2个、3个、4个......,当你吃饱后,吃得越多,你反而越难受,效用还可能呈负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