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相信很多人还在进行自我调节。毕竟节后综合症是普遍存在的[呲牙]。

这是进入2023年后我读的第四本书,之前的三本都是通过微头条记录,这次做个改变,通过文章的形式来记录自己的读后感。

1说皇帝朱佑樘,书本对他的评价是大明皇帝综合素质考评第一好人 好皇帝。先是扫除奸佞,通过一套组合拳清理了五大门派,什么修仙的,制药的,躺平的,通通滚蛋。然后是礼遇恩人,迎回怀恩,赡养吴皇后。总之对帮助过他的人有恩必报。最后是重用王恕、马文升、刘健、李东阳、谢迁等人,开创了一段时间的盛世。就这几条已经十分难得,更让人佩服的是朱佑樘竟然能够放过杀母仇人万贵妃,而且是在群臣上奏折要求对万家满门超斩,报仇雪恨的情况下。我想可能是因为他母亲死的时候才6岁,后来受的教育影响了他。如果是十几岁的孩子经历同样的事情那么他肯定毫不犹豫地复仇。当然当他18岁当了皇帝之后有了更高的追求,要的是辉煌盛世、天下太平。

明朝那些事浓缩版(我读明朝那些事)(1)

模范皇帝朱佑樘

《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中有段话,在这里可能也适应:我站在一楼,有人骂我,我听见了很生气。我站在十楼,有人骂我,我听不太清楚,还以为是他在和我打招呼。我站在一百楼,有人骂我,我根本看不见,也听不见。一个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缺乏高度,高度不够看到的都是问题,格局太小纠结的都是鸡毛蒜皮,放大你的格局,你的人生将会不可思议。

2说明武宗朱后照,这是明代三百年中最能闹的一个哥们,一不小心就成了后世的反面典型。要我说他纯属于投错了胎,出生于帝王家,而且还是独子。他老子就两个儿子,还病死了一个。不得不干皇帝,别人羡慕嫉妒恨都没用。按照他的性格如果当个将军,肯定会有所不同。

3说史上最有钱的太监刘瑾,《华尔街日报》曾评出全球一千年来最富有的五十人,六名中国人上榜,横扫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元世祖忽必烈、明朝太监刘瑾、清朝巨贪和珅、晚清商人伍秉鉴、民国财政部长宋子文。刘瑾从一个为了找工作不得不挥刀自宫的人,到“立皇帝”且富可敌国,这妥妥的奋斗人生的典范。刘瑾实行了一条潜规则,所有大小管用,只要你进出北京城,外省到中央办事或者是中央到下面扶贫,甭管办什么事,走了多远都得去给他送礼,不送礼的小命难保。这是对京城收了保护费吗?如果人多是不是要搞个排队叫号呢?[偷笑]

明朝那些事浓缩版(我读明朝那些事)(2)

4说风流才子唐伯虎,说到这儿第一想到的就是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无厘头搞笑。可历史上的唐伯虎可没有电影那般搞笑。如果没有考试舞弊案,唐伯虎很有可能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成为商辂之后的又一个传奇。坏就坏在嘴上,在没有放榜的情况下狂言自己可以高中会元。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被人告了黑状。最终的调查结果是徐经买了考题,程敏政的仆人卖了考题。唐伯虎被贬为小吏,不得为官。哎,真是祸从口出,事成于秘败于泄。唐寅一生经历三次婚姻,都十分坎坷,十九岁时娶徐氏,夫妻感情特别好,正当他踌躇满志之时,父母接连病故,妹妹自杀,心爱的妻子因产后虚弱而撒手人寰,刚出生的孩子三天便夭折了。二十七岁时,高中解元,赢取何氏,幸福似乎又再向他招手,但很快又遇到舞弊案,前途尽毁,妻子不甘清贫弃他而去。经历了诸多人情冷漠,他彻底绝望,不再相信圣人之言,从此开始流连于青楼妓院。这还没完,遇到藩王造反,裸奔装傻才躲过一劫。

明朝那些事浓缩版(我读明朝那些事)(3)

江南四大才子

5说圣贤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 ,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就说能同时具备这些称呼的古今能有几人。他是真正的圣贤,当之无愧。自明之后,唯此一人而已。大家熟知他的心学也知道他提出的“知行合一”的命题。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著名的天泉论道。等读完这一系列的书,我会去读王阳明,到时候再写读后感。我觉得这就是我的偶像,内心由衷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