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小时候的性格和习惯对以后存在很深的影响。如果想让孩子以后更优秀,妈妈就一定要从小培养他良好的品性,做好积极正面的引导。
有句话说的好:父母决定了孩子的现在,更影响着孩子的未来。
没有哪个人生下来就没有出息,也不是长大后突然变得没有出息,这都和他成长的环境、家庭教育密切相关,这些根源,几乎都可以追溯到一个人的童年。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犹如一棵树,需要父母不断的修剪,如此才能成为笔直的参天大树。
如果父母如果父母不忍心修剪掉一些旁枝末节,任其胡乱生长,那么等这棵树成型之后,可能就东歪西倒了。
这就是为何父母要对孩子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培养,当教育出现不当方式的时候,父母也要深思及改正。
同时教育孩子的路上出现了问题,也不要因为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孩子的教育。
今天李锋教育从孩子的各方面情况整理了以下几种影响孩子未来的原因,希望家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哭闹威胁长辈
我要这个机器人!
家里已经有很多了,不可以再买了。
为了让妈妈给买新机器人,躺在地上撒泼打滚,这是很多孩子都会用的方式,达不到目的就用哭闹威胁长辈。这样的孩子从来不考虑父母的感受,不体谅父母的辛苦,将来只会变本加厉,无休止地索取。
现在家里都是一个孩子,二胎开放以后,家里基本上也是两个孩子,父母会对孩子百依百顺,表面上看是爱孩子,其实是害孩子。
久而久之,不管孩子提出什么不合理的要求,家里的父母或老人都会尽量帮他们实现。逐渐的,大人这种怜爱会变成溺爱,把孩子惯成个熊孩子。
其实是真的是在害孩子,随着孩子年龄地增长,他会变得越来越骄纵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受一点委屈或者吃一点苦就受不了,而且容易跟同学朋友发生矛盾,引发争执,常常为一点小事而大闹。所以这种孩子会变得心眼小,心胸狭窄,爱记仇,而且容易闯祸。
因此,父母千万别对孩子百依百顺,对原则性的问题不能妥协,在平时教育时要把握好度,赏罚分明,这样才能让孩子的三观正,以后性格好。
2、无法独立的孩子
易烊千玺在《朋友请听好》中读过一封信。
信中说:“我25岁了,可是感觉自己还没有成年,因为我妈管得太严了,让我没有独立的感觉。”
听完信后,何炅感叹道:“父母越晚放手,孩子就会越晚学会飞翔。孩子被压得太久,很可能就被废了。”
父母管的太多,其实是一种自私。
父母难道不明白孩子必须长大吗?难道不明白孩子将来总要一个人走上社会吗?其实是明白的。
只是他们懒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教导孩子独立,干脆替孩子包办一切。
他们狠不下心来看着孩子受苦,更不愿意失去孩子对自己的依赖。
所以打着爱孩子旗号去溺爱孩子,去安排孩子的人生。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孩子长大了,会渴望独立空间,渴望伸展自己的手脚,尝试自己的力量。这是一个生命成长的必然规律。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在该放手的时候大胆放手,给孩子独立的机会,舍得用孩子,他才能成长。
要知道,教育孩子独立自主,胜过考试拿第一。
一个离开父母就无法生存的人,将来走上社会,还没开始和别人竞争,就已经被自己的生活打败了。
3、没礼貌的孩子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镜子,不懂礼貌的孩子背后,站着的是一个没家教的家庭。为人父母,需要的是一点自我反省的能力,因为别人不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礼貌。
你的一次次纵容,终将变成孩子前行路上的大坑。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等到社会来教育他们的时候,就不会这么舒服了。
孩子的世界比成人单纯,却也比成人残酷,一点伪装都没有,不喜欢就根本不会理睬你。没礼貌的孩子,小时候没有玩伴,长大了没有伙伴,更惨一点,可能连伴侣都没有。
如果一个孩子对别人连最起码的尊重和礼貌都没有,即使这个孩子成绩再好,考上再牛的大学,长大之后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4、没有主见的孩子
可能很多家长在表扬孩子时,都会说“这孩子真乖”,但是有一类孩子属于没有主见的乖,家长、老师让做什么做什么,这类孩子缺乏自己的主见,长大后很容易活在别人的反应里。一件事情该不该做,好不好都要别人来评判,这样的孩子怎么会有很好的发展。
5、做事情拖拉
生活中,不少妈妈表示自己的孩子做事情很拖拉,比如,让他整理个玩具或是去写作业,总是磨磨唧唧,非要吼上个几次才去做,让妈妈们很头疼。
不过,这个社会上,机会总是快者有,慢则无,只有做事情积极,执行力强的人,才最可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如果不想被社会淘汰,妈妈一定要帮他改掉做事墨迹拖拉的毛病。
6、没有教养的孩子。
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让很多人摆脱了文盲,但国民整体的教养却并没有跟随着文化的普及而上升,一个人是否有教养成了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教养指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从文化到行为举止都包括在内,有良好教养的孩子能够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这种特质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明显。
所以,有的孩子没有好的教养会对他们日后事业以及生活的发展方面形成不良的影响。
7、对孩子撒谎偷东西无视不管,认为年龄还小。
在孩子6岁之前,对撒谎和偷东西并没有什么概念。在他们的意识中,拿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也不知道自己说的话是不是在撒谎。
但如果父母这时认为孩子年龄小,偷东西和撒谎都不用管,那就错了。因为孩子有许多恶习是从小养成的,父母如果没有及时管教,孩子会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做的事都是正确的。
一旦养成这种思维,等孩子长大之后就很难管了,特别是在叛逆期,往往听不进父母的话,稍微走错一点,人生就很容易一步步走错方向,误入歧途。
8、没有耐心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想要达成自己的目标,就需要不懈坚持。
蔡康永有段话说得很好:
5岁的时候,你觉得学游泳好难啊,你放弃了,当18岁是你遇到喜欢的女孩儿约你游泳,你只好说,抱歉我不会!
18岁的时候,你觉得英语好难啊,我怎么都学不会,等你25岁的时候遇到一份好工作,但是需要会英文,你只好说:对不起,我不会!
当你羡慕别人的成功时,你要明白,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别人都是付出自己的努力和心血,想要成功就要有耐心。
9、心理极度脆弱的人
还记得那个失踪了12年的高考状元姚远吗?12年后,他被上海警方在废弃房里找到,邋遢至极,以捡垃圾为生
。
作为家乡的高考状元,他是父母的骄傲,家乡的榜样。毕业后,他辞掉北京的研究所工作去了上海。然而在上海,985的学历仍然让他接连碰壁。他发现,曾经那些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去了上海发展都比自己好。他开始频繁跳槽换工作,然而始终未能选到理想的工作。
2008年金融危机,姚远失业了。心灰意冷后,他开始选择流浪,并与父母断绝联系消失了12年。
回过头看,昔日的天之骄子、科研工作者,却因为缺乏对抗生活的抗挫力和耐力,丢失了更好的人生!姚远的悲剧,值得无数父母深思。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长期研究和大量的案例分析得出:“在挫折与困难面前,决定一个人成败与否的关键在于抗挫力。比起智力、学习成绩或长相,应对挫折的能力是最为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
贝多芬也曾说过:“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在于面对困难时的选择与思维。
有的人面对困难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偏不服输。去年,安徽一名高考684分的学子,分数算不上安徽佼佼者,但却被清华破格录取。这名学子叫做周桐,是一位截肢少年。高二那年,他在去填写中科大少年班的考试报名表的路上,不幸遭遇车祸。
历经7个多月,8次手术,却还是没能保住左腿。出人意外的是,手术后仅两天,还在重症监护室的周桐,便开始有条不紊的复习。不能去学校上课,便躺在病床上自学。
累了,便靠在妈妈身上看书。生活给了一记重拳,也无法将这个少年打倒。
优异的成绩、顽强的意志力和抗挫力,这位闪光少年被清华录取。
李玫瑾教授说过:
“情商和智商,只能助你在成大事时游刃有余,为成功锦上添花。而真正决定人生格局的,是对待逆境的态度,是人的抗逆力。抗逆力高的孩子,拥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就算是泥泞之路,他也能走成康庄大道。”
一个人会不会成功,不看他成绩有多优秀,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人生如同浪潮,疫情、疾病、失业等低谷和困难,每个人未来都可能会遇到。决定人生上限的,是一个人的抗挫力。作为父母要教会孩子,不惧困境、不畏挫折,方能跨越险阻、勇攀高峰。
10、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孩子
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拥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孩子不仅脑子灵活,还能通过一些好的设想改变我们的生活。而那些缺乏创造力的孩子,长大后必然过着重复又无趣的生活,很难受到公司和社会的赏识,想要在事业上取得较大的成就就很难了。
11、不孝顺的孩子
“百善孝为先”,一个没有感恩之心,不孝顺父母的孩子,长大之后也很难做到感恩社会,回馈他人。
孩子的行为除了受先天性格的影响之外,其实很大程度上都跟父母的教育有关。要想孩子孝顺自己,父母就不能放松对他的教育。
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给他指明一个大方向,有了这个大方向,孩子不容易走弯路。另外,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着手,对他进行行为上和思想上的双重教育。比如对自己的父母尊敬、尽孝,让孩子跟着自己学。
而且,不要一味地付出,要让孩子适当的了解自己的不容易,在他心里埋下孝顺的种子。日积月累,孩子也会变得很孝顺。
12、学习能力薄弱的孩子
有些孩子缺乏一定的学习技巧,导致自身学习能力十分薄弱,这一类孩子也是容易在社会竞争之中遭到淘汰。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情。即便今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工作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如今,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长,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很多孩子其实无法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
这也就意味着,孩子过去所学的知识很可能在工作中派不上用场。这样一种情况的存在,将直接导致孩子需要重新学习工作相关的知识。
一旦孩子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在缺乏导师指引的前提之下,孩子很难掌握工作所需的新技能,也就容易遭到社会的淘汰。
13、输不起的孩子
在《最强大脑》中,意大利少年安德烈与中国天才少年李云龙对战的那一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刚开始,李云龙误认为自己输了,当场崩溃,哭得瘫倒在座位上无法站起来;但在得知自己是最终的胜者时,又才露出了笑容。
才12岁的他,表现出对输的极度恐惧和对赢的强烈渴望。
李云龙可能是一个缩影,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正在变得“输不起”。
考试没考好,轻则大哭一场,重则想不开付出生命的代价;玩游戏必须赢,输了就耍赖发脾气。
小时候输不起的孩子,长大后也不能遵守大家共同的游戏规则,总想让别人都遵从他自己的私人规则,而自己失败之后,又埋怨别人,生闷气,发脾气。
这正是孩子陷入病态自我中心、过于执着自我感受、很少考虑他人的体现。
这样的孩子,不仅无法面对激烈的竞争,也无法重新振作起来去面对新的挑战。
白岩松曾说:“不但要教孩子如何去赢,更要教会他们如何漂亮地输”。
人的一生中总是要面临大大小小的比赛,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困难,我们不一定会赢,但是要努力去赢。
就算在前进中遇到大风浪也要无所畏惧,也要有重新扬帆起航的勇气与决心。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种理论不仅仅作用于动物,更适用于人类。
那些不能适应社会的孩子,迟早会被淘汰。
14、对身边的事情没有好奇心。
好奇心对于孩子感知世界、了解世界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只要孩子持有好奇心,那么他们在社会竞争之中就能很好地维持竞争力。
因为具备好奇心的孩子,他们可以很好地适应大部分的职业。在好奇心的驱动之下,孩子能够很好地发现各种工作的有趣之处,并且推动自己进行深入学习。
孩子长到五六岁时,我感觉到这些小孩怎么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孩子在长大后能不能成为国家栋梁是一件可以预见的事情。
必须从日常生活中看到那些危害孩子的特质,帮助孩子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