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农村、农民,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就不由得浮现在眼前——一位憨厚纯朴典型的黃土高原上的老农民的形象。

山东宁阳颜庙具体位置(山东宁阳王家临邑:也曾藏龙卧虎)(1)

画中人物头裹白布、手端旧碗且在阳光照射下满脸黝黑,似岁月的刀刻出、又似五线谱谱写的皱纹印在脸上,大粒而欲滴的汗珠,还有凸出的眉弓与凹陷的眼睛,高挺的鼻梁、宽厚的鼻翼以及鼻梁右侧粗黑大颗的苦命痣,仅剩一颗门牙、半张的嘴、干裂的唇和手中端着的这碗浑水,形成呼应,似乎这老人刚经过一阵辛苦的劳作,口干舌燥,正想端着水喝,突然来了一个熟悉或陌生的人,老人眼光注视着这人的情景。

或者如莫言笔下影视剧中"头扎羊肚毛巾,古铜色脸堂上刻满皱纹,穿青布白腰大裆裤,脚蹬大头布鞋,说话时露出两颗被劣质香烟熏黄的门牙,光知道`嘿嘿嘿′傻笑的人″的形象。

山东宁阳颜庙具体位置(山东宁阳王家临邑:也曾藏龙卧虎)(2)

如果抛开城乡藩篱和地域偏见,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眼花缭乱,看到一架自鸣钟报时就被吓了一跳,与从小没见过庄稼的城市少年初到农村看到麦田惊呼"好大一片韭菜",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人的格局与胸怀不同,见识自然也就不同,并不是因为身上贴着"农民″"城里人″"专家″的标签而不同——有的人平生未出远门,却能洞察世界细致入微,识人断事谈天下比那些所谓"知识分子″有过之而无不如。

慧哥老家,山东宁阳城西一个叫做王家临邑的小村庄,这里的人们,虽然有着农村户籍的标签,但你若深入了解这里的居民,就会完全颠覆你对农民的认知。

慧哥前邻有一族人,生于五十年代,对人情世故谙熟于心,坊间邻里红白喜事都热心操持,且语言得体,思维敏捷,接人待物滴水不漏,远胜电视上那些讲课的礼仪专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有被称为电子脑袋,形容其虑事严谨周密,应急应变快速而准确。如今虽然年过六十,使用智能电子产品不输年轻一代。

有的人虽然身居农村,却因"腹有诗书气自华″——慧哥有一本家大哥,年届花甲,教书育人一生,桃李满天下,身为学校领导却不失农民的敦厚与质朴,更为难能可贵者读书不辍,于书法和文学艺术俱有造诣,横论天下纵论历史往往一语中的,且能洞察世道人心,与时俱进,网络技能堪与年轻人媲美。

古人尚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更何况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各种媒介无孔不入的渗透,世界已成了一个地球村,城市只不过是人口稠密高楼林立马路多设施先进的村子而已,那些"一亩三分地″"小农意识″之类标签不应该随意地贴在现代农民的身上,倒是那些自以为精英阶层的在四季开着空调的办公室里臆想着农民还是莫言小说中的形象的人有些小肚鸡肠了。

前些日子与一位老家宁阳华丰现在济南运营大健康产业的网友说起:宁阳人在宁阳可能只是一条虫,离开宁阳拚搏奋斗就是一条龙。

王家临邑小村不大,只有五百人左右,但仅在济南发展的就有上百人,事业的的佼佼者也有数人之多,虽然他们有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凭着农民特有的坚韧意去,经过多年的商场打拼,如今早已脱胎换骨,凤凰涅槃,成为都市里的弄潮儿。

hw是一位七零后,慧哥西邻。下学不久即挤在了涌入济南的人潮里,他白手起家,凭一己之力创业,如今已是一家不锈钢装饰公司的老板——济南东部许多居民区和商业街的钢结构工程,都是他的作品,农民的淳朴让他既获得了丰厚的利益回报,更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当年的农村少年已华丽变身为商业精英,更难能可贵的是:业余时间酷爱书法的他专攻毛体,其字畅若流水,飘若行云,磅礴大气,堪成一家。

慧哥的本家郭氏三兄弟和一位族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即在济南摆地摊销售水果,从零起步,一步步做强做大,如今的生意遍布济南、淄博、临沂等山东主要城市,进货渠道遍及越南、缅甸、泰国、老挝和中国南方各省,其营销方式以大客户批发为主——江北水果看济南,济南的水果价格基本上长江以北水果市场的晴雨表。

慧哥胞弟,从十六岁那年就立志不在庄稼地刨食,闯荡济南,从学徒工开始做肴肉加工,凭着心灵手巧和传统食品手艺的执着,做出的养膳斋脱骨扒蹄扒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即获当时最高奖项:山东省食品工业系统银奖。后来自己创业,从事北京烤鸭制作加工,靠质量和诚信赢得了顾客信任,如今已是济南大润发各连锁超市的北京烤鸭供货商和运营者……

山东宁阳颜庙具体位置(山东宁阳王家临邑:也曾藏龙卧虎)(3)

现代的青年农民无论生活方式还是生活质量与城里的同龄人相比也毫不逊色。

山东宁阳颜庙具体位置(山东宁阳王家临邑:也曾藏龙卧虎)(4)

笔者本人就是一个六五后仅有高中文化的农民,经营祖传手艺原生态豆芽为生,2017年因宁阳县城创卫而失业,此后即为济南和地泰安以及县城宁阳的几家公司做网络宣传和公众号运营工作,现在应聘大众报业驻滨州记者站工作,偶而还在头条上写篇文章——领导们的一致评价就是"慧哥颠覆了我们对六O后和农民的认知″!

山东宁阳颜庙具体位置(山东宁阳王家临邑:也曾藏龙卧虎)(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