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主要讲述了生活在河南太康袁马村的77岁老人李福长开着三轮摩托车带7岁孙子宁宁去三门峡看望一位老朋友的经历。

过昭关最感人的一集(77岁男人最后的倔强)(1)

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许多画面的表现就是你我身边的真实场景,尤其是对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更为真切。

过昭关最感人的一集(77岁男人最后的倔强)(2)

现代城市人的无奈

老人李福长的儿子一家在周口生活,暑假期间,儿媳妇二胎快要生产,儿子工作忙,只能把儿子宁宁送回老家和爷爷生活一段时间,老人的儿子其实就是干装修工作的,可老人的房子经常漏雨,老人还是会自己想办法修补,他也知道儿子很忙,自己能做的事尽量不麻烦孩子们。宁宁在城里也不开心,没有人一起玩耍,每天被反锁在家里,只能自己玩。

由此也能看出,许多年轻人仅仅是在活着,而不是生活。

过昭关最感人的一集(77岁男人最后的倔强)(3)

两个小孩

都说老人是老小孩,爷孙俩在一起像是两个小孩一样,对话也没有什么隔阂。爷爷的话,孙子好像能明白,好像也不完全明白,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总有一天他会明白。

过昭关最感人的一集(77岁男人最后的倔强)(4)

爷爷对孙子说:‘只要走不错路,慢慢就会到的’。话虽朴实,却是岁月留给老人的道理。

过昭关最感人的一集(77岁男人最后的倔强)(5)

说走就走的旅行

老人李福长在一次带孙子宁宁卖西瓜的过程中,得知三门峡一位老朋友的联系方式,第二天骑上电动三轮车就要带孙子宁宁去千里之外的三门峡看望老朋友,不料还没出镇子,三轮车就坏了,修车的小辈告诉他得开个加油的车,这就有了接下来老人李福长找哑巴堂弟借加油的摩托三轮车,两个老人有模有样的在村子里练习了几圈,差不多就可以上路行驶了。

过昭关最感人的一集(77岁男人最后的倔强)(6)

出发前,两个老人在门口吸着烟,哑巴堂弟在纸上写下几行字‘你已77岁,这一路将近千里路,一定要注意安全’。老人李福长只说了一句‘知道了’,而这也成为了两人最后一面。

过昭关最感人的一集(77岁男人最后的倔强)(7)

一路上,爷孙俩遇到三个人,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善’字。

过昭关最感人的一集(77岁男人最后的倔强)(8)

钓鱼的小伙子,卡车司机,养蜂老人,都被老人李福长的善良所打动。

老人李福长给不了他人财富和力气,却能用自己一辈子的经历和经验开导年轻人,劝慰中年人,安慰老年人,也许这就是他最大的财富。

过昭关最感人的一集(77岁男人最后的倔强)(9)

功夫不负有心人,爷孙俩终于开到了三门峡,老人李福长也在医院里见到了老朋友,跋山涉水千里路,最后也只剩寥寥数语的问候,足矣!

老人的儿子和侄子帮他修好了房顶,孙子宁宁也回城里上学了,老人还是自己一个人,见了老朋友最后一面,他也知足了。

老人李福长是孤独的,哑巴兄弟突然离世了,出发前成了他们最后一面,三门峡的老朋友也走了,年轻时劳改农场最亲密的四个人,如今只剩下自己,我猜不透他心里想些什么?

最后,大雪漫天,老人李福长坐在自家门口,点燃一支烟,唱起了那句《过昭关》里的戏词‘我好比哀哀长空雁,又好比龙游在浅滩’。

我想,那一刻,老人什么都没有想。

看雪花纷飞,岁月静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