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窝和大胆的器物空间
位于杭州的闹市区
那是一幢堆满破旧物品的房子
来自秘鲁的陶器、非洲的柚木家具
朝鲜的月亮罐、中国的民窑瓷器...
四年前,放弃高薪工作
选择当自由职业者的他们
八月中旬,我们来到王小窝的工作室,那是一间大隐于市的独栋空间。
从车水马龙的闹市到这里,3分钟的路程,就足以屏蔽掉城市所有的噪音。
阳光为室内的主光源,楼层高挑,器物多而不杂,很像韩剧《鬼怪》里阿旭的茶室,装满了神秘的故事。
王小窝的器具空间 图自/王小窝
王小窝是非典型的九零后,喜欢喝茶也爱咖啡。
正巧,他最近新到了一款深烘的豆子,便邀请我们一同品尝,在满室的咖啡香中,他聊起了与古物打交道近十年。
咖啡器具也是不同国家、年代的古物 图自/大力
中国民族舞出身的他,受藏族老师喜欢戴手串的影响,开始入手一些便宜的中国杂项。
后来毕业从事了证券行业后,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在出差,他的收入逐渐变得可观,爱好也得到了经济上的支撑。
2018年国内整个金融市场格外萧条,他就裸辞回家,躺在家里当一个悠哉的咸鱼。
因为闲,他便开始把之前玩的东西放在咸鱼上售卖,意外的是,第一个月他竟然卖了六万块,第二个月卖了七万。
王小窝与古物 图自/王小窝
从悦己的玩物到正儿八经地收藏,他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窝里造”就这样诞生了。
他认为家本身就是一个生活的空间,自己的小窝也是需要慢慢捯饬的。
某种程度上,他的器物空间即是他心中的家。
布置得像家一样的窝里造 图自/王小窝
王小窝的独特视角——审丑。
在他的空间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歪歪扭扭打着补丁的器具,这些器具是残缺不完整的,为什么有人会喜欢这些器物?
他说:艺术生对色彩敏感,舞美对灯光服饰敏感,我是学舞蹈出身的,我发现人有时候会有一些神态和体态,器物也会有它的姿态,那些凹的、瘪的、有残缺的器物,其实,与人一样,也是有喜怒哀乐、各式各样的性格,我们可以包容人,为什么人不能去包容物?而去苛刻它呢?
王小窝收藏的不同姿态的罐子集合 图自/王小窝
这样深度对于美的理解,也是王小窝玩器物多年之后才有的感悟。
对于不了解他的朋友,他一般会戏谑道:我是一个喜欢捡破烂的人。
其实,在日本,就有一位捡了几十年“破烂”的老先生叫坂田和实(日式美学家),那是王小窝的偶像。
民艺美学家·坂田和实 图自/大力
仔细看,三十出头的王小窝,和坂田和实长相都有点像呢!也许正是因为“臭味相投”而形成的独有气质吧。
王小窝 图自/大力
“新的东西固然好看,但是太过直白,缺乏灵魂”。
受美学家坂田和实与阿塞尔·维伍德等前辈的影响,王小窝开始关注一些历久弥新的老器物。
比如:李朝的花器、日本的箪司柜、中世纪的柚木家具等小众类目。
它们因实用而诞生,却因为时间而散发着一种无意识的美。
19世纪 · 李朝花瓶 图自/大力
明治 · 日本箪司柜 图自/大力
民国 · 印尼柚木玻璃柜 图自/大力
而实现心中的美,是需要足够的眼力和财力来支撑的。
尤其是那些体量巨大、价值成本又相对高一些的老物件,对于那些总能慧眼识珠的老顾客而言,这样变废为宝的生意并没有那么简单。
而获取更高认知的途径却很简单,就是不断的买和卖,以此运转,以藏养藏。
大正时期 · 日本松木食棚 中国美术学院大漆专业朋友给做了大漆 图自/大力
大正时期 · 日本案头柜 图自/大力
对于没有亿万资产垫底,又不愿伸手向父母要钱的创业者而言,为了收藏更好的老物件,他们选择了最踏实的方法。
1.线上线下同步售卖。2.尽力而藏。3.降低消费欲望。
窝里造参加线下活动 图自/王小窝
从2018年开始,王小窝和大胆就开始频繁跑各类线下市集。
从摊位费只要500元的小市集开始,到后来一些专业文化类的大型市集,再到小红书、咸鱼线上平台。
他们在贩卖器具的同时也贩卖着他们的生活态度,市集不仅给他们带来了有效的收益,也交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窝里造参加市集照片集合 图自/大力
用力所能及的方式收藏性价比较高的古物。
王小窝曾收藏过一件李朝的提灯罐,全品价位大概在50-100万左右,他收的这款同规格,却因破损而价格亲和的罐子实属机缘巧合。
经过一番修复之后,这件罐子,变得实用而独特。
因为降低对器物的要求,反而获得了更广阔的收藏。
17世纪 · 李朝提灯罐 图自/王小窝
王小窝收藏不同国家的器具 图自/大力
曾经各类名牌不离身的精致男孩,到现在拖鞋、短裤、白色T恤为标配的居家男孩。
当爱好成为生活的重心时,王小窝的消费欲望也会降低,人虽然越来越不修边幅了,但空间里的每一个罐子都会擦得一尘不染。
王小窝最喜欢的李朝器集合 图自/大力
从小窝变“大窝”,虽不是富二代的王小窝,却立志成为富一代。
而现实表面光鲜亮丽之下,其实摸摸口袋才发现并没有多少存款,再看看满屋子堆放的器具,他才恍然大悟钱都去哪里!
王小窝收藏的各类茶道具
图自/王小窝
著名收藏家阿塞尔·维伍德曾说过:占有房子是一种艺术。
一个人的空间可以反应出主人的生活方式和个性,显然一手操办的窝里造,即是王小窝最好的作品。
今年,是窝里造成立的第四年。
这栋建成于1996年的房子,是他们今年四月份才入驻的第二个工作室,相对之前秘不示人的工作室,这间房子的功能属性更加全面。
窝里造在玉榕庄的第一器物空间 图自/王小窝
窝里造目前的空间 图自/王小窝
整个空间被划分成三个结构。
一楼主要是初步的陈设,主以古道具为主的杂货铺。
二楼是王小窝自己的茶室,有榻榻米也有沙发,朋友来了可以自由喝茶,因为王小窝的太太是平面设计师,所以在茶室的旁边,给她专门做了一个“总经理”办公室。
三楼未来打算做一些不定期的展览与分享会,空间变大。
功能更完善之后,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到窝里造,了解他们的生活。
窝里造一楼是陈列区域 图自/大力
窝里造二楼是办公区域 图自/大力
窝里造三楼是活动区域 图自/大力
看了他们理想的空间,很多朋友都很羡慕他们的生活,而建造美好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作为自由职业者,他们基本是全年无休的,而打造一个全新的空间,也基本只能靠自己。
茶室里的墙面是王小窝和大胆两个人亲手刷的,因为刷的次数多了,最后墙面竟然出现了好看的层次感。
老的木地板是他们开车去福州挨家挨户找的,为了呈现出最好的样子,他们分别找了三家加工厂,然后请很好的木工师傅去剪切拼接。
窝里造改造的过程 图自/王小窝
期间,为了挣厕所的装修费用,他们还特意参加了一次市集,才辛苦把钱挣回来。
有时候,一个大型的柜子到货,需要请六个人一起帮忙抬到指定的位置。
通常为了省钱,不请人的时候,王小窝就自己上阵了,有时候因为腰伤,他还要缓很久才能正常走路。
装修窝里造的过程 图自/大力
他们费尽心机只为呈现出一个好的效果,但如果有人想要复制同样的装修,想必也只能仿得虚有其表了。
因为空间里的每一处细节,都是深深印刻着他们的思考痕迹。
因为资金有限,目前的空间效果并非王小窝最理想的状态,等他们的储蓄充足,他们还想把房子的外围也做一番修改。
不得不说,对美的要求,有时候也是一种推动人进步的动力。
窝里造里王小窝最爱待的茶室 图自/大力
这样来到窝里造的人,就会发现不同器物最真实的美,有时候不是不美,而是不在其位。
看到这里,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与沿街开设的店铺不同,王小窝虽然以贩卖器物为生,但他会刻意减掉商品的包袱,把古物按照家的样子去陈设。
王小窝收藏的各类茶道具 图自/大力
在他的空间里我们可以同时看到现代瓦西里的椅子,日本茶圣千利休的徒弟之一小堀远州的挂画,设计师野口勇的灯、还有18世纪中叶的李朝月亮罐等等。
在这里,东西方的器物如同音乐一样和谐共处,不分国界。
窝里造空间的器物风格 图自/王小窝
对于器物的选择而言,王小窝最看中的是它们的实用性。
因为喜欢喝茶,他收藏了满屋子的茶道具,喜欢咖啡,他忍痛剁手买下几万块钱的咖啡机。
他收藏了一柜子的老盘子在日常生活中是用来装菜的,为了更好的吃饭,他还配置了一个老的实木桌。
王小窝和大胆吃饭的老盘子 图自/大力
王小窝最近新收的咖啡机 图自/大力
用古道具盛装美食 图自/王小窝
在他心中,器物在实用面前不论贵贱。
前段时间,他在杭州的鬼市,花费几百元就淘到了一个晚清的竹篮,后来这个篮子成为他们买菜的必备品,卖菜阿姨看了都夸好看!
晚清竹编篮买菜日常 图自/王小窝
王小窝做生意有自己的原则,遇到有聊得投机的顾客,他甚至都会低过成本价卖给对方。而很多用惯了的老物件,就算别人出价再高,他也是不卖的。
因为想要再次找到同样称手的东西,是很难的。
对于那些滞留在家好几年都卖不掉的器物,王小窝并没有太大的囤货负担,因为生活还是要继续,自己亲手挑选的器物,也可以成为日常的陪伴。
17世纪 · 李朝 御本手茶碗 图自/大力
因为已经体验过快速高压的工作状态,王小窝和大胆,打算把生活节奏放慢,用心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将窝里造当做一个可以长期做下去的事业,直到老了发不动货为止。
有一天,王小窝做了一个梦,梦里他把自己的罐子打破了,想想自己就要完蛋了,后来梦醒了,他才松了口气:还好只是一个梦。
撰文:大力
采访:王小窝
审稿:初恋、古一翻
图片:除特殊备注之外,图片均来自大力
爱文化,上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