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四川省共辖1个副省级市、17个地级市,其中包括52个市辖区、16个县级市、111个县。其中,就甘洛县来说,人口不到20万,1956年建县,因名字生僻难认,所以从“呷洛”改为“甘洛”。

四川各地级市管辖的县(四川省一个县1956年建县)(1)

首先,甘洛县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在地理位置上,甘洛县东与乐山市峨边县和金口河区交界;南与越西县接壤;西与雅安市石棉县毗邻;北临大渡河与雅安市望。甘洛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夏朝时期,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古九州,今甘洛县一带属于古梁州的范围内。公元前111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位时,在今甘洛县西北置阑县,促进了该地区和中原地区的交流。

四川各地级市管辖的县(四川省一个县1956年建县)(2)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家争霸,今甘洛县一带属于刘备建立的蜀汉。公元273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后,灵官古道更名护龙县。刘宋时期,该地区建有新兴县。北周废阑县、新兴县,将县治迁至今越西境内置邛部县。唐朝末年到宋朝这一历史阶段,今甘洛县一带属于南诏北域。公元1284年,元朝在该地区置邛部州。公元1392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该地区属越西卫。清朝灭亡后,今甘洛县一带属于越西县。

四川各地级市管辖的县(四川省一个县1956年建县)(3)

最后,1956年12月,该地区建县时名为呷洛县。1959年,因为名字生僻难认,而且呷”字读音与原地名误差太大,所以更名为甘洛县。对于甘洛县来说,拥有海棠古镇、清溪古道等历史古迹。其中,唐贞观年间开辟的清溪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截至2012年,甘洛县下辖7个镇、21个乡,总面积达2150.7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9万人,是四川省人口最少的县之一。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