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帅

2018年1月份,东营市第一个新能源汽车专用牌号牌鲁EF19999发放到了市民手中。从此,在东营的马路上,电动汽车行驶变得名正言顺。

2022年3月,比亚迪宣布停产燃油车,此举引起全国汽车市场的广泛关注。汽车行业新能源转型指针也往前拨了一大格。支撑“比亚迪”“断油”的是新能源车市场的火爆。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新能源汽车一直存在“充电难”“贬值快”的问题,那么在东营市场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如何?消费者又是否在新能源“热潮”下呈现出新的趋势?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涨价”“缺车”已成为新能源车市关键词,但并未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热情,而近来东营市针对个人消费者发放的汽车消费券,也给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的信心。

临沂新能源汽车排行榜(东营新能源汽车市场调查)(1)

销量激增 同比涨292.31%,驾驶成本低成主要优势

5月22日至6月30日,东营市对个人消费者在东营市内购置新能源汽车发放消费券。购买新能源乘用车(二手车除外)按照车辆价格20万元(含)以上、10万元(含)至20万元、10万元以下每辆车分别发放6000元、4000元、3000元的消费券。以报废旧车购置两类新车的,每辆车发放的消费券金额增加1000元。借着这股“消费券”春风,前期因疫情略显沉寂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再次活跃起来。

端午假期期间,在南一路一家新能源汽车综合服务中心,几百平方米的大厅里,有七八位市民正在看车、询价。“这是今天的第二批客户,今天已经成交了3单。”一位销售经理告诉记者,“自今年3月份以来,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一直不错,端午假期期间销售量更是激增。但是受到电池原材料短缺、疫情防控跨区域调动不便等因素的影响,新能源车的价格也有上涨趋势。总体可以用‘供不应求’来描述。”

“我们家里已经有一辆燃油车了,我们还想购买一辆新能源汽车。”和丈夫一起来看车的刘女士表示,自己家孩子正在上小学,买一新能源汽车,主要是为了在市区开,“无论是接送孩子,还是自己上下班开,都很方便。我们家的燃油车以后将主要用于跑高速和长途。”

另外,据记者了解,随着国家提倡低碳节能的环保生活方式,以及油价的持续走高,也导致新能源汽车逐步发展壮大。据记者了解,截至今年3月底,东营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9522辆,占汽车总量的2.26%。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7215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8.18%。一季度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2193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总量的14.31%,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634辆,增长292.31%,呈高速增长态势。全国新能源汽车一季度新注册登记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8.20%。

对于环境而言,新能源汽车比起燃油车有不少优势,对于车主而言,更是肉眼可见地节省油费开销。在油价连续上涨的前提下,相比较“叫苦不迭”的燃油车主,新能源车主就显得淡定了许多。

新能源汽车不仅能够给环境带来不少的好处,也节省了加油这一笔开销。面对油价连续上涨的情况,新能源车主就显得比较“淡定”了。“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刚买了一辆特斯拉新能源车,正常上下班的话,一年差不多电费在1000块钱左右吧。如果换成相同的公里数,燃油车差不多要六七千块钱。所以油价上不上涨,跟我关系不是很大。”市民赵女士表示,新能源汽车便宜又环保,自从买了这个车,自己除了出远门之外,越来越不想开燃油车了。

在需求火热的背后,新能源车加速“驶”入寻常百姓家。记者走进位于王府井附近的新能源汽车销售中心,销售人员都充满信心。“节假日的时候,最多一天卖出十台。”“新能源汽车价格涨价后,销量也基本上没有受影响。”

临沂新能源汽车排行榜(东营新能源汽车市场调查)(2)

临沂新能源汽车排行榜(东营新能源汽车市场调查)(3)

政策助力 保驾护航,年底前充电桩将超3500个

2021年间,充电桩“一桩难求”多次冲上热搜,这也导致前期许多市民对新能源汽车保持观望态度,场景的考验下,暴露出新能源车配套设施建设上的薄弱环节。的确,对于不少新能源车主而言,“续航焦虑”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装上充电桩,生活方便了,也消除了安全隐患。”前段时间,水城庄园小区居民王先生高兴地说。为解决辖区内居民电动车充电难问题,水城社区扎实推动小区电动车充电桩的建设工作。社区联合物业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对辖区各居民小区安装条件进行细致的考察摸底,针对充电桩的位置规划、外形设计、充电插口数量、供电功率等问题制定具体施工方案;同时,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作为兼职网格员与社区专职网格员配合,积极征求居民对充电桩安装位置的意见和建议。经过一段时间的施工安装,彻底解决了这件居民烦心事、揪心事。

据记者了解,随着新能源车加速普及,东营市新能源车的配套设施也加速建设。据了解,为适应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趋势,近年来,东营市不断加大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早在2020年,东营市发改委等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到2022年年底前,全市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将达到3580个以上,基本建成“车桩相随、布局合理、智能高效、保障有力”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对于居民住宅小区,《实施意见》明确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其中,新建住宅小区应100%统一将充电基础设施供电线路敷设至专用固定停车位,或预留扩建敷设条件,与主体建筑同步设计、施工、验收。已建住宅小区应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鼓励支持业主自建。公共停车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方面,《实施意见》要求,到2022年年底前占车位比例不得低于15%。新建大型公共建筑物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停车场,按不低于15%的车位比例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实施意见》还对旅游景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市内国家A级旅游景区应结合实际按需建设充电设施,4A级以上旅游景区应设立电动汽车专用充电区域。到2022年年底前,全市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充电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充电设施车位比例不低于10%。

截至目前,国网东营供电公司已在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58座、充电桩420个,其中公共快速充电桩312个,分布在三区两县的停车场、机关单位、商业区等处。据介绍,算上市里财政的优惠补贴,充电桩充电一次大概需要60元钱,能行驶近三百公里,每公里的成本价在0.2元左右。另外,市供电公司配备了专人24小时对充电桩进行运行和维护的监管。充电桩的配套是否完备,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能否俘获更多市民心的重要因素。

另外,根据相关政策,东营市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式进一步调整完善,提高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门槛,鼓励低能耗产品推广,优化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政策的“宠儿”,在国家的优惠政策里快速成长。种种政策,也为东营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新能源汽车的理由。

临沂新能源汽车排行榜(东营新能源汽车市场调查)(4)

临沂新能源汽车排行榜(东营新能源汽车市场调查)(5)

站在潮头 新能源汽车频频“驶入”大型商场

大型商场中卖什么、展示什么,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当前的潮流趋势。近年来,东营市大型商场中的新能源汽车店正逐渐变多,中高端消费区不再只有珠宝、服装。今年“五一”假期,刘先生在东城万达商场订购了一辆“哪吒u·智”。除了哪吒汽车之外,在东营各大商场,还能频频看到蔚来、比亚迪、欧拉等新能源汽车的身影。

“来商场逛街吃饭,吃完散步恰巧看到新能源汽车展厅,索性进去体验下。”市民郑女士说,她也想尝尝鲜。事实上,在逛街之余就把车看了,成为时下不少年轻家庭的消费新选择。“过去是‘人找车’,体验店实现了‘车找人’,直接触达消费者。每到周末,前来询价的客人络绎不绝。”东营区王府井广汽埃安新能源展示中心的一位销售人员说。

那么,为何新能源汽车都“青睐”到商场设置销售区?从事新能源汽车销售的王先生介绍,新能源车企进商场,目的主要是为了让更多潜在的消费者感受到新科技,直接面对产品、了解产品,挖掘更多新用户。“消费者进店后,我们会介绍新能源车的优势、特点等,当然也会引导用户去直接试车。倘若消费者看上某款车,则可以从官网直接下单购买,这对车企而言,很多时候在商场里售卖会比开4S店节省一些租金。”

其实,近两年购物中心逐渐成为造车新势力开店的首选,这与购物中心客流量、开店成本和便利性等方面的优势相关。“城市的购物中心是一站式的消费场所,大量消费者习惯去购物中心休闲消费,这就使得购物中心的客流充足,可以起到推广品牌的作用。”在东城红星美凯龙负责宣传的刘女士表示,从购物中心的角度看,越是业态丰富的商场,如集购物、餐饮、阅读、娱乐、亲子活动为一体的购物中心,越容易吸引客流量,我们在招商时也会主动对接车企。”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配套设施以及使用成本是新能源车普及的关键,但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偏低,让消费者仍心存担忧。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的火热之下,也带火了新能源汽车二手车的销售。记者从东营某二手车市场了解到,“绿牌”车已逐渐流入二手车市场,不仅有一线电车品牌特斯拉、蔚来入驻,比亚迪、吉利等新能源电车也在展厅售卖。一位销售经理告诉记者:“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普及,相信会有更多的消费者将目光投向新能源二手车市场,而这也将反过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