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宁德市下属的福安市溪尾镇,有一千年古村——坂中村,古称才良,是进士、武魁故土,距福安市区46.5公里。坂中村三面环山,苍翠巍峨,面前一泓溪水,无数山壑汇成了钱塘溪。汩汩潺潺,时而低吟浅唱,时而长啸轰鸣。一路风情万种,摇动婀娜身姿,直奔大海。曾有古诗“峰倚天柱接苍穹,水碧九曲绕才良。”这样来描绘“才良”村的美景。

福清高山前洋郑氏宗祠(福建福安才良郑氏宗祠新落成)(1)

福清高山前洋郑氏宗祠(福建福安才良郑氏宗祠新落成)(2)

福清高山前洋郑氏宗祠(福建福安才良郑氏宗祠新落成)(3)

据《郑氏族谱》记载,公元891年肇基祖算公随军入闽,始居穆阳。后值第五世祖礼公,约于公元1100年迁居才良,族发金木水火土五房,在此繁衍生息。时唐末宋初至明清年间,坂中村水路便捷,商贸繁荣。各姓氏先民在躲避战乱,不断迁徙中,发现此海域山海阶梯,呈现“双虹把山头,双龟把水尾,黄犬看门头,虾虾堵水口”的自然风貌,就毅然选择此地栖息。若干年后,勤劳而智慧的先民就在溪尾港流域开创了这片水土。历经围海造田,田地里庄稼一望无际,而烟波浩渺的江面,百舸争流,热闹非凡。明末清初是坂中的鼎盛时期,贤达志士辈出,富豪商贾云集,民熙物阜。“九厅堂十八灶”、“父子登科”、“上条官岭长又长,下条官岭到钱塘”等民间俗语,道出了坂中人文积淀深厚,欣欣向荣的景象。

福清高山前洋郑氏宗祠(福建福安才良郑氏宗祠新落成)(4)

福清高山前洋郑氏宗祠(福建福安才良郑氏宗祠新落成)(5)

郑氏迁徙至才良村,至今已繁衍至37世,现有总人口390多人丁。承前科甲及第之显赫,启后贤才济济之辈出,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族人文化素养极大提高,高等学府毕业以上各类人才,达族里总人口的15%。郑氏族人积极向上,奋勇开创新生活,使得大家的生活水准达到小康水平,村内公共设施也逐步完善。但族人祭祀祀先祖激励后裔的公共场所匮乏,村内曾于公元1982年遴选本村后山,初建一座简陋宗祠,但历经风雨后变得岌岌可危,经村内族人几经商议决定在原址重建新祠。

福清高山前洋郑氏宗祠(福建福安才良郑氏宗祠新落成)(6)

福清高山前洋郑氏宗祠(福建福安才良郑氏宗祠新落成)(7)

重建宗祠分两期施工,第一期于公元2010庚寅年9月28日动工,新祠座乙向辛,正字分金,正透前后两座,占地面积605平方米;第二期装修在郑成乐,郑洞奇、郑曼华等无偿投劳和现场一线指挥下,于2022壬寅年9月竣工。宗祠采用传统工艺加现代施工方法,砖混为主,木质为辅,既保证宗祠结实稳固,又能让宗祠呈古朴质感。宗祠屋面采用传统的歇山硬顶,覆以灰瓦,显得雄伟庄严,古色古香。祠内玉柱擎梁,瑞气呈祥,楹联牌匾,琳琅满目。后进核心地之处便是先祖灵牌安放之处,列祖列宗之灵位精雕细琢,精美异常,按辈份先后有序安放在神龛之内,再外罩以玻璃保护,从中可见族人对先祖是何等的敬畏与尊崇。

福清高山前洋郑氏宗祠(福建福安才良郑氏宗祠新落成)(8)

福清高山前洋郑氏宗祠(福建福安才良郑氏宗祠新落成)(9)

福清高山前洋郑氏宗祠(福建福安才良郑氏宗祠新落成)(10)

2022年9月22日子时,新宗祠落成,全族集聚宗祠前,个个身结红绸带,洋溢着亲切的笑容欢聚一堂。按习俗在祖先香位前奉上全猪全羊,及三牲五礼等祭品以示虔诚祭祀先祖。完成一系列的祭祖仪式后,全族又欢聚一堂为新祠堂落成举行了一场盛大又隆重的庆祝典礼,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郑氏族裔前来庆贺,此外,外嫁女也携夫带子回到娘家,一起参加这盛大的庆典活动。

福清高山前洋郑氏宗祠(福建福安才良郑氏宗祠新落成)(11)

福清高山前洋郑氏宗祠(福建福安才良郑氏宗祠新落成)(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