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12月24日和12月25日这两天,舆论场上总会掀起一股该不该过平安夜、该不该过圣诞节的争论,几乎成了老生常谈的话题。

反对者大义凛然:中国人就不该过洋节日,过洋节日是崇洋媚外。一些学校,甚至教育部门也倡导,乃至于发文要求:禁止师生过洋节,要多多弘扬传统文化。

这一方的观点也容易理解:中华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每一个节日都有良好的寓意和故事背景。比如:

清明节祭奠先人,寄托哀思;

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爱国精神;

中秋节嫦娥奔月,渴望和亲人团圆;

重阳节登高祈福,饮宴祈寿;

春节辞旧迎新,团圆守岁。

圣诞节的意义(我们该不该过平安夜和圣诞节)(1)

春节红包和饺子

所以他们认为:国人、特别青少年,应该多接触传统节日,不应跟风凑热闹,过洋节日。

反对者则不以为然:过平安夜,圣诞节只是凑个热闹,不应上纲上线。

仔细想想,两派的观点都有可取之处。一方面:青少年价值观尚未定型,需要加以引导和教育,要让他们认识到的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也需要传承和弘扬。

另一方面:中国人过个洋节日确实只是凑热闹,不能上纲上线。中西文化交流一直在进行:春节已经成了很多国家的法定假日,平安夜吃苹果也是中国才有的现象。

圣诞节的意义(我们该不该过平安夜和圣诞节)(2)

圣诞树

商家大力宣传营造出的“消费”氛围,大家聚餐吃火锅,送苹果吃苹果,也是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