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1.“哗哗”“轰”属于句型中的(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汉硕写作题怎么准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汉硕写作题怎么准备(每日一练-第209天)

汉硕写作题怎么准备

《现代汉语》

1.“哗哗!”“轰!”属于句型中的( )。

【答案】拟声词句

【解析】拟声词句:由拟声词构成,例如:“轰!”“哗哗!”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下册P89.

2.凭句内核心词的词性来给单句分类,可分为( )、( )、( )、( )、( )。

【答案】动句 形句 名句 叹句 拟声句

【解析】凭句内核心词的词性来给单句分类,可分为动句、形句、名句、叹句、拟声句。动句指动词谓语句和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句指形容词谓语句和形容词性非主谓句,余可类推。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下册P89.

3.( )充当谓语的句子叫主谓谓语句。

【答案】主谓短语

【解析】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主谓谓语句。观察这类句子,可以从全句的主语(称为大主语)和主谓短语里的主语(称为小主语)是施事还是受事以及其间的关系等方面来看。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下册P90.

4. 判断句:在主谓谓语句中,若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受事‖施事—动作,大都可以变换成不同或相似的句式。

【答案】对

【解析】

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受事‖施事—动作。大都可以变换成不同或相似的句式,例如:

①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②任何困难‖他都能克服。

③一口水‖他都不喝。

④这包肉丸子,‖你拿回去喂狗吧。

⑤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例④谓语里连用两个动词,大主语只跟其中一个动词有动作和受事关系。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下册P90.

5.句子“他什么书都看过。”属于主谓句中的( )。

【答案】主谓谓语句

【解析】

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施事‖受事—动作。例如:

①你这人,‖锤把都没摸过。

②他‖什么书都看过。(往大里夸张)

③他‖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④他‖一口水都不喝。(往小里夸张)

⑤我‖一瓶热水也灌了,(书桌也整理好了)。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下册P90.

《文化要略》

1.目前在安徽省黟县( )仍保存古宅300多座,其中较完整的仍有120余座,层楼迭院,高低错落,雕梁画栋,各具风采,被誉为“古民居博物馆”。

【答案】西递村

【解析】目前在(安徽)黟县西递村仍保存古宅300多座,其中较完整的仍有120余座,层楼迭院,高低错落,雕梁画栋,各具风采,被誉为“古民居博物馆”。

【出处】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288.

2.苏杭官商大宅各进之间的交通,不必经正中门厅,而在两侧另开甬道,狭长阴暗,称为“( )”。

【答案】避弄

【解析】(苏杭官商大宅)各进之间的交通,不必经正中门厅,而在两侧另开甬道,狭长阴暗,称为“避弄”。屋顶多用硬山顶,或山墙高于屋面之上,构成封火墙。整个建筑,色调淡雅。

【出处】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288.

3.北方四合院,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它的建筑特点是( ),形成一个封闭性的小天地;对内严格区别尊卑,构成小与大、内与外的几进庭院;在布局上讲究( )、正南正北。

【答案】对外隔绝 中正对称

【解析】北方四合院,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它的布局不但体现了封建宗法制度对住宅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北方住宅对尺度与空间的安排已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它的建筑特点是对外隔绝,形成一个封闭性的小天地;对内严格区别尊卑,构成小与大、内与外的几进庭院;在布局上讲究中正对称、正南正北。

【出处】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288.

4.简单的四合院仅里外两个院落,大的四合院是纵横院落,形成纵深几进、两侧跨院的格局。不论院落有多少进,( )和( )都在中轴线上。

【答案】正房 垂花门

【解析】简单的四合院仅里外两个院落,大的四合院是纵横院落,形成纵深几进、两侧跨院的格局。不论院落有多少进,正房和垂花门都在中轴线上,而且垂花门都位于最后一进的入口处,即院主人居住的院落的入口处。

【出处】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289.

5.明代北京王府只剩下一个名字——“( )”。

【答案】王府井

【解析】北京现存的王府都是清代王府。明代北京王府只剩下一个名字——“王府井”。

【出处】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289.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

1.情景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 )语言学,心理学基础是( )的习惯形成理论。

【答案】结构主义 行为主义

【解析】情景法在教学过程方面比早期的口语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语言学理论基础是英国的结构主义。口语被认为是语言的基础,准确的结构是说话能力的核心。这种观点与美国结构主义的观点没有很大的不同,只是英国语言学家更强调语言结构知识必须与其可能使用的情景联系起来,通过情景掌握并运用词汇和语法结构。情景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的习惯形成理论,强调学生通过模仿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发音和语法的准确性被看做是最重要的,不惜一切代价避免错误。

【出处】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244.

2.阅读法为英国著名语言教育家( )在印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时所创立,是一种强调通过直接阅读来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法。

【答案】韦斯特

【解析】阅读法产生于20世纪初,为英国著名语言教育家韦斯特在印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时所创立,又称韦斯特“新法”。这是一种强调通过直接阅读来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法。

【出处】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