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第四单元《认识负数》。

【教学目标】

1. 经历负号的产生过程,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理解正、负数的

意义。

2. 能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

3.理解并掌握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结论,知道数可以分为正数、0、负

数,理解分类讨论思想。

4.了解古今中国数学家和科学家的贡献,帮助学生了解和领悟中华民族独特的

数学智慧,感受祖国日益强大,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5.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能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感受“0”的作用。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经历符号的产生过程

1.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我们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瞧,两个值周小校长在整理图书借

阅记录时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去帮帮他们吧!

图书借阅记录

上午

下午

上午还回15本书,下午借出15本书。

2. 请你用简洁的方式表示出图书借阅情况。(老师巡视)

3. 展示

展示一 :没有区分,都用15表示。你能看懂吗?

学生评价,充分感受用之前学过的数无法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老师:上午是还回,下午是借出,意思正好“相反”,如果都用15表示不出

相反的意思。就是说用之前学的数无法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展示二:

(1)这位同学是用文字表示出了一借一还这一组相反意义的数量。

(2)这位同学是用符号来表示的,谁能看明白?

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设计意图:创造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经历数学“再发现”的过程,让学 生经历负号产生的过程,体会正、负数的意义,对比感受符号表示的简洁性,培

养学生的符号意识,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4. 教学读写

(1)还回15本,我们就记作: 15(板书: 15)

借出15本,记作“-15”。

(2)请学生读数。

教学正数、负数的读写,认识正、负号,初步感知正负数的意义。

(板书:读作:正十五 负 十 五 )

数学四年级下册课堂笔记电子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负数(1)

二、借助具体情境体会正、负数的意义,感受0的分界作用

(一)借助温度计理解正、负数和0的含义

1.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负数,小明在做假期的旅游计划,他认真地记下A、B

两个城市的日平均气温:

数学四年级下册课堂笔记电子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负数(2)

A城市日平均气温:

零下3摄氏度

B城市日平均气温:

零上13摄氏度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读:零下3摄氏度,B城市零上13摄氏度。

2.你想去哪个城市旅行?为什么?

B,A城市冷

3.从哪看出来?

零下3摄氏度是什么意思?

比0摄氏度低3摄氏度。

零上13摄氏度呢?

比0摄氏度高13摄氏度。

4.你是怎么知道的?

通过看天气预报知道的。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自主探究负数的相关知识,用数学的眼

光观察现实生活。】

5.你能用简洁的方式表示这两个温度吗?

汇报: -3摄氏度 13摄氏度(板书)

6. 为什么用这种形式表示?

一个比0℃高, 一个比0℃低,也是一组相反意义的量。

7.对比展示“13℃”和“ 13℃”,借助生活经验感受正号通常可以省略不写。

8. 在温度计表示

小组合作:

①画一画:在温度计上表示出-3摄氏度和13摄氏度。

②说一说:你是如何标注的。

9.展示

你更喜欢哪位同学的作品,为什么?

2号,1号没有标0℃,无法表示0℃上还是0℃下;2号,标出来0℃,能

看明白0℃上还是0℃下。

10.小组长上台讲解

先标出0摄氏度,比0℃高就是零上温度,比0℃低就是零下温度。

和他们想法一样的举手。

11. PPT展示标注过程:大家不谋而合先标出0℃,为什么?

把0℃作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解线。比0℃高就是零上温度用正数

表示,比0℃低就是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

真会思考,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

【教学意图:结合温度计,体会温度计上的温度分为三类,即:0℃、高

于0℃、低于0℃,并以0℃为分界线,为后面在数轴上探索正负数的关系作铺

垫。用语言外化学生思维,感悟说理过程,逐步形成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组

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9.常识介绍,帮助学生理解以0为标准:

0℃指的就是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以这个温度作为标准,比0℃高就是零 上温度,用正数表示,比0℃低就是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所以我们说0是分

界线。

(二)温度变式,通过温度的变化感受正、负数和0的大小关系

1. 其实这里记录的气温都是吐鲁番不同时间的气温。

吐鲁番素有“火州”之称,这是吐鲁番的最高温度:49℃。

你有什么感受?

与之相反,在我国还有一个常年冰封的地方,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珠穆朗 玛峰。在海拔7500米处,1月平均气温是零下27摄氏度, -27℃,7月的平均

气温是零下10℃,也就是-10℃。

2.小游戏

当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到-10℃或-27℃时喊停。

3.你能将温度计上的四个温度按从高到低排一排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借助天气预报。(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从生活中主动学习数学。结

合具体实例,通过气温变化感知正数、负数和0的大小。】

3. 着海拔的不断升高,珠穆朗玛峰的气温逐步降低,最低温度可达-50摄

氏度。

4.除却严寒天气外,这里空气稀薄,条件极其恶劣,2022年5月四日中国

科考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登顶,在峰顶架设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首次在

地球之巅利用高精度雷达测量冰雪厚度,采集冰雪样本,测量了珠穆朗玛峰的最

新高度,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身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设计意图:渗透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心,了解祖国的日益强大。

注重情境的多样化,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用正、负数表示海拔

1.这是2020年测量结果,我们一起读一读:

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8.86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地155.31米。

2.你能用简洁的方式表示吗?

汇报: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负数表示。

在这里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指的是什么?

3.这么长的一段话,在数学中只用两个符号就解决了,你有什么感受?

三、数学文化

其实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实用负数的国家。我们穿越回去,看古代数学

家是如何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设计意图: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向

学生介绍中国数学家的贡献,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数学四年级下册课堂笔记电子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负数(3)

四、 生活中的负数

1. 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见过数吗?

2.PPT展示生活中的负数

学生找出负数,并用规范的语言描述正、负数的含义。

(1)电梯中的负数

(2)微信支付的账单中的负数

(3)股票中用颜色和符号来表示上涨和下跌

3.归纳总结

生活中的负数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进一步感受在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表示。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进一步认识正、负数在不同场景表示的意思,引导学 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通过对比感受不同场景里正、负数的含义归纳总结具有相

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

五、 应用练习

1. 测量活动中往往存在误差,以2005年测量的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例,

“(8844.43±0.21)米”表示什么意思?

测量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8,43米,允许误差为0.21米,可能比8848.43

高0.21米或比8848.43矮0.21米。

2.联系生活:

(1)小明买了一盒方便面,上面是这样标注的,经过称量发现,只有97

克,厂家是否偷工减料?为什么?

有可能比100克少5克,有可能比100克多5克,至少,最多?

(2)如果把100克作为标准,记为0克,97克如何表示?

3.小明的身高是-2厘米

以平均身高为标准,比140厘米高记作正数、比140厘米低记作负数。

请你在自助学习单上也用这种方式记录自己的身高。

4. 对于正负数,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小结:原来0不仅可以是0摄氏度、海平面的高度,地面的高度,也可以是 任意一个数,只要确定了标准,记作0,确定一个量用正数表示,与之相反的量

就用负数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多种情境中的“0”,感受标准“0”是可变化的,归

纳概括“0”的作用,加深对正数和负数的认识。】

六、借助数轴认识负数

旋转温度计,变成了一个数轴,0的右边是之前学过的正数,想一想:负数

在哪呢?

1. 小组合作:在数轴上找到负数,并讨论以下4个问题。

(1)0 是正数还是负数?

(2)数轴上的数大小是怎么变化的?

(3)正数、负数和0的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

(4)你能把“数”重新分分类吗?

2 .小组汇报。

结合PPT演示。

用集合图将数重新分成“正数”、“负数”、“0"三类。

大家真了不起,能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理解了生活中的负数,找到了数轴

上的负数。

【设计意图:借助温度计,形象地展示出温度计抽象为数轴的过程,帮助学

生在数轴中探究负数,体会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在数轴上“ 一 一对应”找负数, 进一 步了解0、正数、负数之间的关系,同时,极好地完善了数的体系,实现了

知识结构化。】

七、课堂总结

学生小结:想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

我们从生活入手,经历了负号的产生过程,学会用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温度计、海拔中找到了正负数和0,知道0是正数和负数

的分界线。

在数轴上找到了负数,扩充了数系,并将我们学过的数分成了正数、负数、0

三大类。

在探究和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用数学的眼光观察

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

数学四年级下册课堂笔记电子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负数(4)

符号意识

用数学的思维思考

用数学的语言表达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

数学四年级下册课堂笔记电子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负数(5)

集合思想

一一对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表达能力,教师总结时不仅总结知识,而且进行

分界

方法总结,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

思维思考世界。】

【板书设计】

认识负数

负数 <

-15

读作: 负十五

-3

-155.31

1

3

0

线

<

正数

15

正十五

13

8848.86

1

十 ·

3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