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上血管凸起

下肢乏力

酸困……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

可能患了静脉曲张

通过以下病例想提醒大家——

静脉曲张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导致皮疹、皮肤慢性溃疡等问题,应及早诊治。

受访专家

周冰 洛阳东方医院(河科大三附院)普外科一病区副主任医师

拖了10年没治,他腿上的皮肤溃烂了

“我想明天请个假去看看腿,可以吗?”前不久的一天,52岁的张先生对自己的老板说。

“怎么了?”张先生的老板转过头,看到他挽起裤腿的脚踝处,皮肤发黑,还有些溃烂,立刻准假。“别等明天了,下午就去医院!”他的老板叮嘱道。

原来,张先生有10年的静脉曲张病史,因为一直没有不适症状,就没有治疗。这两年,他明显感觉静脉曲张严重了,不仅血管凸起明显了,还经常出现腿部酸困等不适症状。最近,他发现右小腿皮肤有些溃烂,且无法愈合,才决定到医院就诊。

“小腿肌肉在运动时会通过收缩促进下肢血液回流,但久站或久坐,血液就会淤积在下肢。当静脉瓣膜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就容易导致静脉曲张。”周冰说,由于张先生的病程较长,出现了色素沉淀、皮肤溃疡等并发症,经过手术和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他逐渐康复。

火针放血治疗静脉曲张的优缺点 啥自己放血治疗静脉曲张(1)

尝试放血治疗,延误病情还贫血了

“下肢静脉曲张好发于久坐、久站或是有家族史的人群,也有部分妊娠人群会因静脉回流不畅而患病。”周冰说,有的患者一直拖着不来就诊,除了不适症状不明显,还有就是害怕手术。比如,58岁的王先生。

“王先生有多年静脉曲张史,前不久他腿上的静脉曲张形成了血栓,需要尽快手术。”周冰说,术前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血色素值特别低。原来,王先生的父亲十几年前因为静脉曲张做过手术,当时挺痛苦的,他不想受罪,于是便四处打听保守治疗的方法,后来竟尝试放血治疗

周冰说,王先生听闻放血治疗能排淤血,疏通血管,便试了几次,结果不但没效果,还出现了头晕等贫血症状,他这才在家人的陪伴下到医院就诊。虽然错过了最佳治疗期,但好在及时清除了腿部的血栓,他很快就康复出院了。

会引发皮疹、溃疡,高危人群应早防早治

每到春季,因静脉曲张而来就诊的患者就会明显增加,到夏季出现小高峰。”周冰说,随着气温升高,人体需要散热,静脉血液的回流会增加,不仅有静脉曲张的浅表血管会鼓得较高,而且腿脚酸困、肿胀等症状也经常出现。同时,人们换上了轻便的衣物,比较容易发现腿部问题。

“由于该病是慢性病,患者初期一般无不适感觉,因此大部分来就诊的患者都有多年的病史,且多为中老年人。”周冰说,静脉曲张不仅影响美观,若治疗不及时,在活动或长时间站立后,还会出现下肢酸胀、水肿、夜间小腿抽筋等不适,继而出现皮疹、瘙痒、颜色变深、溃疡等症状,甚至会在曲张的浅静脉内形成血栓,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痛,形成硬块,影响行走。

周冰提醒,教师、医生、厨师、理发师、营业员、建筑工等都属于静脉曲张的高危人群。一旦发现患病,应尽早干预,控制病情发展,若症状加重,就只能通过手术治疗了。

周冰说,他曾为一位年过九旬的老先生做静脉曲张手术。老先生因为该病引发的腿部酸困等问题睡不踏实,希望通过手术改善生活质量。“家人担心手术会有风险,但看老先生的态度很坚决,便同意手术。”周冰说,老先生术后恢复得很好,睡得好了,人也有精神了。

对于轻中度的静脉曲张患者,周冰建议,可以在药物、注射治疗的同时,穿着合适压力的弹力袜缓解症状,控制疾病的发展。对于病情较重者,尤其是已经出现皮肤溃疡或血栓的患者,应遵医嘱积极治疗

相关链接

经常这样做能预防静脉曲张

周冰说,对静脉曲张的高危人群来说,如果不能改变工作性质,可经常通过以下动作使小腿肌肉收缩,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预防静脉曲张。

1.适当活动左右脚,做踝部旋转运动。

2.踮脚尖,每次保持5秒,多次重复。

3.坐在椅子上,抬起一条腿,向下压脚尖5秒,回勾脚尖5秒,重复数次,然后换另一条腿。

来源:洛阳晚报健康周刊记者 程芳菲 通讯员 尤云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