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女人都是一朵花,她们有的像牡丹花般雍容华贵;有的似出水芙蓉样清纯可人;有的像海棠样娇艳欲滴;有的似腊梅般傲然独立;有的像桃花样蛊惑人心;有的似的萘䕷花般凄美哀婉……她们或是艳冠群芳、情趣高雅;或者清俗脱尘、暗香盈袖;或是繁花似锦、英姿飒爽;或是冷艳清绝、幽香浓烈;又或妩媚多态、风情万种;亦或是清秀高傲、末路绽放……虽各有各的美,但却经不起似水流年的考验,一转眼,便如流星划过,无论怎样的美,都会如云烟般掠过,而只有她如花般的灵魂将永远绽放。

那就让我们去探访一下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究竟是哪一种花?

红楼梦22回林黛玉(红楼梦解语花之)(1)

林黛玉

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里讲到了“占花名”的游戏:晴雯拿了一个竹雕的签筒来, 里面装着象牙花名签子,摇了一摇,放在当中。又取过骰子来,盛在盒内,摇了一摇,宝钗第一个抽。在红楼梦解语花之(一)——薛宝钗中已提到,就不再赘述,且说黛玉默默的想道:“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方好。”一面伸手取了一根,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只见:

【黛玉花签】:

画面:一枝芙蓉

题字:风露清愁

镌刻诗句:莫怨东风当自嗟

此句出自宋·欧阳修《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首先说芙蓉花:芙蓉花名字源于一个古代传说,相传一位女子的夫君出海时不幸身亡,但女子始终不肯相信,有天女子在河边洗衣的时候,突然在水中看到了夫君的面容,转身却只看到了一棵大树,女子便相信是夫君化作绿树陪在她的身边,后人将此树叫“夫容”,开出的花叫“夫容花”。时间流转,后世的文人墨客为求美名将其改为“芙蓉花”。芙蓉花开,美艳动人,而且从早开到晚,花色也一直在改变,刚开始为淡淡的粉色,之后变成深红色,非常好看。有高尚、纯洁的花语。木芙蓉宜植邻水池岸,与绛珠仙草生长在西方灵河岸边何其相似也!芙蓉盛开在晚秋,是万花凋零的时节,霜侵露凌却风姿艳丽,占尽深秋风情,因又名为拒霜花。王安石《木芙蓉》:“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燕脂色未浓。”第三回写黛玉“闲静时如姣花照水”,木芙蓉“宜植邻水池岸”,故有“照水芙蓉”之称,又高鹗续书第八十九回:“那黛玉对着镜子,只管呆呆的自看。看了一回,那泪珠儿断断连连,早已湿透了罗帕。正是:瘦影正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此正“姣花照水”。“瘦影”二句原句为冯小青《怨》:“瘦影自临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影照秋水,正木芙蓉。郑域在《木芙蓉》一诗中说:“妖红弄色绚池台,不作匆匆一夜开,若遇春时占春榜,牡丹未必作花魁。”宝钗是艳冠群芳的花魁,但黛玉抽到芙蓉时,也要牡丹陪饮一杯,可见钗黛二人不相伯仲。也暗示了宝钗、黛玉“同悲”的结局。

红楼梦22回林黛玉(红楼梦解语花之)(2)

木芙蓉

芙蓉花在水里又叫水芙蓉,其实就是荷花,莲花。欧阳修《芙蓉花》:“溪边野芙蓉,花木相媚好。半看池莲尽,独伴霜菊槁。”苏轼《芙蓉》公然传其师衣钵:“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坐看池莲尽,独伴霜菊槁”。“半看池莲尽”、“坐看池莲尽”,又写水芙蓉。

周敦颐云“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莲花最适合黛玉的气质“质本洁来还洁去”。林黛玉的品格像水芙蓉一样清高。

红楼梦22回林黛玉(红楼梦解语花之)(3)

水芙蓉

水芙蓉夏尽,木芙蓉秋荣。

红楼梦22回林黛玉(红楼梦解语花之)(4)

水芙蓉、木芙蓉

再说林黛玉:

论出身——林黛玉出身于钟鼎世家,书香之族,姑苏扬州林家。先祖曾世袭列侯,父亲林如海乃是前科探花,升至兰台寺大夫,又被钦点为扬州巡盐御史。母亲贾敏是贾母的女儿,贾政的妹妹。“诗礼名族之裔”其实是贾政为儿女择亲时所强调的,林黛玉的出身可谓既有“钟鼎之家”的尊贵,又不乏“书香之族”的高雅。林如海四十岁时,仅有的一个三岁之子死了,因膝下无子,只有嫡妻贾氏生了女儿黛玉,爱如珍宝。因其母亲去世,又无亲生兄弟姊妹作伴,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扶养。

论外貌——曹公在《红楼梦》里这样形容林黛玉的外貌“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尽显了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气质,真是“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

论才情——在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曾看到林黛玉的判词:“堪怜咏絮才”,“咏絮才”借才女谢道韫指出了林黛玉的才华横溢;

元春省亲时,林黛玉偷偷替贾宝玉作了一首《杏帘在望》,不仅元春喜欢,连贾政也说好,她在大观园里拟的名字一个字都不改全用上了;

红楼梦22回林黛玉(红楼梦解语花之)(5)

林黛玉、贾宝玉

当春尽花落,落英缤纷时,林黛玉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她写出了凄美动人的《葬花吟》,以花比喻自己: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红楼梦22回林黛玉(红楼梦解语花之)(6)

黛玉葬花图

大观园成立海棠诗社时,当日就在探春秋爽斋做海棠诗,众人都推林黛玉那首为上;

红楼梦22回林黛玉(红楼梦解语花之)(7)

黛玉咏海棠

众人齐聚藕香榭做菊花诗时,林黛玉做的《咏菊》《问菊》《菊梦》包揽前三,拔得头筹,夺魁菊花诗;

当然,还有教香菱做诗等等,无不显示出林黛玉非凡的文采。她知世俗、不媚俗、不世俗、直率、高洁的品格像极了芙蓉花。

所以,如果说女人都是一朵花,那么林黛玉一定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芙蓉花。

林黛玉&芙蓉花

红楼梦22回林黛玉(红楼梦解语花之)(8)

林黛玉&芙蓉花

如果喜欢,请继续关注,下期我们一起探访:《红楼梦》解语花之(三)——史湘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