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大肠杆菌病又称鹅蛋子瘟、卵黄性腹膜炎,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常在母鹅的产蛋期间发病,影响产蛋率,甚至死亡本病的特征是输卵管感染发炎,卵黄破裂,最后发展为弥漫性卵黄性腹膜炎,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鹅大肠杆菌怎么处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鹅大肠杆菌怎么处理(鹅大肠杆菌病的症状与防治)

鹅大肠杆菌怎么处理

 鹅大肠杆菌病又称鹅蛋子瘟、卵黄性腹膜炎,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常在母鹅的产蛋期间发病,影响产蛋率,甚至死亡。本病的特征是输卵管感染发炎,卵黄破裂,最后发展为弥漫性卵黄性腹膜炎。

大肠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也存在于健康鹅和其他禽类的肠道中,正常情况下不能致病。本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不良密切相关,天气寒冷、气候骤变、青饲料不足、维生素A缺乏、鹅舍及运动场污秽潮湿、鹅群过度拥挤、闷热、长途运输等因素,均能促进本病的发生与传播。雏鹅的发病多与种蛋污染有关。成年母鹅群感染发病后,一般是产蛋初期零星发生,至产蛋高峰期发病最多,产蛋停止后本病也停止发生。流行期间常造成多数鹅死亡,死亡率可占母鹅发病总数的10%以上。公鹅感染后,虽很少会引起死亡,但可通过配种传播疾病。

母鹅感染后,急性型表现败血症,发病急,死亡快,食欲废绝,但渴欲增加,体温升高,比正常温度高出1~2℃。慢性型病程3~5天,有时可长达10余天。母鹅在开产后不久,即有部分产蛋母鹅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不愿走动,喜独处,气喘,站立不稳,头向下弯,嘴触地,腹部膨大。排黄绿色稀粪。病鹅眼球下陷,消瘦,呈脱水症状,后衰竭而死。

雏鹅特征性的症状是小鹅肿头症,一般先结膜发炎,眼肿流泪,有的上下眼睑粘连,严重者头部、眼睑、下颌部水肿,尤以下颌部水肿明显,触之有波动感。多数很快死亡,有的经5~6日死亡。

成年母鹅的特征性病变为卵黄性腹膜炎,腹腔内有少量淡黄色腥臭混浊的液体,常混有损坏的卵黄,各内脏表面覆盖有淡黄色凝固的纤维性渗出物,肠系膜上有小出血点。卵巢变形萎缩,呈灰色、褐色或酱色等。输卵管黏膜发炎,内有小出血点和淡黄色纤维性渗出物沉着。鹅体消瘦,气管内有黄白色泡沫样渗出物。肝质脆、淤血,表面有针尖大出血点。公鹅的病变仅限于外生殖器部分,严重者布满绿豆大小坏死灶。

雏鹅除水肿症状外,肠黏膜出血,个别病雏可见气囊混浊,心包膜增厚,心包液增多。

防治措施:

⑴消除不良因素  保持鹅舍及运动场的清洁卫生、通风良好,保持干燥,饲养密度适宜,加强饲养管理和消毒等。公鹅在本病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在配种前,应对公鹅逐只检查,凡种公鹅外生殖器上有病变的,一律淘汰。

⑵免疫接种  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很多,各型间又无交叉免疫力,可用本场分离的菌株制成灭活菌苗,在母鹅产蛋前15天,每只肌肉注射1毫升,并用其产的蛋留种。

⑶药物治疗  可用环丙沙星、阿米卡星、诺氟沙星等治疗,但大肠杆菌易产生耐药性,为提高治疗效果,应请有关部门从本场分离大肠杆菌,并对其作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择敏感药物治疗。也可用中药治疗,减少耐药性。

PS:欢迎添加关注全国首个养鹅行业公益性平台养鹅小助手yexzs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