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方”字的正确笔顺,向来歧义较大,人们众说纷纭,各执己见。现谨就着这个“方”字何为正确笔顺的设问,先说一点有关汉字笔画和笔顺方面的基本常识,最后再略谈一点个人看法。

我们都知道,汉字的特点是由不同的笔画交错构成的。写字的时候,由下笔到提笔,叫做“一笔”或“一画”,这种构成每个字形状的各种点或线就是笔画。基本笔画有六种,即:点,横,竖,撇,捺,提;其中“提”也可以说包含了挑,钩,折这三种变形。但汉字因为又几乎都是多笔画组成的,因而这六种仅仅是基本笔画,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笔画连起来使用时,就形成了有折笔的复杂笔画。这类复杂笔画和基本笔画现在一般归纳成三十二种,见下图:

方字田字格写法笔顺(100个人99个人把方)(1)

上图列举了各种常用笔画的名称和例字。而具体的每一个汉字到底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就是笔顺。笔顺就是构成一个汉字的笔画在书写时的顺序,这种顺序同汉字要求字形结构成为方块字有密切的联系。其基本原则是直笔从上而下,横笔从左向右书写。前贤们具体地总结出了一定的书写规律,一般是:

先横后竖,如:十,干

先撇后捺,如:人,木

从上到下,如:三,合

从左到右,如:川,渊

从外到里,如:月,向

先外后里再封口,如:日,田

先中间后两边,如:小,水

其外,还有些比较特殊的书写规则。

如果是写点的笔顺,则:

点在左上先写,如:斗,为,头

点在右上后写,如:戈,发,我

点在里边后写,如:瓦,丹,义

如果写竖的笔顺,则:

在横的左面一般先写,如:战

在上包下时一般先写,如:冈

在全包围结构一般先写,如:圈

如果是用“辶”“廴”作偏旁的字,和一些下包上的半包围结构,一般先内后外,如:过,廷,画

……

由此,根据以上的书写规则,“方”字的正确笔顺应是:点,横,撇,横折钩。然而事实上许多人在书写这个字时,都习惯于先写横折钩,最后才写一撇。而且,“方“字这种“倒笔顺”的写法,反而往往更写得顺手和好看。这就告诉我们,汉字的笔顺规律,虽然确实是历代前贤们在实践书写过程中累积出来的经验之说,尽管我们必须要承认,绝大多数的汉字遵循笔顺的规则来书写,会更容易得心应手,轻松自然,周正漂亮,但我们也用不着教条僵化;适合你书写习惯,而写出来又不别扭难看的无论何种笔顺,都没有对或错的非要争论不休的必要。我们要正视到确实有一部分的汉字,人们在书写习惯上,与笔顺的规律或要求存在差异,但写出来的效果也很好,“方”字便是典型的例子。当然,如果要说方字本来就是先写横钩折才是对的笔顺,也无可非议。有些字,我们本就不必拘泥于教材或书本上的笔顺,你习惯的那种写法,而且写起来也顺手轻快,写出来也端庄潇洒,对你来说,就是正确的笔顺。

总之,汉字笔顺的意义,就是为了使我们在书写汉字时,既能把字写得美现漂亮,轻松迅速,整体匀称;又能使我们为了这一目的,在书写每一个汉字时,而少走些弯路。因此,从这一点上说,不管是哪个字,写得漂亮才是王道。笔顺的价值主要也就在这里,而笔顺也是因更多人的习惯而形成的。

所以,仅就“方“这个字来说,正确的笔顺,就是哪种写出来能够更便捷而漂亮的一种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