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岳阳楼的印象当归功于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李商隐秋风悲画扇(天下忧乐岳阳楼)(1)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唐朝宰相张说,对,就是玄宗皇帝泰山封禅大典的大“司仪”贬官岳阳后,重修并经常与文人迁客登楼赋诗。也就是说在宋人滕子敬重修之前的唐朝已经有了名声。李白、杜甫、李商隐等诗人接踵而来,曾写下了成百上千篇佳句。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古代四大名楼”、“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其中的"天下第一楼"。而今我们暂且“按下不表”岳阳楼,单说李商隐的一首诗《岳阳楼》:

汉水方城带百蛮,四邻谁道乱周班。

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

白话翻译过来就是:​浩浩的汉水巍巍的方城山,强盛的楚国统辖百蛮,四邻各国也没有谁议论这乱了周班。为什么自从迎娶了秦女做了一场高唐云雨梦,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心思去攻打武关。

李商隐秋风悲画扇(天下忧乐岳阳楼)(2)

公元​847年。李商隐由桂林北上来到岳阳楼,抚今追古,写下了这首诗。

“汉水方城”都是楚国境内的山川城邑,这里指楚国一度以方城山为城,以汉水为护城河,敢于与整个中原抗衡,那么当时的“潜力股”秦国,楚国人自然也就没有把它放在眼里。楚国统一了南方,若能乘胜前进,形势不仅利于楚国,还有可能将改写战国历史。至于楚国打乱了周天下的秩序这件事,谁站出来指责楚国,楚国就敢“修理”谁。然而,楚国最终却成为失败者。打败楚国的不是齐、燕、韩,也不是赵、魏、秦,而是楚国自己。就像楚汉之争中,与其说刘邦打败了项羽,不如说刘邦帮着项羽让其走向失败。

君王“一梦高唐雨”以后,楚国就走向颓势了,这是诗化了的楚国衰败原因!“高唐雨”的典故,讲的是楚王与巫山神女的故事,楚王有一天在高唐游山玩水,睡觉时,梦到了一位神女,这个神女十分好看,并且还把自己的枕头席子让出来,找他求欢。两个人于是恩爱了一夜,天亮之后,他们说了分手,神女还给楚王“加了微信留了地址”。从此“君王不早朝”了。后人也因此演绎出“红颜祸国”的故事和诗句。譬如韦庄《谒巫山庙》:“朝朝暮暮阳台下,为雨为云梦国亡。”袁郊《云》诗:“荒淫却入阳台梦,惑乱怀襄父子心。”李商隐在这首《岳阳楼》里,就是咏叹楚国由强变衰,讽谕楚王沉溺女色,使国势衰颓。

李商隐秋风悲画扇(天下忧乐岳阳楼)(3)

顺便说一句,李商隐的咏史诗,常常嵌入统治者沉溺于女色的慨叹,咏史中兼有爱情的色彩,是其咏史一大特色。譬如《龙池》:

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

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譬如:《吴宫》:

​龙槛沉沉水殿清,禁门深掩断人声。

吴王宴罢满宫醉,日暮水漂花出城。

又譬如《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还有《咏史二首》、《北齐二首》等等。

总观《岳阳楼》这首诗,表面上是批评楚王沉迷女色,误国误民,实际上则是批评唐王朝统治者,暗喻唐代君主沉湎声色而缺乏远图,特别是唐明皇李隆基宠爱杨贵妃导致的“安史之乱”,使得唐王朝从此一蹶不振,陷入了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