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有些剧靠剧情取胜,演员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有些剧靠演员硬撑,剧情烂大街却依然可以制造话题;而第三种剧就厉害了,打着巨制的旗号,披着精品的外衣,最终制造出来的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伪高级剧。

鹤唳华亭罗晋狠虐李一桐(鹤唳华亭伪高级都写在罗晋李一桐脸上)(1)

无缘上星,11月12日在优酷网站播出的《鹤唳华亭》就是典型的代表。

该剧讲述的是储君萧定权为国天下孤身犯险,收付兵权交于国家自己背负千秋骂名而死的故事。

罗晋饰演了一个不招皇帝待见、地位不稳固的憋屈太子萧定权。心思缜密,玩弄权术,又极度缺爱,对情感无比珍视。

鹤唳华亭罗晋狠虐李一桐(鹤唳华亭伪高级都写在罗晋李一桐脸上)(2)

是不是像极了《天盛长歌》里陈坤饰演的六皇子宁弈的设定?

女主角李一桐饰演的陆文昔,为复仇化名阿宝潜入东宫,足智多谋,引起太子注意,互相试探中互生情愫,最终反戈助定权险胜。

鹤唳华亭罗晋狠虐李一桐(鹤唳华亭伪高级都写在罗晋李一桐脸上)(3)

是不是和倪妮饰演的凤知微看起来格外眼熟。

至于更久远的古装剧中角色和剧情的雷同设定,远的就不说了。

罗晋和李一桐根本不具备流量明星的体质,演技虽然过关,但是通过这样两位主演带动一部电视剧其实是一种危险的尝试。

【一】

如果能够上星播出,成为名正言顺的电视剧,当然,可以和视频网站同步播出制造话题,引发讨论更好。但是,偏偏因为很多题材原因,最终错失电视台播出的机会,沦为网剧。

鹤唳华亭罗晋狠虐李一桐(鹤唳华亭伪高级都写在罗晋李一桐脸上)(4)

尽管如今电视台没有了往日的风采,电视剧的播出也不一定能够引发年轻观众守时观看,可是电视台本身的优势是视频网站比不了的,那就是自上而下引发的剧集本身咖位的高低和电视传播的时效性、影响力和感召力,覆盖从老到幼的收视率所引发的口口相传的讨论度,依然是有一定的广泛作用。

其次,才是配合视频网站播出后的网友发帖讨论,两者一先一后形成的优势互补。

由此,一部剧集才能够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形成话题度和讨论度,有可能成为爆款。

而定义一部剧集是否是爆款,需要具备三个标准:话题性、口碑、收视率或播出量。

诚然,影评人的通稿吹捧常有:

《鹤唳华亭》是一部高口碑佳作,无论是剧情设置,还是朝代背景,亦或者演员演技,都值得追起来。它不仅是一部古装传奇剧,有情怀、有中国传统文化、有伟大的爱情、有师生之情,无论是家国情怀,亦或者儿女情怀,都让观众身临其境。

鹤唳华亭罗晋狠虐李一桐(鹤唳华亭伪高级都写在罗晋李一桐脸上)(5)

的确,《鹤唳华亭》表面上的确做到了这位网友的定义。

但是,显然,《鹤唳华亭》并不是一部爆款,顶多是一部伪高级的网剧。

先来说说,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的优势。

首先,电视台播出的剧集可以完全囊括这三个标准,最起码占据先导权,而且这种先导权可以说几乎是实打实的,虽然电视台也可以发通稿吹捧,但是收视率却是不能或很难造假的。就算是掺杂了水分,那也是很少很难的。

其次,因为遥控器掌握在千家万户家庭成员手中,电视台和监测公司不可能也没有那么大精力去挨家挨户让他们调到指定的电视台看指定的电视剧。几乎可以说是凭借家庭成员真正的喜好来选择决定。

鹤唳华亭罗晋狠虐李一桐(鹤唳华亭伪高级都写在罗晋李一桐脸上)(6)

而视频网站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操控网民对于观看剧集的播出量,包括弹幕、评论、点赞,等等。至于控评、删帖、发通稿、撕X就更是家常便饭了。

编剧宋方金就曾炮轰娱乐圈:“人人都知道怎么买假收视率、假点击率、假票房。”

他举例说,当时网站同步播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日点击量是15亿多,《楚乔传》点击率是400多亿,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口是30亿到40亿。

用脑子想想,你觉得可能吗?

再次,还有一个硬性的条件,虽然如今国内网络越来越发达,可是相比电视的普及率,中国有10亿左右的人口只要通电接通有线信号,就可以看电视,哪怕是中国偏远的县级农村现在也可以达到。

但是,真正实现互联网覆盖和智能手机WIFI覆盖的群体还只是聚集在中国一二线城市,最多达到三四线。这些城市的人口也就4亿左右。


鹤唳华亭罗晋狠虐李一桐(鹤唳华亭伪高级都写在罗晋李一桐脸上)(7)

当然,你可以说四五线城市的年轻人通过智能手机视频网站观看电视剧。

没错,理论上是可以。但是,你看看哪怕是一二线城市的人,有多少是真正会用和敢用自己的手机流量来刷剧的?

另一方面,四五线城市会看电视剧的年轻人也已经涌入了一二线大城市打工,所以,数据造假也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

鹤唳华亭罗晋狠虐李一桐(鹤唳华亭伪高级都写在罗晋李一桐脸上)(8)

最后,再来按人口比例做比较,中国北上广深四座超一线城市的人口合计8000万左右,再加上2019年评定的15座新一线城市,就按每个城市1000万人口,也才一亿五千万;30座二线城市,平均按每座城市500万人口计算,也是一亿五千万。合计不到4亿人口。

而如今,动辄一部网剧几十亿甚至达到惊人的百亿量级的点击率是如何统计出来的?难道不值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吗?

【二】

如今的电视剧(包括网剧)很多的角色设定都是脸谱化的,非黑即白,不是好人就是坏人。

鹤唳华亭罗晋狠虐李一桐(鹤唳华亭伪高级都写在罗晋李一桐脸上)(9)

强行设定剧情权谋、强行配角智商掉线、强行给配角加戏、强行戏中戏、强行搞笑,最后就是在智商日益强大的观众和网友面前沦为笑话。

如果你真正工作几年后,看这些电视剧就发现一个最大的Bug,大部分剧情设定的情节在现实中根本是无法实现的,套用那些连环计、计中计的阴谋和玩法,根本不可能在现实的职场和生活中如此巧合地实现。包括职场剧、权谋剧等等。

当然,你可以说影视剧高于生活,可是别忘了影视剧恰恰也是来源于生活的,当影视从业者站在云端里,写出来的作品自然单薄无力。

剧情的空洞和强行逻辑,加上带不动流量的罗晋和李一桐,注定这是一部伪高级剧。

鹤唳华亭罗晋狠虐李一桐(鹤唳华亭伪高级都写在罗晋李一桐脸上)(10)

知乎上围绕该剧有一个提问:

“看过前五集《鹤唳华亭》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网友“莫问南糯”可谓一语中的:

女作者总是把男人想的很拧巴复杂,其实男人大多很简单直接。

男作者总喜欢把女人想的感情第一,其实女人狠起来六亲不认多的是。能破开上述两个毛病的,都堪称大作。可惜,《鹤唳华亭》,没有。

而《鹤唳华亭》的作者雪满梁园就是北大才女。

对比同样开启了全民权谋热的《琅琊榜》,实际上,《琅琊榜》的火爆半天时半人和,首开国民权谋热,又有胡歌这个无比切合人物的主演,不火也难。

但观众也会在众多烂剧的洗礼中成长,他们口味很刁钻。

同样已经盛极而衰的宫斗剧就已经过时走下坡路了,所以才有了《延禧攻略》碾压《如懿传》。

而如今再看《延禧攻略》也只是伪高级而已。

于是,兄弟相残、父子相忌的权谋也会看腻,现在早已不是九王夺嫡、麒麟才子的时代了。

鹤唳华亭罗晋狠虐李一桐(鹤唳华亭伪高级都写在罗晋李一桐脸上)(11)

《天盛长歌》不够权谋吗?电影质感高逼格拍摄、布景和服化道同样精良、陈坤、倪妮大咖主演,众多老戏骨配戏,可还是扑街了。

所以,由此引出第二个提问:

鹤唳华亭罗晋狠虐李一桐(鹤唳华亭伪高级都写在罗晋李一桐脸上)(12)

“为什么一般小说和史书中的权谋大多是‘一锤子买卖’,而现在的权谋小说则是“俄罗斯套娃”?

“侃夫子”回复:因为史书上的事儿是真事儿,谁输谁掉脑袋,多余的设计意味着泄密环节增加,所以一锤子买卖才是最好的。

但是回看《鹤唳华亭》。

有个网友很有深意地恶搞了一番其中的权谋。

主:我设下一个这样的计谋。

反:我看破了你的计谋,我将计就计。

主:我知道你看破了我的计谋,也会将计就计,所以我根据你的将计就计来将计就计。

反:我知道你看破了我的将计就计,也知道你会根据我的将计就计来将计就计,所以我也会根据你对我将计就计的将计就计来将计就计。

主:我知道你看破了我根据你的将计就计的将计就计,也知道你会根据我对你的将计就计的将计就计来将计就计我,所以我也会根据你对我将计就计的将计就计的将计就计来将计就计你。

一个卷轴案,反转了5次吧,编剧你要是手法高明我也服你,为了反转而反转,过程漏洞百出。

例如第七集,卷轴案还能通过反派智商掉线强行圆过去,春闱卷看完真的一言难尽,先不说哪有这么蠢的所谓的预设别人害我所以我先着后招?你怎么知道中书令一定要在春闱搞事情?你怎么知道刚开始出事的时候中书令一定能脱身?假设对方看破我的计谋,所以我连环计?而且齐王派翻盘可真轻松,太子这特么找了个自己也不熟的人?

真正厉害的计谋,简单,直接,叫你防不胜防。

鹤唳华亭罗晋狠虐李一桐(鹤唳华亭伪高级都写在罗晋李一桐脸上)(13)

而《鹤唳华亭》中,和卷轴案诈齐王一样使人无奈,强行让太子智商掉线。

看似一环套一环的连环计谋,各个主角和反面角色都似乎计谋高深,但是,如果编剧和导演套着套着解不开这个结了,最后就把自己套里面成为一个千古笑话。

有网友评论:“最搞笑的是,现在烂剧总愿意拽着几个老戏骨捆绑,播出几集之后就用老戏骨的演技作为吹嘘这部剧的切入点,试图用几个演技过关的演员和相对考究的服道化,为一部烂剧涂脂抹粉,让大家忽略掉剧本本身的匮乏,这几乎成了套路。

鹤唳华亭罗晋狠虐李一桐(鹤唳华亭伪高级都写在罗晋李一桐脸上)(14)

参照卡司配置强大有望成为爆款但是却扑街的电视剧:《远大前程》、《天盛长歌》、《海上牧云记》、《猎场》、《老酒馆》、《芝麻胡同》,还有最可惜的《白鹿原》。

而更人匪夷所思甚至不知所云的是,该剧对外宣称的强大的服化道配置:服饰指导请的张叔平、东方美学运用、实景搭建、礼制都是仿五代和宋朝的规制。

然而,豆瓣网友的一句话总结却赢得最高点赞:

男主宋朝的,女主唐朝的,大臣南北朝的,皇宫PS的。

【三】

随着影视剧市场竞争的激励,近几年在电视台播出烂剧的映衬下,也制作出了几部精良的网剧,比如《法医秦明》《余罪》《使徒行者》《灵魂摆渡》《河神》《白夜追凶》《长安十二时辰》《暗黑者》等等。

鹤唳华亭罗晋狠虐李一桐(鹤唳华亭伪高级都写在罗晋李一桐脸上)(15)

可是,相比电视台和视频网站同步播出而引发广泛关注和好评的爆款电视剧《父母爱情》《琅琊榜》《伪装者》《欢乐颂》《我的前半生》《都挺好》《鸡毛飞上天》《香蜜沉沉烬如霜》,网剧在民间大众的影响力还是有限的。

你可以说现在是网民的天下,可以你看看真正使用凭借网剧爆火的明星还是极少数,网剧可以捧红几个明星,但是对于他们主演的印象还仅仅只是停留在流量明星和大多是非科班出身的偶像明星,演技稳定性和受众广泛性上还只是限于其粉丝,缺乏老中青人群全部覆盖,具有国民度的群众基础,至于已经成名的网剧主演潘粤明、张一山、郭京飞,他们已经是之前凭借电视剧出名后才主演的网剧。

而凭借网剧有了知名度的于毅、李现、秦昊甚至是郭京飞、张一山,真正让他们走红乃至爆红的却是其主演的电视剧。

同时,卫视独播的电视剧,在视频网站二轮播出时依然可以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和点击率,反之则差强人意和并不会安排在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例如《我的前半生》《都挺好》《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等等。

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现象就是,限于网剧制作的经费、制作、演员、播出时间和题材限制,第一部火爆后再拍的第二部往往出现巨大落差和掉分。

鹤唳华亭罗晋狠虐李一桐(鹤唳华亭伪高级都写在罗晋李一桐脸上)(16)

表面看起来,那些伪高级的剧可以一时唬住一大群人,但是依然是套用着偶像剧的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俗称装逼国产剧罢了。

无流量的罗晋李一桐和伪高级剧,终究照不亮梦想的现实。


【羿云天,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自媒体主编。原名徐亨福,生于兰州,现居郑州。专注婚姻家庭、时事热点、影视评论原创作者。不随波逐流,有料有态度,更有温度。新浪微博:羿云天;羿云天说(ID:yiyuntiansh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