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梦瑶 通讯员 韩宏伟

奋进发展的因子融入血脉,绘就槐荫这片热土上奋斗的底色。非凡十年,济南市槐荫区在稳中求进、进中求质上走在前列。近年来,槐荫区积极抢抓黄河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区,全力打造康养济南核心增长极,躬身齐鲁门户医养之都新实践,勇当强省会建设排头兵,担当“西兴”龙头,争做“中优”先锋,以“五兴”促“西兴”,全面书写高质量发展时代答卷。

济南市康养中心有几个(济南槐荫奋力开创)(1)

崛起的济南西部新城。

全面构建起

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今天的槐荫区三大战略优势叠加: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上,槐荫是全省沿黄25个县市区城镇化率最高的城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在“强省会”的嘹亮号角下,坐拥“三高”交通资源的槐荫进一步凸显省会门户地位;在济南东强西兴南美中优发展格局中,槐荫被赋予“西兴”和“中优”的使命。

面对叠加的机遇和绝佳的发展环境,槐荫审时度势,谋定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在全市维度,担当“西兴”龙头、争做“中优”先锋;在全省维度,打造“齐鲁门户,医养之都”;在全国维度,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区,明确了“125510”发展思路,重点开辟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央企总部城、智能制造产业区、百年商埠历史文化区、乡村振兴生态区“五大主战场”,构建槐荫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一幅发展有力量、社会有温度的磅礴画卷在槐荫徐徐展开。央企总部城蒸蒸日上,先后引进世界500强企业5家、国内500强企业19家、央企各级各类总部机构32家。“京沪会客厅”、山东国际会展中心比翼齐飞,印象济南被评为十大“山东人游山东”最喜爱的休闲购物商圈,奥特莱斯、宜家、迪卡侬、麦德龙、弘阳广场、远大购物广场正全力打造“高端消费公园”,引领城市“消费向西、生活向上”。

智能制造产业区能级跃升,已形成以九阳集团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业、以山东天岳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华润医药为代表的医药物流产业聚集地,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亩均税收、产业集聚度均实现大幅跃升,授权发明专利总量突破1100项,槐荫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第一批济南市绿色环保标杆产业集群。

百年商埠历史文化区破题起势。槐荫区重点打造“一园十二坊”特色活力街区,市立五院片区城市更新加速实施,一个集文化旅游、时尚创意、特色商业等于一体多种业态的百年商埠历史文化区不久将重装亮相。

乡村振兴生态区向美而行,槐荫区统筹推进“七星九美十三香”沿黄29个村连片发展,发挥黄河水、长江水、玉符河、小清河“四水融汇”生态优势,增强济西湿地、玉清湖、美里湖生态修复、水源涵养、生物栖息功能,全面提升百里黄河风景区槐荫段建设标准,形成气韵贯通、和谐共生的大河、大湖、大湿地生态格局,沿黄生态明珠更加璀璨靓丽。

济南市康养中心有几个(济南槐荫奋力开创)(2)

三馆夜景。

西部新城拔地而起

楼宇经济撑起新高度

“10年前,这里还是静静的城郊村,如今这里高楼林立,变化太大了!”10年之前,济南西站在此通车,作为京沪高铁五个始发站点之一,投入运营后,发挥了重要的枢纽作用。如何借助此区位优势,利用好这片待开发的空地,成为当时摆在槐荫人面前的时代答卷。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产业规划更是西部新城发展蓝图的重中之重,坐落于此的央企总部城以楼宇经济为抓手,不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化,加快产业升级。66栋楼宇鳞次栉比,230万平方米聚集了近6000家金融、医疗、科技、贸易等各种类型企业。西城西进时代中心、绿地中央广场、中建锦绣广场,一座座亿元楼正在新城的东西城市发展轴迅速崛起,槐荫区也不断做好楼宇宣传推介,主动对接优质项目,仅去年一年,辖区内新增企业2259家,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周边的省会大剧院、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以及即将开放的科技馆,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打卡”,也成为济南的文化新地标。方特东方神画在这里叫响了非遗旅游的品牌,百联奥特莱斯、宜家、麦德龙等西部新城的新商业业态正在引领高端消费西移。

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支持济南建设医学科学中心,研究、规划、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大力发展医养健康产业”,这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一举将槐荫带入医疗健康产业的最前沿。沿着医学大道一路南行,一幅医养之都强势崛起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树兰(济南)国际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临床研究中心……截至目前,医学中心已开工重大项目达31个,总投资648亿元,其中建成项目11个,市政道路建设23公里,这里将被打造成国际前沿医学技术汇聚高地、国内数字医疗智慧应用标杆、北方医教研产养融合创新基地,也将成为槐荫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如今,随着一列列高铁飞驰而过,一条条宽阔马路通车,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国际医学中心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过去城郊的城市洼地、如今的西部新城正在冉冉升起。

济南市康养中心有几个(济南槐荫奋力开创)(3)

槐荫区裕园社区党委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人均可支配收入再翻番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教育、民居、环境、养老、卫生、社区服务……一项又一项的民生工程,绘就起了槐荫幸福之城的美好画卷。

“现在环境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方便,没事还能和老街坊们聊聊天、跳跳舞,别提多幸福了。”谈起如今的美好生活,槐荫区昆仑街社区74岁居民黄廷英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提升是市民最为关切的身边事,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一块“硬骨头”。槐荫区将“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行动”列入民生实事重点项目,路灯更亮了、楼道里干净了、小区环境变美了、15分钟便民圈更方便了……这是槐荫人民这些年眼中的“可喜”变化。

十年间,槐荫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30511元增加至2021年的59813元,翻了近一番。持续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重点民生领域支出占财政支出总比重的76.2%。

此外,槐荫区积极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民生事业参与式预算改革,每年投入1亿多元实施一批民生公益项目;全区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下村庄全部“清零”,槐荫区也在全市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群众不仅看到了身边“小环境”改变带来的体贴,更感受到了城市品质的提升带来的“大环境”提升。

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槐荫区实施净化美化绿化亮化“四化提升”,拆违拆临6500余处、1000余万平方米,建绿透绿76.7万平方米,新增绿地464.7万平方米,建成兴福寺大槐树广场等49处游园、公园,兴济河华丽变身“城市滨水景观带”,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小清河源头水质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石济客专铁路槐荫段在全市率先实现贯通,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建成通车,4号线、6号线开工建设,济南长途客运西站、济南西站公交枢纽等一批大型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使用。二环西路高架、北园高架西延、纬十二路和西客站片区、非遗园片区配套道路建成通车,打通15条断头路、瓶颈路,路网体系更趋完善,市民出行更加通畅。

西兴必须教育先兴、强区必须教育先强,十年来,槐荫区新建、改扩建教育设施102处,新增学位81850个,努力让槐荫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流的教育是槐荫区的美好愿景。槐荫区对“教育兴”促“西兴”制定了路线图,深入推进教育提升行动,通过实施“党建 工程”“筑基工程”“强校工程”“强师工程”“提质工程”“协同工程”“开放工程”七大工程,擦亮槐荫教育品牌,努力让教育成为“西兴”最核心的竞争力和最亮的“金名片”。

“七星九美十三香”

沿黄29村庄连片发展

眼下,吴家堡街道的稻田金浪翻滚,一片欣欣向荣的丰收之景。过去,农民种地“吃饭看天”,大田作物易受市场波动和自然环境影响,加之前期投入大,除去成本收入较低,因此种什么成了农民的心头难题。槐荫区人民埋头苦干,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农业发展上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多年的发展让吴家堡大米、吴家堡洋葱、西郊盖韭、吴家堡白莲藕成功出圈,成为鼎鼎有名的“槐荫四宝”。

十年间,从单一农业到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槐荫区的乡村文旅正全面起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黄河岸边“七星九美十三香”29个村庄一村一特色,统筹连片发展,让槐荫走出了一条“绿色农业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如今的槐荫油菜花海、四季玫瑰园、莲藕生态园、向日葵园、生态稻田……四季有花、处处有景,油菜花推介会、插秧节、丰收节等大型庆典活动的网络关注度已超过800余万人次。

今年上半年,全区集体经济合作社年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超过50万元的54个,占比58.06%。从落后村貌到如今美丽乡村,文明风尚蔚然成风,乡村振兴蓝图正在槐荫变为真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