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县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巡礼)(1)

  去年初,建平县成功入选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成功拿到了全国文明城市的“入场券”。一年后,建平县向着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奋力攻坚。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建平县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实现城乡风貌大变样——道路宽阔、处处整洁,安全出行、文明礼让,城乡风貌、美美与共……这幅美好的愿景图正徐徐展开,这也是建平人民的共同期待。今年,建平县坚持抓硬件、强治理、创机制、提素质,举全县之力推进创城工作。

  抓硬件 提升城乡整体品质

  建平县围绕“一河三带九园”生态景观体系和“一环四横八纵”城市路网体系,大力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打造城市管理“样板区”。如今,城市骨架已经拉开,形成了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发展的城市整体格局。

  行进在建平,牤牛河两岸高楼耸立、绿柳成荫,晨练的人们随处可见;北山森林公园更是别有一番景致,河边小憩人们随处可见,文化广场活动接连上演,人们在感受快乐的同时呼吸着自然的芳香,“路通、街畅、景美,现在建平太美了,生活在建平太幸福了。”叶柏寿街道的一位居民笑着夸赞着家乡。

  建平县坚持抓点、连线、成面,以“五化一拆”为抓手,集中清理“五边三堆”,推动农村环境改善,在打造公路主干线两侧133个示范村的基础上,持续向县域内其余行政村延伸,基本实现了全县260个行政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覆盖。另外,建平县将生态建设与人文环境建设紧密相连,截至目前,共栽植灌木1435.5万余株、花卉166万平方米,安装界石334块、文化雕塑1500多个,新建文化广场320个,文化墙12万延长米。

  强治理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创城既要注重“面子”,更要注重“里子”,既要加强城市整体建设,又要深入背街小巷,让人居环境更整洁、更有序。

  去年以来,建平县城区4个街道、26个乡镇场和19个重点责任单位,围绕73项创城重点任务迅速行动,常态化开展交通环境、卫生环境、公共环境、校园周边环境等专项整治行动180多次,并对城区静态停车秩序“乱点”进行集中治理。

  建平县将创城动态管理系统、公安综合治理系统、应急管理系统等各类网络平台资源相融合,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城市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创机制 推动创城工作制度化

  建平县确立了县委主导、政府跟随、城乡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动形成乡镇场街、县直单位和社会力量齐抓共建的良好格局。今年以来,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推进会、调度会、现场办公会等会议70余次,解决了120余项难点问题,强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在此基础上,建平县还创新模式,以“包保制、路长制”明确任务责任。实行“三包保”,即县级以上领导包街道,副县级领导、街道班子成员包社区,县直单位、街道、社区干部包小区;实行“路长制”,即副县级以上领导任路长,县直单位和责任单位分段负责街路管理。同时,从县直单位、乡镇场街中抽调正、副科级领导干部、后备干部等精干力量到创城办,专职开展创城工作。在各部门联动配合下,建平县全力织牢织细织密了城市管理网格,构建出责任全覆盖、整改无盲区、创建无死角的城市管理工作格局。

  “新的体制机制力度是空前的,”县创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初,在县级包保领导的统筹指挥下,全县仅用1天时间就完成了全部除雪工作。”

  提素质 以“内在美”促“外在美”

  “参与创城、融入创城。”建平县各媒体常态化刊播公益广告,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不断提高群众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动员一切社会力量投入创城、参与创城。

  为提升了市民素质,建平县制定出台了《建平县市民公约(试行)》,并制作100余块公约牌竖立在县城区100个规模小区,起到了规范市民文明行为的实际效用。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提升市民素质非常好的途径,做为一名志愿者,理应冲在前头,干在前头!”辽宁省“最美志愿者”、朝阳市第七届道德模范苏艳荣这样说。今年,她带领“雷锋爱心团”开展“清洁家园”创城志愿服务活动4次,清理小广告等3000余块,捡拾白色垃圾500余处;开展“文明交通”活动,助力交警维持路秩序5次,为创城做出了贡献。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建平县立足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三级架构,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目前,建平县有文明实践队伍485支,注册实名志愿者10.9万,设置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体育健身、扶贫帮困、守护家园七大志愿服务平台,开展扶贫帮困、环境整治、文明服务、疫情防控等活动,推动社会风气向上向善。

  “一年来,我们组织全县2万余名志愿者上街路、进小区,参与文明交通、城市管理、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260多次,现在城市的不文明现象显著减少,市民素养越来越高。”建平县创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天的建平,全民参与创城之势冉冉升起,共同创建的脚步越走越快,“文明,让生活更美好”正一天天变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