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管仲的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后来家道中衰,导致管仲生活很贫困。

管仲和鲍叔牙分别是怎样的人,管仲和鲍叔牙的深厚友谊(1)

鲍叔牙,姒姓,鲍氏,名叔牙,春秋时期齐国大臣,大夫鲍敬叔之子,家境较好。

管仲和鲍叔牙年少时就已认识,而且是极为要好的朋友。

两人早年曾共同经商。在分钱时,由于管仲家中贫困,又有老母需要赡养,管仲经常多拿一些,鲍叔牙从不说什么。鲍叔牙不认为管仲贪财。

管仲曾经替鲍叔牙出主意,结果没办成事,鲍叔牙不认为我愚蠢,因为他知道时机有利也有不利的时候。管仲曾经三次做官三次都被辞退了,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没有才能,因为他知道管仲没有碰上恰当的时机。管仲曾经几次打仗几次逃跑,鲍叔牙不认为管仲胆怯,而是不愿在无谓的权力斗争中白白送死,而且家有老母,需要奉养。

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失败以后,召忽为此自杀,管仲被囚禁遭侮辱,鲍叔牙不计前嫌,因为鲍叔牙知道管仲不会因为小节而感到羞辱,而是以功名不能显扬于天下为可耻。鲍叔牙向齐桓公极力推荐管仲。

齐桓公很气愤地说:“管仲是我不共戴天的大仇人,那一箭之仇,不可不报。”

鲍叔牙语重心长地说:“人世间有的仇可报,有的仇不能报。管仲这一箭之仇,万万不可报,万万不可报啊!我与管仲是从小相知的君子之交。他出身贫寒,孝敬老母;阅历丰富,深知治国方略;他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懂得王霸之道。要知道,管仲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啊!君主如果只求国家太平无事,社会安定,那么用高傒和我鲍叔牙两人就足够了,如果要国富民强,称霸天下,那非用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派出鲍叔牙远迎管仲。在鲁国的北部边境,鲍叔牙就亲自为管仲解除了刑具。见齐桓公时,管仲表现得不卑不亢。齐桓公见此,更加优礼相待,先封他为大夫,不久,就任命他为相。

管仲和鲍叔牙分别是怎样的人,管仲和鲍叔牙的深厚友谊(2)

鲍叔牙推荐管仲以后,使自身屈居在管仲之下听从指挥。他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受俸禄,有封邑的经过了十几代,他常常推荐贤能之人,有人成为著名的大夫。天下人不称道管仲的贤能,而称道鲍叔牙能知人善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