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票房突破40亿!点燃了木星,也点燃了口碑和票房。
随着票房节节攀高的,还有越来越高的反对声浪——《流浪地球》的故事不行。
刘启完全没有出去的理由,太中二。看韩朵朵煽情好尬。姥爷的设定好像是为了死而死。吴京演的宇航员分分钟让人出戏《战狼》。
然而,40亿的票房不是哪个水军或者脑残粉能刷上去的。故事不行,却还能让观众用钱投票,甚至二刷三刷,《流浪地球》到底凭什么?
01
六神磊磊说他一个35岁的男人在电影院看哭了,他不是被姥爷的故事或者刘启、韩朵朵感动哭的吧。
网评也一样,大多数人的泪点都不在亲情和家国设定。
很多人的第一个泪点就是开场画面。
地球上一万座发动机全功率运行,喷射出蓝色火焰。
地球拖着长长的尾迹飘向宇宙深处。
各种语言的“再见,太阳系”的语音响起。
多少人头皮发麻,潸然泪下。
甚至有人说,《流浪地球》开场即高潮,后面都不用看了。这个镜头完美展现了地球的孤独、脆弱和优美。
用各种语言向太空播报,虽然是一个老梗,却道尽了“流浪地球计划”的悲壮,如此应景和动人。
每一种语言,代表一种文明。简单至极,深情款款,巡礼地球文明的构成,也在提醒着人类将要失去的一切——曾经的辉煌灿烂,古老悠远。
在宇宙中,地球只是婴儿的摇篮。人类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前路未卜、全人类的孤注一掷、宇宙的黑暗和地球命运的风雨飘摇。
这是全片最有感染力的镜头之一。短短十几秒把“流浪地球计划”的悲壮、崇高、无奈和凶险都展现出来了。这一个镜头所带来的情感燃点就超越了其他所有的尴尬煽情。
这个镜头里的才是故事真正的主角——流浪的地球。这也是《流浪地球》里最重要的故事,真正打动我们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地球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个人的生死爱恨真的不重要。
02
在这个故事里,人类可以为了地球安危,全球紧急动员,抢救发动机,不计代价。
在这个故事里,莫斯计算出流浪地球计划失败,启动火种计划。当旁白念出:
为了人类文明之延续,莫斯将启动火种计划。领航员空间站冷藏了三十万人类的受精卵,和一亿颗基础农作物的种子,储存着全球已知的动植物DNA图谱,并设有全部人类文明的数字资料库,以确保在新的移民星球重建完整的人类文明。很多人再一次热泪盈眶。
观众在头脑里已经完成了对人类共同体的想象。
无论是地球上的平民、联合政府的官员,还是飞船上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任何人,为换取物种延续的火种,随时做好准备,付出任何代价。这种巨大的自我牺牲以及牺牲所有人的决策本来就足够撼动人心。
在刘慈欣的世界里,谁都可以死,个人的生死是最不重要的。
正是这样一种宇宙尺度的全新世界观带来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审美,征服了刘慈欣的读者,也征服了《流浪地球》的观众。
03
“流浪地球计划”的五个阶段在结尾处铿锵有力的响起,把故事推向了最后的高潮。
如果把这个计划的介绍放在电影开头,估计没多少人有耐心看进去。整部电影也会笼罩在2500年遥遥无期、生死未卜的沉重计划里。
然而当经历了整个“木星危机”之后,随着刘启高昂提拔的身影和笃定的脚步,摆在观众面前的,不是一百代人的牺牲和黑暗生活,而是新一代的崛起、坚定的决心和大无畏的魄力。
大难不死、历劫重生的地球全新出发,再度启航的伟大航行,驶向2500年的恢弘征程。
流浪的地球终将抵达目标星系,孩子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将在未来重建家园。“流浪地球计划”所传达的这种坚定、勇气,希望、信念和豪迈再一次点燃观众,撑起了电影中不同于原著的光明结尾——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04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流浪地球》票房爆了,观众被震撼了,可故事确实有问题。
这个锅,谁来背?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其实还有一个问题要问:你说故事有问题,是哪个故事?
《流浪地球》其实有三个故事,或者说有三层故事。
第一个是刘慈欣原创的文学作品《流浪地球》。
这个故事最终在电影里只保留了世界观的设定,流浪地球计划,全球的一万座发动机,地下城,以及经过木星这些最基本的设定。
可以看出,上面我们说的几大燃点,几乎全是刘慈欣原著里贡献的。所以说刘慈欣是中国科幻第一人,绝不是浪得虚名。
第二个故事是编剧的改编故事。编剧要把原著的文学作品改成适合用电影去表现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核心情节就是刘培强、刘启和韩朵朵们的故事。
第三个故事是导演的作品,是导演用他的专业功力,用电影的语言,镜头、特效、声效等等,把编剧的故事呈现出来,最终在影院给观众一个视听的奇观呈现。
《流浪地球》的成功,是刘慈欣第一层故事和郭帆第三层故事的成功,最终打动了观众。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流浪地球》故事不完美,有点尬,却对《流浪地球》的成功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这不是最核心的故事。
郭帆团队的传奇已经刷屏了。
制作100年编年史、3000多张概念图、10000平米的实景搭建,找科学家当顾问,一个镜头改100遍。
这些付出奠定了《流浪地球》的质感,它不是一部神作,却是一份诚意之作,是一部质量还算上乘的中国硬科幻开山之作。
所以,刘慈欣和郭帆都把自己的故事讲圆了,有问题的,只能是编剧改编的第二层故事。
好了,问题来了,编剧是谁?
八个编剧。一行都写不下。
刘慈欣和郭帆都名列其中。
连刘慈欣都亲自上了,故事都还只能达到这个效果,可见要把刘启和韩朵朵的故事讲好有多难。
05
刘启、韩朵朵、姥爷的故事,不是典型的刘慈欣式的故事。
看看《三体》,太阳系顺手就给灭了,刘慈欣手都没哆嗦一下,最后宇宙都重启了,唯有死神永生。
在刘慈欣的宇宙社会学里,星球都可以简化成一个点,至于点上面的60亿分之一的个人,他的爱恨生死故事,是第一时间被排除的。
有点残酷,有点不近人情对不对?
可这就是刘慈欣能够凭一己之力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准的一大原因。
他开创了一种宇宙尺度的审美,搭建了一个人性、伦理的新框架。
他把地球当成一个共同体,去设想地球会在宇宙、星际间遇到的各种危机。
刘慈欣说他的科幻不是深挖人性,其实他太谦虚了。在他的尺度里,他挖到了人性的根——
人和人性,谁决定谁?没有了人,还能谈人性吗?没有了人性,还叫做人吗?关于这些问题,刘慈欣是有他自己的答案的。面临宇宙级的灾难时,人性、文明这些都得往后靠。
人类物种的延续高于一切。
所以,刘启和韩朵朵们的故事,不是刘慈欣的故事。
06
那导演郭帆是怎么理解这个故事的呢?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因为你会发现,郭导对《流浪地球》的理解几乎就是尬点的来源。
网传的《流浪地球》“诞生记”里,郭导去美国见工业光魔聊特效的事。对方听完这个故事,吃惊地问了两个问题:
地球要完蛋了,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不逃离地球,而要带着地球一起跑?
郭导想了想,回答说,就跟买房子一样,我们买的不只是一个物理空间,家里有我们的父母、老婆、孩子,中国人有家国情怀,发生灾难也不离开家乡,死也要死在那儿。
老外说,挺中国,很酷。
老外又问,为什么有灾难不是一个超级英雄或一个团队去救,而你们是5000台发动机坏了,全世界去救。
郭导想了想,回答说,可能我们人多吧。
老外回答,挺中国的,很酷。
这两个“挺中国的,很酷”,让郭导茅塞顿开。定了,这就是《流浪地球》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内核!
我真不知道这个故事是不是高级黑。
首先为什么要带球飞?
你可以回答出于技术考量,也就是原著中说的,出于理性选择、技术考量——整个逃亡过程太长,需要地球这个稳定、复杂的生态系统。任何飞船的生态和地球相比都太脆弱。
这个点电影里没提。
但这不影响我们被刘慈欣这个超级大创想征服。
因为所有人都能看出来,建一万座发动机推动地球一起逃亡,带着地球一起飞,够霸气,够大胆,够浪漫!前无古人,荡气回肠!这就是刘慈欣说的审美追求,够美!
郭导,中国人是喜欢买房,可到哪都得带着自己的房子,并不是一件很美很动人的事啊。
再说人多,所以最后的大高潮就是大家一起用力推?
现在你知道这个故事里尬点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内核了吧?这就是为什么导演剪辑版也不能从根本上挽救这个故事的原因,内核决定的。我觉得郭导以后还是只做导演比较好。
当然这事不能让郭导一个人背锅,刘慈欣也出来站台了,
但你放心,刘慈欣不会因为拍电影,智商就受到降维打击的。他对这个故事的态度其实很明确。
在刘慈欣接受的关于《流浪地球》的数十次采访中,他说得最多的就是科幻电影编剧的问题——中国科幻电影现在最大的困难是缺少优秀的科幻编剧。
划重点,不是缺少科幻文学作品的原创作者或者电影导演技术团队,而是缺少科幻编剧。
所以,故事行不行这个问题,刘慈欣心里门儿清。
之前《三体》中国人要拍,网上一片骂声,因为大家觉得中国的五毛特效肯定毁掉《三体》。
《流浪地球》出来之后,大家第一次有了信心,觉得《三体》可以中国人拍了。为什么?因为《流浪地球》证明了我们的特效和电影技术、电影语言也可以这么牛。《三体》电影指日可待!
别急,这个问题卡梅隆帮你问了。
他跟刘慈欣说,最想看的下一部电影就是《三体》。
刘慈欣说,有困难,因为改编《三体》的难度太大了。
问题是我们国内缺少科幻编剧,这是科幻电影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时间去培养、鼓励科幻编剧的成长。也就是说,即使有了刘慈欣这样世界级的科幻原创作家,又有了能拍郭帆这样的中国导演,编剧的故事讲不好,《三体》还是拍不了。
所以小破球的拥趸们不要觉得说《流浪地球》故事不行就是找茬,就是双标。改编这个事解决不好,接下来我们看到的科幻电影很可能就是一场乱飞的特效,比五毛好一点,但大概率是华丽的烂片。
07
最后说说《流浪地球》的另一燃点,毁誉参半的的“民族自豪感”。
我们看了电影,确实也感觉到了作为中国人的一种热血和自豪。但这不是因为主角是中国人,也不是姥爷、韩朵朵、刘培强煽动起来的。
六神磊磊说,
《观沧海》响起时,忽然觉得我们开始又有一点点像一个伟大的民族了,我们的文明又开始显出一点点恢弘的轮廓了。……因为中国文艺里最睿智的那一批头脑,终于开始尝试着关心一些飘渺深远的问题了,开始尝试着关心人类文明的前途和命运了。我认为,这是这部片“民族自豪感”的正解,也是《流浪地球》不是“战狼地球”的原因。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片尾曲里,我一直在等《观沧海》里真正点题的这几句词出现,但它们没有出现,也不需要出现。因为《流浪地球》已经用一整部影片,诠释了这曲跨越千年的恢弘咏叹调。
回到这个被认为有点中二的故事。
在这个无比现实的世界里,仰望星空,本来就是有点中二的事情。
超级英雄不都有点中二吗?
尬成一个中二的故事,至少胜过尬成一个末日爱情故事。
我认为已经是值得欢呼的巨大进步了。
公号:海盗熊我找的宝藏,不在深海山洞,在脑洞。所有宝贝,见者有份!欢迎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