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式spa教程(秀场说来就来的云雨)(1)

古代大神们玩云雨秀,曾经让凡夫俗子们艳羡不已。他们真有这样的本事吗?

俗言:天有不测风云。

老天爷安排好了的事情,凡夫俗子再自作聪明也不会知道。你都知道得门清,还要老天干嘛?

可是事情总有例外。按司马迁老师的说法:五百年必有圣人出。

圣人这东西,不仅仅确定了本邦的社会形态,连云雨这类小事,都说一不二。

成千上万人祈盼的云雨,牛人们招之即是,分秒不差就来了。而在淋漓甘霖中的吃瓜群众,在崇拜、艳羡之中,显得就更加卑微。

挥之即来一场场俯首低眉的云雨,这些牛人是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女式spa教程(秀场说来就来的云雨)(2)

本邦号称圣人的这帮家伙,在历史上留下神乎其神的传说。

时至今日,还让咱津津乐道。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没关系,大神能给你借点东风。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借东风。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魏大军20万大军,长江赤壁一战,大败于吴蜀五万联军的火攻,从此成三足鼎立之势。

《三国演义》写得清楚,谁会不知道诸葛亮借东风?大神啊,你们真的神!

女式spa教程(秀场说来就来的云雨)(3)

金代人画的观赤壁图。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给我们留下无尽想像的空间。

惯于用兵的枭雄曹操,何偿不知道火攻之危?但是,他说:“凡用火攻,必借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48回)

谁曾想,就是在这十一月的隆冬,一场东南风烧惨了曹军。这东南风是怎么来的?

是孔明同学借来的!骗鬼呢!你信啊?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也猛秀一把,能放大的细节尽量不客气,这玄虚玩得忒大了点。

49回,孔明曰:“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旛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

女式spa教程(秀场说来就来的云雨)(4)

大神们不道破云雨秀,俗人何从知道其中的缘由?于是,我们跟着渲染,让事情更加精彩。

当然,这是罗贯中的功劳。小说弄玄,无可厚非。可历史上赤壁大战,却与此大同小异。

陈寿在他的《三国志》中,记载了赤壁之战,却绝口不提东风助南军火攻之事。

相关史家研究:陈寿可能忽略了洞庭一带,当天晴时可能会有逆吹东南风的地形风。而曹操作为北方人,对此可能一无所知。

我们回到小说,孔明自曝:他懂奇门遁甲。这奇门遁甲是啥?

明代朱元璋军师刘伯温有部《奇门遁甲秘笈大全》。虽说不一定是刘的作品。可《奇门遁甲》却是传说从黄帝时就传下来的兵书。“实兵家之秘”。

《奇门遁甲秘笈大全》卷六:风遁:开休生合乙奇,下临地盘六辛,落于巽宫者为「风遁」。乘天冲、天辅二星者,此方可以祭风,但不利行舟。信息至,行兵利火攻大胜。

女式spa教程(秀场说来就来的云雨)(5)

对于天,本邦古人要比今重视得多。甲骨文中的气象几乎与今天无异。

更有意思的是,此书还有一部伪托孔明写的《奇门遁甲统宗》。

其卷十:白虎会生门,主天时晴,午后有东南风起,三日方止⋯⋯东南方有火星起,防烧粮食之焚。捕捉则有一将守水道,可用火攻之。

这怎么与诸葛亮对周喻夸口借东风,一刮三天何其相似?莫非⋯⋯罗贯中研究过此书?

女式spa教程(秀场说来就来的云雨)(6)


不管《奇门遁甲》是哪个大神写的,至少,这两部托名刘伯温、孔明的书,虽都自称是兵书。其实是地形气象、天象混合了咒语玄学的大杂汇。

可别小瞧了这个大杂汇,本邦许多关于气象、天象的智慧,就掺杂其中。

咱们那些猴精的大神们,或许正是据此才掌握了常人没有注意的规律。

可要命的是,他们常常装神弄鬼,把咱们这些傻乂吃瓜群众骗得一楞一楞的。

《奇门遁甲》有各种不同的版本。可能,不同的版本适合不同的地域。

女式spa教程(秀场说来就来的云雨)(7)

一场风雨对于那时气象知识几乎为零的人来说,存在着太多的神秘。

本邦实在是太大了,不同地域气候千差万别。那本署名诸葛亮的《奇门遁甲》也许就是东南沿海地区的流行版本。其中写的“天时晴,午后有东南风起”,与今天人们观察到的冬季天晴刮东南地形风的现象不谋而合。

古人对天象、气象现象的观察,一点不比今天差。许多描述要比今人形象得多。

我们今天说小雨,似乎也只有气象科学定义的小雨: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

什么意思?普通人多没感觉。可是,若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的,

《释名·释天》上说:“霂,小雨也。言裁历沾渍,如人沐头,惟及其上枝而根不濡也。”

太好理解了!小雨,就像我们不戴帽子淋湿头发,头发湿漉漉,可发根却是干的。

《尔雅·释天》曰:“暴雨谓之涷,小雨谓之霡霂,久雨谓之淫,淫谓之霖,济谓之霁”。

今天气象学意义上,将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及特大暴雨。而古人分的却要更细致。

尽管,古代并没有气象科学,可并不妨碍古代大神们对天气的研究。

女式spa教程(秀场说来就来的云雨)(8)

中国传统上曾经将天气象与人治相关联,产生了“道德气象说”。德治风调雨顺,暴政天谴。

汉代《西京杂记》曾记录这样一则故事:元光元年七月,京师长安突然下起了冰雹。这在今天,没什么奇怪的。

当时,就有人寻问大神董仲舒:这是怎么回事?

董回答:冷暖相交“阴阳相半”,“云其气也,雷其相击之声也,电其相击之光也。”

这解释的,我真怀疑这位汉代头号大儒学过现代气象学知识。

而董大神接下来的解答,也是让今人瞠目:“寒有高下”,“下凝为冰霰雪是也。雹,霰之流也,阴气暴上,雨则凝结成雹焉。”

就凭这一点,我信你们这些大神说啥时候来云雨就啥时来,你们这简直就是气象台啊!

女式spa教程(秀场说来就来的云雨)(9)


汉代吐槽大师王充,在他的《论衡·明雩》中,记录了圣人孔子对雨的预报。

一次,孔子出门,让学生子路马上买雨伞。“有顷,天果大雨。”子路问原因,孔子回答:“因为昨晩月远离了毕星。(28宿之一)”

过两天,子路发现“月复离毕”。子路请带雨具,“孔子不听。出果无雨”。孔子说:“前时,月亮远离毕星之阴,故雨;昨晚,月只是离其阳,故不雨。”

这是细心观察天象的结果,是圣贤们异于常人的地方。

本邦对天气的预测,多存于民谚。什么“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马上就来到”等等都包含着千年智慧,今天看沒啥,可在两千年前,还真不是谁都知道。

《东观汉记》上记载:汉永平五年秋,京师少雨,皇帝着急,召人占卜,占卜者言:“蚁封穴户,大雨将集。”明日大雨。皇帝还有些不解,便问:“蚁穴居而知雨,将云雨”?

民间智慧,藏在吃瓜群众瓜棚里。

女式spa教程(秀场说来就来的云雨)(10)

道德气象说下,地震、洪水是天告戒天子。要仁政、爱民。

别以为大神们真的通天,其实,那些神神叨叨的家伙靠的多数也是这个。

《孔子家语·辨政》上讲:齐国曾出现了一足鸟。齐侯奇怪,就派人问孔子。孔子说:“鸟叫商羊,民谣:‘天将大雨,商羊鼓儛。’紧急提醒民众,防备水灾。”不久,大雨至,水淹诸国,独齐国免灾。

孔子这人实话实说,其依据民谚。不弄玄虚,这是圣人的修行。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本邦自古就有那么一批名不见经传的大神,认星识气,创造历法,虽未列贤圣,却影响贤圣。

《河图》是传说中的古书,其上就写观云识天:“月始出有黑云贯,名激云,不出三日,暴雨。”

女式spa教程(秀场说来就来的云雨)(11)

大神们靠自己的聪明,真的比常人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你们懂得多是好事,可故弄玄虚就不对了!

而唐代黄子发所著的气象预测学著作《相雨书》,简直就是气象谚语大全。

四方有云如羊猪,雨立至。四方北斗中有云,后五日大雨。”

四方有濯鱼云游疾者,即日雨;游迟者雨少难至。”

⋯⋯

圣贤异于常人,但他们也不可能事事皆精。再大的大神,也玩不过老天爷。

回味圣贤招之既来的云雨秀,我们得必须要承认:圣贤有异常强大的学习能力!

而作为凡夫的我们,却有异常热情夸张能力!

女式spa教程(秀场说来就来的云雨)(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