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诗句出自杜甫《月夜忆舍弟》。白露之白,是因气温骤降,清露因沉浊而变奶白,秋水因气温降而变蓝,荷叶渐残,都是优美而感伤的变化,加上中秋将至,还带上些许忧思。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译文: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出自盛唐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释义: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杜甫100首经典诗词(杜甫的十大经典诗词名篇)(1)

4.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出自杜甫的《赠花卿》。[译文]这样美妙的乐曲只应该是天上才有的,人间哪里有可能听到几次呢?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该诗生动抒发了作者忧国伤时的伟大情怀,读来常常让人感动不已。在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下,我的少年时代曾在沦陷敌手的南京度过,痛苦地尝到了当“小亡国奴”的滋味,现在回忆起来,时常也不免感慨万分。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夜里下雨,有些睡得好,有些人睡不着,在没有睡着的夜晚里,杜甫听着窗外的风雨声,并未为吹落的春花而可惜,他的心里正在为即将舒展的万物而欣喜,在当初乃发生的雨季里,他心怀美好愿景,写出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千古名句。

杜甫100首经典诗词(杜甫的十大经典诗词名篇)(2)

7.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杜甫100首经典诗词(杜甫的十大经典诗词名篇)(3)

9.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诗记叙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

1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的《登高》是在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诗人病卧夔州时所写。全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被后人推为古今七律之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