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立春后的第三天,虽然大年刚过,但田间多了农人备播春耕和春管的身影;特别是村里的老辈老农,自打放下大年初一的饺子碗,就拿起锄头,叼着烟卷,到麦田里松土除草;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春天的号角,也是新生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描述:“正月节,立,始建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因此民间也有将立春称为春立,农事也一样,需要在春天立下一年来的目标。

春种三分地夏荒九成田(农家岁首又谋耕)(1)

俗话也说:“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又到一年岁首时,又逢春风逐西风;立春是四季轮回的开始,也是一年农事生产的开始;老话常说:“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种地和过日子一样,除了勤俭持家之外,还要有长远的规划;这句老话也显示出先民对春天,对农耕的信仰和重视,也表达了先民不怠春光,勤劳奋进的精神面貌;那么,立春后,如何谋划一年中的农事?有哪些农事需要在立春时节着手准备呢?

春种三分地夏荒九成田(农家岁首又谋耕)(2)

谋划全年生产内容

其实,农民在岁首不仅要对过去的一年农作物收成和农事得失作一总结,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对今年农作物种植结构作出合理规划和安排;比如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土壤性质,种植习惯和上级统筹安排,对去年不耐旱涝,种植成本高,产量品质一般的农作物适当压缩种植面积;对于适宜当地土质生长,适应当地实际气候,产量较高,产值较高的农作物品种可适当扩大种植面积;对于每一季,每个种植茬口,都要有耕作计划或播种计划,提前备好农资,按时按需播种,不误茬口,不误农时,方能获取满意的收成。

春种三分地夏荒九成田(农家岁首又谋耕)(3)

检修农耕农具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农业生产也一样,得心应手的农耕农具不仅能提升劳动效率,还能保障劳动质量;而作为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农耕农具,检修保养也是一种农事;立春过后,各项农业生产开展在即,有经验的老农在闲暇时间将农具检修一遍,消除不稳定隐患,将农耕农具的性能调整到最佳状态,为即将到来的春耕春播生产做足准备。

春种三分地夏荒九成田(农家岁首又谋耕)(4)

春地运肥,待耕备播

立春之后,虽然温度逐渐回暖,但距离真正的入春还有一段时间;在此阶段,备播待耕是当下主要农事;不少农民将积攒一冬的农家肥转运到春地田间,等待入春后春耕启动,立即撒肥翻耕;也有农户将已经腐熟的农家肥撒施到田间,耧耙保墒,以备春耕春播。

春种三分地夏荒九成田(农家岁首又谋耕)(5)

储备农资种子

俗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种子是春耕生产的基础,是农作物获取收成的保障;立春后,储备良种也是春耕春播生产的一项重要农事;如果储有自备种子,需要在立春后择机晾晒,间除秕粒;并根据需要做好醒种,浸种和催芽工作,以备用时之需;立春后,还需根据实际储备一定的生产物资,因为春耕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春耕生产对农资需求量和消耗量较大,为确保春耕备播不误农时,提前储备好适当的农业生产资料,以满足春耕春播生产需求。

春种三分地夏荒九成田(农家岁首又谋耕)(6)

概述

立春后,寒消暖长,气温回升,土壤解冻,又到了一年春耕春播时;俗话说:“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立春过后,不仅要为春耕春播生产开展做好农耕农具的检修工作,还需春地转肥,备耕备播;同时,备好种子和春耕生产物资,只待气温回暖,随时开展当年的春耕春播生产工作。

#这就是年味儿##一国一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