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日报】

走进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绿水青山,鸟语花香,流水潺潺,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

民族团结教育感染力(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1)

近年来,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充分利用教育和旅游资源优势,大力传承弘扬杨善洲精神,积极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厚植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根基。

民族团结教育感染力(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2)

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党性教育基地”的主体功能,找准杨善洲精神与民族团结进步的契合点、融入点,把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依托善洲林场现场教学资源优势,开展服务式、对话式、体验式教学,建立了以现场教学、访谈教学、激情教学、体验教学等教学形式为主的课程体系,精心设计了200余节课程供学员选择,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有机联系的“教育培训链条”,宣讲宣传善洲老书记与各族群众共同团结的奋斗历程,不断增强各族干部群众“五个认同”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民族团结教育感染力(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3)

结合杨善洲精神,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感人故事,选取具有民族特色、彰显民族团结进步的现场教学点和专题讲座开展培训,购置民族团结进步相关书籍,设置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栏,开办民族风采展览,建立图书室2个、党建书苑1个。在学员宿舍点对点配备民族团结进步有关图书,积极开展“互联网 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展示民族团结进步风采。针对全省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县处级少数民族干部、民族乡村干部和各级民族宗教干部,开办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21期827人,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教育感染力(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4)

充分发挥教育基地地理优势,在教育基地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设置民俗产品和土特产展柜,宣传施甸布朗族、彝族等各民族特色文化和产品;深入村、组、户,大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利用重要节庆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组织观看优秀民族团结进步影片,学唱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歌曲,收集参训学员民族团结进步感言;依托教学基地面向中小学校、社会公众开展公益性讲解,讲好善洲故事,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民族团结教育感染力(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5)

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还通过不断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渠道,着力建设各族干部群众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了《杨善洲精神内涵及时代价值》《弘扬民族文化 勤劳致富奔小康》《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等一批精品课程,在基地和干部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认同的坚固桥梁。

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