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多年前我曾经问某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那么愧疚?愧疚到一句道歉都不敢说,还要忍着愧疚伤害我?"

他沉默,低着头让我看不到他的表情,过了一会传来他低沉的声音:"你为什么知道?"

我抖了抖食指上的香烟,嗤笑:"嘁,你自己不也说,我最了解你?"

为什么我那么爱你却得不到你的爱(为什么还要抛弃我)(1)

影片的开头,奈杰尔与妻子菲奥娜登上轮渡,结婚七年,无可避免地迎来"七年之痒",他们决定去印度,希望这个旅程能够重燃激情。

在轮船上他们结识了另一对夫妻,残疾男子奥斯卡,美艳动人的咪咪。

奥斯卡热情得有点诡异,迫切地想要与奈杰尔倾述他跟妻子的情爱往事。

于是故事正式开始:

公交车上,随着车辆的晃动,咪咪整个人像是要飘起来一样地出尘。奥斯卡看她看得入迷,用报纸掩盖自己的炽热眼神。

乘务人员过来检票,咪咪没有车票,奥斯卡悄无声息地将自己的车票塞给她。

他被赶下车,站在原地注视着车上的倩影,果不其然,车上那人也回头看他。

为什么我那么爱你却得不到你的爱(为什么还要抛弃我)(2)

"我被困扰了,不能写作,难以入睡,不能忘却她的面容。她就在某个地方,我那穿白球鞋的小魔女。她究竟在哪儿呢?"

他开始疯狂追寻咪咪的身影,每天乘坐初遇的那辆96路公交车只为找到芳迹。

跟所有的爱情故事一样,某个偶然,他们再次相遇,奥斯卡果断追求。

他们相爱,就像每个热恋中的男女一样,做尽所有疯狂的事情。

痛苦的开端

没过多久奥斯卡就为此感到厌烦。他说:

"我们需要出去找各自的朋友,出去外面玩。"

参加聚会,他与她的朋友畅聊亲密,她心生醋意,跑到舞池与陌生男子热舞。他愤怒地将她撇下,独自回家。

回到家中,一番对质,原本委屈埋怨的咪咪突然大改态度,惶恐不安。

"对不起,对不起,我爱你,原谅我好不好?"

为什么我那么爱你却得不到你的爱(为什么还要抛弃我)(3)

奥斯卡愈加厌烦,甚至在某次争吵中大打出手,最终提出分手。

她问他自己做错了什么吗?伤害到他了吗?即使是罪犯也有知情权。

"你什么也没做错,你在我身边,如此而已。"

你在我身边就是最大的错,你让我烦,让我觉得枯燥。

你看,痴迷你的人是他,主动追求的人是他,把你弃如敝履的人还是他。

分手后的他感到万分轻松,他也想念咪咪,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第二天, 咪咪匍匐在他家门口哀求。

为什么我那么爱你却得不到你的爱(为什么还要抛弃我)(4)

"没有你我活不下去,求你让我留在你身边,你可以有别的女人,只要让我留在你身边就好。"

在一段感情中先主动的人就一定输了吗?有的人告诉你不是的。

他主动,掌握主动权,你就像一只蝴蝶,步步踏入他织好的网。

你付出真心,付出全部,尊严任由对方践踏。他乐此不彼,快意而高傲地睥睨。

面对咪咪的"服软",奥斯卡心中浮起情感虐待的邪念,既然她喜欢人间炼狱,那我就让她生不如死。

在她面前玩弄女人,在朋友面前羞辱她,让她流产,骗到小岛上彻底抛弃。

为什么我那么爱你却得不到你的爱(为什么还要抛弃我)(5)

刚在一起时的性虐,女强男弱;而此刻的虐待,男强女弱。关系转变,虐待不变。

虐待一个人能给自己带来快感吗?

你只需要回答自己两个问题:曾经的某个瞬间,你会不会想要去痛骂羞辱甚至是毁灭自己的枕边人?幻想虐待对方的时候,爽不爽?

看客的着迷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摇夜,竟夕起相思。

影片中的另一对夫妻,奈杰尔隐瞒妻子不断来奥斯卡这里听"故事"。

在这个听故事的过程中,看向咪咪的眼神也由好奇变为躲闪。

他开始难堪,心里的欲念像是轮船外海面上的月亮一样苦涩晦暗。

这种矛盾的心情让他对奥斯卡感到愤怒,却又次次赴约。

为什么我那么爱你却得不到你的爱(为什么还要抛弃我)(6)

甚至在咪咪的诱惑之下,趁着妻子睡着来到他们的房间为博红颜。

好一个伪君子。

但,妻子菲奥娜对此浑然不知吗?

一个七年时间跟你睡在同一张床上的人又怎会看不出你的伪装?

他们登上这艘轮船的目的又是什么?

菲奥娜愤怒而严肃地告诉他: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现在在做什么,我只是想告诉你,你敢做,我也敢做!"

为什么我那么爱你却得不到你的爱(为什么还要抛弃我)(7)

他的纠结毫无消解,反而更甚。继续来到奥斯卡这里听故事的后半段:

抛弃咪咪的奥斯卡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

他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朝五晚九,日夜颠倒,在无数个女人的身边流连忘返。

在某个放纵后的凌晨,他被车撞了,轻微脑震荡、骨折。

没有一个朋友,没有一个女人来看他。

对此他并不懊恼,瞧瞧这个男人,如此多情,也如此薄情。

就在这时,那个被他抛弃的女人捧着一束鲜花出现在医院里。

他刻薄又诧异地问咪咪:"你居然没有自杀?"

"没有,到了那座小岛以后我过得很好。"

他戏谑,有点无所谓,说:"我想我应该跟你道个歉。"

对于一个被自己折磨得半死不活的女人,他毫无愧疚。

被伤害的女人呢?

在这个男人动弹不得,卧病在床的时候,她将奥斯卡骨折的腿用力扯住让他彻底残废。

等到这个残废醒来,发现将自己致残的女人开始照顾自己,跟自己生活。

为什么我那么爱你却得不到你的爱(为什么还要抛弃我)(8)

如何照顾他?什么样的生活?

让他饿一整天,让他拉在裤子里,在他生日的时候送他一把枪暗示他自杀。当着他的面跟别的男人上床。

她回来复仇了,可只是复仇吗?

奥斯卡痛苦难堪,他说:"如果你实在恨我,大可让我了断生命。"

"你不觉得就这样死去,太便宜你了吗?"

也是在那个瞬间,他突然明白,她还爱着他,报复一个毫无关联的陌生人又有什么感觉?、

就像前面说的,虐待,能带来快感。而爱之深,往往代表着恨之切,极致的爱欲往往带来最深刻的痛恨。

为什么我那么爱你却得不到你的爱(为什么还要抛弃我)(9)

换句话说,爱而不得带来前所未有的恨意。在一段感情中,你跟对方在一起,你一直得不到你想要的爱,你会恨对方。

就像咪咪跟奥斯卡的故事,他们始终在一起,奥斯卡不想要黏在一起,所以施虐。咪咪始终得不到爱,所以报复。

诡异又奇怪,可感情不就是这样的吗?

不就是这样,夹杂着不同的个人欲望,去跟对方冲突,去伤害对方吗?

在爱里,我们都曾习得性无助

他们的关系分为三个阶段:

  • · 相识
  • · 厌弃
  • · 共生

到了最后,两个人就像是就像两团树根一样盘缠在一起,既离不开对方又让彼此都不好受。在这种病态的关系里,没有一方是真正快活自由的,由最初的爱延续为既爱又恨又夹杂着疯狂执念的复杂情感。

我离不开你,所以我们要像个连体婴一样捆在一起,不分你我。

李荣浩在《不将就》里唱到:

互相折磨到白头,悲伤坚决不放手。开始纠缠以后,才又被人放大了自由。

你的爆裂太温柔,感情又痛又享受。

明明已经这么痛了,为什么还坚决不放手?

既然已经这么失望了,为什么还不离开?

为什么我那么爱你却得不到你的爱(为什么还要抛弃我)(10)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一个人不断地经历痛苦,最终在痛苦再次来临时,选择不去反抗不去躲避。

这一现象继续深挖还可以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强迫性重复等等各种专业名词。

在《身体从未忘记》这本书中,作者巴塞尔·范德考克提出"创伤"这一概念:我们曾经遭受过一次绝大的打击,这一打击让我们再次经历危机的时候,大脑闪回出过去的绝望遭遇,使我们无法正确地面对危险。

我们人类的感情十分复杂,不是简单的一些名词就能够全部解释清楚的,也正因如此,精神脑科学、心理领域至今还在不断地发展延伸。

影片中咪咪前半段的"屈服",拉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无异于被家暴的女人始终不肯离开。

她也痛苦,但她心里始终抱着一种诡异的幻想。

这让我们感到不解又混乱,似乎"好"与"坏"的感觉瞬间变得模糊。

也正是这种好坏不清的模糊感,在她与奥斯卡的后半段。他们的关系发生了转变,施虐方转变为受虐方,炽热的爱与强烈的恨交织在一起。

为什么我那么爱你却得不到你的爱(为什么还要抛弃我)(11)

而这种关系的转变,与弗洛伊德描述的"强迫性重复"如出一致。

"人们潜意识里希望通过重新经历痛苦,来实现对痛苦的掌控。"

情深不寿,寿则多辱

当我们与另一个人建立关系,我们很容易去依赖对方,依赖的同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其中一种叫做我要对他好。

要不顾一切地对他好,以至于忘了自己的需求。

口欲期的婴儿离不开母亲,母亲是生存下去的唯一寄托。他不能离开母亲,更害怕离开母亲。

当口欲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以讨好的方式去乞求更多回应。

假如母亲冷漠、不予回应,他会抓狂、歇斯底里,去做更多疯狂的事情。

多年后的婴儿长大成人,在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时候,那种歇斯底里的共生欲望更加强烈。

我们要完全黏在一起,我离不开你,没有你我活不下去。只有达到共生,我才能满足。

为什么我那么爱你却得不到你的爱(为什么还要抛弃我)(12)

"他人即地狱"出自保罗萨特的戏剧《禁闭》。

四个人坠入地狱,没有折磨、没有任何的荒诞场景,只有一间禁闭室,永远亮着的灯光,刀子无法杀死自己。

别人的眼光、言行一举一动都会左右我自己的想法,我必须站队,必须去表达,痛苦的是有时候不得不因为他人去违背自己内心,所以他人是地狱。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我们不得已去建立关系,让对方来侵占自己的边界。

你不得不退让,不得不为了关系在某件事情上隐忍去满足对方。

咪咪与奥斯卡的关系是共生,也是炼狱。所有的边界与分寸早就被磨成细碎,只剩下两个人单纯又复杂地黏合在一起。

影片最后,轮船靠岸前的夜晚,所有人聚在一起热舞。

两对夫妇中的两个妻子在舞池中央相拥热吻,伪君子独自回到房间喝闷酒。

半夜,他去寻找妻子,发现妻子与咪咪赤裸地躺在一起。

他的纠结彻底消散,自尊心同时也被摔得粉碎。愤怒地掐着奥斯卡责怪他。

奥斯卡用枪将他逼退,将妻子咪咪射杀,无奈又酸涩地说了一句:"我们只是太贪婪了。"

随后吞枪自杀。

为什么我那么爱你却得不到你的爱(为什么还要抛弃我)(13)

这个故事到此结束,也正如开头我只讲了只言片语的楔子,故事早就结束。

过于炽热的爱最终会怎么样?

这个问题早在沈复的《浮生六记》有了答案。

情深不寿,寿则多辱。

我有一个朋友在这句话后面又加了一句:

人若自辱,旁人辱之。

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 1967年

上世纪弗洛伊德观察孩子现象,提出强迫性重复。

《身体从未忘记》巴塞尔·范德考克,译者李智,2016年5月

《浮生六记》 沈复 1808

《禁闭》保罗萨特 19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