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钢筋水泥笼罩的城市之中,普通人很难再去想象林间田野的闲适生活。

对于那些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人们往往也只能通过影片、音乐,获得些许并不完整的画面。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这句歌词在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印象。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1)

但在我们中华大地上真的只有五十六个民族么?时至今日,是否还有哪些未知的民族,在岁月蹉跎的历史长河中依然顽强生存呢?

事实上,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西北地区,就有这样一群特殊群体。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却并未被列入56个民族之中。

他们这群人就是特殊的“汉族”——穿青人。

青色着装的神秘民族

近一段时间,一张身份证照片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原因不是这个人的名字多么特殊,而是他的民族身份一栏,与其他人都不相同。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2)

正常来讲,我们身份证上的民族一般为汉族、回族等等民族名称,但这个人的民族却写着“穿青人”。

起初,许多网友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少数民族,但也有许多人质疑,那为什么不是“穿青族”而是“穿青人”?

这一问题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当许多记者来到这位穿青人的家乡后,向大家揭开了一个“神秘的民族”。

在贵州毕节、贵阳、六盘水等地,穿青人并非极少数群体,当地很多地区甚至已经拥有不小的人口规模。

从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穿青人的人口数量超过了67万,并且集中聚集在织金和纳雍两个县城。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3)

当记者来到贵州,走访两座穿青人集中居住的县城后,感受到了这里独特的民族特色。

穿青人自古以来都将山魈作为自己的民族图腾,这种拥有红色鼻子、体型巨大的生物,长相与猿猴有些类似。

在当地人看来,山魈代表了力量、聪慧与长寿,寄托着他们对祖先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憧憬。

因此,当地人总会在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上,雕刻上带有山魈图案的民族印记,表达自己的信仰崇拜。

除此之外,穿青人拥有着自己独特的衣着特点,这种民族服饰也是他们民族名称的真正由来。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4)

老一辈穿青人在着装上有严格的规定,三节衣、两节袖构成了他们主要的衣着特点。

大块的青蓝两色布料拼接缝合,衣脚处配以白色布料镶嵌,整体看起来清新典雅,与当地自然环境浑然天成。

传统穿青人的服饰中,还会有两个极为宽大的袖子,主袖之外的几层套袖层层叠叠,如同古代的战士铠甲。

因为穿青人的服饰中多为大面积的青色布料,因此,也被后人称为“穿青人”。

穿青人的婚俗习惯与汉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有订婚、回门、彩礼等约定俗成的规矩。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5)

但相比于汉人,穿青人的习俗规矩则更为严格,在民间甚至有“十八礼数”的说法。

一对新人从筹备结婚到正式喜结连理,往往要经过好几年的筹备,仅婚礼这一仪式,也需要几个月的准备环节。

对于穿青人来说,结婚是整个家族的头等大事,全族老少都会前来婚礼现场送上祝福。

在丧葬习俗上,穿青人也与其他民族有许多不同之处。

民俗研究学者总结了穿青人极富特色的七项程序,从草鞋荐亡到火把送葬,中间还会有拔牙、买水浴尸、竹棍报丧等等安葬程序。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6)

以“买水送尸”为例,老人在逝世之后,孝子需要拿着香、纸钱前往河边,一边哭丧一边向河中投下钱币。

当仪式结束后,家人才能从河边提一桶水回家,用这桶水为死者净身,当地传说这种方法能让死者找到回家的路。

除了这些习俗之外,“跳菩萨”也是当地人的头等大事

从农历九月到腊月期间,大部分的穿青人家庭中,都会举行“跳菩萨”的祭祀活动。

家中长辈会请来专门的祭祀先生,将象征好运的“五坛”分给各个小家庭,并且无儿无女的家庭没有资格接受“五坛”。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7)

这种特殊的习俗规定,也昭示着穿青人对民族延续的重视,也展露着穿青人在与其他民族交流中,自身逐渐也在融合变化。

归根溯源来看,“跳菩萨”这种活动并非穿青人一族的特色,在许多少数民族身上都有类似活动。

这种祭祀行为虽然与传统宗教信仰有着天然的联系,但经过时间的沧海桑田,如今却基本只剩下对后辈的美好祝福。

穿青人的祭祀过程中,除了有民族特色外,也有佛教、道教甚至儒家的种种特征。

这种祭祀行为既有原始的宗教崇拜,又充满了奉天法祖的人文色彩。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8)

按理来讲,人口规模并不稀少的穿青人应当可以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少数民族,但时至今日,穿青人依然不是官方意义上的“民族”。

那么,这其中的原因究竟如何?国家为何不愿意将穿青人纳入少数民族的行列呢?

穿青人的由来

在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中,清朝的《威宁州志》最早将这一群神秘民族定义为“穿青族”,主要用于和“穿兰人”做区分。

此后,多部史书将穿青人视为独立的少数民族,与彝族、苗族、白族、布依族等民族并称为“九种蛮夷”之一。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9)

但不同于彝族、苗族等当地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穿青人在祖先由来上,始终有着相对模糊的说法。

目前来看,学界对于穿青人的由来主要有土著说、分支说、混合群体说三种观点。

在穿青人内部和部分高级学者看来,穿青人与许多少数民族一样,是当地土生土长的独立民族。

由于地缘隔绝,穿青人才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特色,这也是他们时至今日依然香火延续的内在原因。

但这种说法无法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最为著名的便是我国民俗大家费孝通教授。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10)

贵州当地其他少数民族总将穿青人称呼为“穿大袖的汉人”、“大脚板的汉人”等等。

这就为穿青人的由来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尤其是他们与汉人之间是否存在其他密切的联系,成为了费孝通的探索方向。

费孝通在走访当地聚落,查阅大量典籍后,认为穿青人是汉族移民这一说法有很大的可能性。

明朝初年,国家刚刚从战火中恢复,各地的统治秩序并不安稳,在西南地区,叛乱、盗匪事件频频发生。

明朝政府为了控制边疆地区,保证国家社会稳定状况,主动向西南派出了一支近20万人的部队,驻扎在西南“蛮荒之地”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11)

由于维持军队训练需要消耗大量物资,当时的西南地区很难满足这一庞大的开销,因此需要中央不断调配粮草供应。

随着战乱逐渐平息,将领也被调回中央任职,只留下了部分将军继续统领此处的士兵。

为了满足军队的粮草消耗,驻地将军实施了“军屯”的战略,简单来说就是让士兵在闲时参与农业活动,战时再征召入伍。

背井离乡多年的士兵,逐渐在西南边陲安身立命,甚至大量士兵选择了定居此处。

直到今天,贵州山区的交通条件依然非常恶劣,那就更不用说明朝的时候,山路崎岖、林地遍布,十分影响士兵和外界的沟通。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12)

两个不同的民族部落,很可能因为一座山的隔断,几代人都无法得知对方的存在。

在山中逐渐扎根、生活的士兵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文化特色。

一代一代的传承中,他们由最初的汉人变为了当地人,再由当地人发展为了穿青人

这种传承轨迹也可以从他们的文化习俗中找到根据,因为穿青人的许多习惯都和汉族人有相似之处。

例如,不少穿青人将张良、刘备等汉族历史人物视为自己的祖先,祭拜时将其作为自己的精神信仰。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13)

第三种学术观点认为穿青人来自于混合群体,他们当中既有大量汉族移民,也有一定规模的当地居民。

从明朝开始大量汉族移民进入贵州后,和当地的土著居民联姻、繁衍,生活习俗也在互相交融改变。

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认知,在一代代的传承中,留下了如今的穿青文化特色

目前,混合种群是学界最为认可的说法,这种推断既有史实依据,也有如今的现实佐证。

因为穿青人与汉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在穿青人聚落中并没有自己的独立语言,往往使用的是西南官话。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14)

但对于当地人来说,穿青人所说的语言和西南官话也有些许不同,贵州人往往一听就能知道他是否为穿青人。

通过挖掘穿青人的根源由来,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其实这一民族并没有漫长的历史,汉化程度也比较高。

如今的穿青人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全国民族构成进行划分工作,这不仅有利于政府治理国家,也便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孕育着不同的少数民族。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15)

在民族划分工作刚刚开始之际,工作人员发现许多极小的聚落也同样认为自己是独立的民族,因而,初步筛查时少数民族数量过于庞杂。

当工作小组正式开始深入调查后,发现大部分的申报民族并没有足够的人口规模和独特的民族符号。

大部分人口规模较小的聚落,往往更像是其他人口规模较大聚落的分支,或者深受其他民族特色影响。

如果全部将其划分为少数民族,不仅不利于民族的融合发展,还会导致管理工作更加混乱。

在此背景下,中央决定下派调查小组,对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成分进行清晰划分,穿青人正是此次工作的重点目标。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16)

费孝通带领的小组在走访多个聚落之后,认为穿青人并不应当列入少数民族,而是汉族的一个分支。

对于这种界定说法,穿青人中有不少人提出了质疑意见,毕竟在他们心中,并不认同自己是汉族人。

由于民族界定事务繁琐且复杂,中央小组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继续研究,也没有长期在当地生活的经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贵州当地政府开始了“自己识别自己”的工作,让穿青人上交相关认证材料。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17)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穿青人在建国后初次认定中没有被列入少数名族,之后虽然有过上报,但也没有被采纳。

不过考虑到现实因素,国家并没有强制命令穿青人在民族一栏填写为汉族,而是继续填写“穿青人”的名称。

除了穿青人之外,其实还有不少其他的少数聚落人群,目前继续沿用着这种过渡方法。

例如,“摩梭人”、“撒尼人”等等都未被列入少数民族的序列,而是作为其他少数民族的分支继续存在。

在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对于民族问题往往采取强硬的同化措施,以此维持国家社会的稳定。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18)

但我国始终强调民族间团结一致,共同向更好的未来发展。因此,虽然穿青人不认同汉族的血脉根源,我们也选择了包容和团结。

将视野转回到今天的世界,其实无论是哪个少数民族,都在与时俱进地发生着变化。

穿青人从古至今就和汉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汉化程度也很高,因此,自身的生活习惯、民俗特色也在发生着改变。

在经济相对落后、交通相对不便的地区,穿青人的民俗特色还有较为全面的保留,但在城市中的穿青人,已经与汉族人没有什么差别。

网络上的穿青人在“晒”出自己的证件照后,大家纷纷在猜想他的衣着样貌。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19)

但当这位穿青人发出自己的照片后,大家发现他的身上已经看不到独特的民族符号,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和汉族没有区别。

穿青人之所以始终强调自己并非汉族,其实除了有民族情感因素外,现实利益选择也是其重要驱动力之一。

我国从建国以来始终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但为了推动少数民族的生存发展,往往会给予一些政策上的扶助。

例如,经济发展落后的少数民族可以在税收政策、补助政策上享受优惠,家庭中的后代也能在高考中有加分政策扶持。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20)

这种方法对于推动我国共同富裕发展目标,以及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有巨大的作用。

出于现实考量,穿青人也希望自己能在少数民族的行列中,享受这些经济帮助。

我国目前虽然没有将穿青人视为少数民族,但在具体政策中,却始终给予了穿青人相同的福利待遇。

现代化与民族特色

在现代化和城市化大潮不可阻挡的趋势下,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历史记忆、民俗风情该如何传承,是许多人热议的话题。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21)

作为普通人,我们其实也有非常强烈的感受,无论到哪个地方旅行,景点、步行街都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

曾经极富异域特色的云南、湘西、贵州等地,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和商业化的影响,民俗特色也在逐渐淡化。

在交通越发便利,信息传递越发快速的时代,民族特色似乎成为了一张泛黄的照片,只能作为对旧时代的记录和缅怀。

城市中的柏油路面、钢筋水泥,可以铸造出千篇一律的现代化城市,却难以为少数民族文化提供生长的空间。

穿青人不过是诸多少数民族的一个缩影,如今,他们还保持着自己的身份认同、部分习俗。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22)

但很可能在几代人之后,穿青人也会成为被时代所忘记的群落,成为城市茫茫人海中的一员。

归根到底,保护民族文化首先从年轻的一代做起,我们虽然无法控制正常的民族同化过程和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可以想办法让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避免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继续外流,民俗文化就此消亡。

在身份证件上,穿青人虽然并非穿青族,但穿青人却实实在在有着自身的文化特色。

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穿青人自身,应当珍视这来之不易的历史记忆,从中寻找新的发展契机。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23)

结语:

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时间里,无数民族成为了文字中记录,但正是这些一个个民族,共同构成了我们今天璀璨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正是因为文化内核中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能够给每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空间。

67万的穿青人虽然在十几亿的中国人中,不过是沧海一粟的存在,但他的文化特色却依然是我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古神兽大山魈(67万人组成的神秘部落)(24)

新的时代条件下,无论是中华文化还是穿青人自身,都应当尽力保护自己的民族特色,为中华民族之林提供别样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