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年,司马懿的恩师孔明郑重地告诉曹操:“虽然您征召我多次,但我绝不可能为您效力!”曹操听后百般感慨,这么好的千里马却不愿追随我,那我是放他呢?还是诛他呢?

孔明与曹操有过对话吗(孔明向曹操直言)(1)

孔明何时与曹操有过这番谈话呢?

其实,此孔明并不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而是司马懿的老师——胡昭。

胡昭,字孔明,颍川人。

颍川是个出人才的地方,三国时期的荀彧、郭嘉、司马徽、徐庶等名人,都是颍川人。

胡昭在天下纷纷之际,躲到冀州避乱,当时占据冀州的袁绍,得知名士胡昭在此,便立即想把他招到自己麾下。

只可惜,胡昭对纵横天下没什么兴趣,于是他很客气地辞谢袁绍,回乡隐居。

孔明与曹操有过对话吗(孔明向曹操直言)(2)

208年,求贤若渴的曹操成为汉朝丞相后,多次以礼邀请胡昭出山辅佐,胡昭在无法推辞的情况下,不得不面见曹操。

胡昭初次见到曹操时,并不像诸葛亮见到刘备时一样,提出雄心勃勃的战略规划。

他非常平淡地向曹操说道:胡昭只是一介山民,于国于军,毫无用处,真心的希望丞相能让我归隐山林。

曹操一看,数次请来的名士竟然只想归隐山林,于是只好笑道:人各有志,是出仕还是隐居,尊重你的选择!

之后,胡昭辞别曹操,隐居山村,耕田种地,研究经史。

孔明与曹操有过对话吗(孔明向曹操直言)(3)

胡昭虽然过着隐居的生活,但他的贤名,上至丞相曹操,下到山野小民,无人不知。

218年,陆浑一带因徭役沉重而发生叛乱,可这些乱民早就知道胡昭的贤名,他们竟不约而同地发誓:胡昭是个贤士,我们绝不去侵害他生活的周边。

为此,当四周战乱纷纷时,生活在胡昭周边的百姓却可安然度日,从这件事足可看出,当时胡昭的影响力有多大。

在曹操去世后,曹丕、曹睿等君王,也相继征召过胡昭,但胡昭都一一拒绝。

胡昭在早期隐居时,曾开过一个小学馆,这个小学馆里,就有大名鼎鼎的冢虎司马懿。

孔明与曹操有过对话吗(孔明向曹操直言)(4)

司马懿在后来效力于曹魏时,非常能忍,可他当初年轻气盛拜胡昭为师时,还没有那么强大的忍耐力。

当时,司马懿有个同学叫周生,周生性格骄横,惹事生非,司马懿看不过去,因此两人发生了口角。

在司马懿得罪周生后,周生便纠集了一伙人,准备伏在半路,暗害司马懿。

胡昭听闻此事后,立即不顾死地跑到周生等人埋伏的地方,劝他千万不要暗害司马懿。

对胡昭的劝告,周生根本听不进去,胡昭情急之下痛哭流涕。

最后经过反复的劝说后,胡昭终于感动了周生,为了使胡昭放心,周生还砍下一棵枣树为盟约。

这件事过去许久后,司马懿才知道。

后来为了感谢恩师,司马懿给两个儿子,分别起名为司马师、司马昭。意思就是不忘恩师胡昭。

孔明与曹操有过对话吗(孔明向曹操直言)(5)

谁能想到,胡昭当时救下的学生,却成了三国的最大赢家。

试想,若当时胡昭不救司马懿,任凭周生将其暗害,三国又将是一个怎样的结局呢?欢迎讨论。

#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