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的暑假季,小伙伴们摩拳擦掌忍不住要出行了吧。你想去故宫看看吗?除了红墙金瓦,精致的角楼和御猫,故宫里的牌匾你想知道吗?

故宫,又叫紫禁城,是明清两代帝王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故宫号称有9999间半房间,在这么多房间里,我们来看看,那些最常被人们提到的三大殿的牌匾吧。

故宫里的大小匾额(那些年故宫里的牌匾)(1)

太和殿 牌匾

第一个,就是前朝第一大殿——太和殿的牌匾,“建极绥猷(jian ji sui you)”。它是乾隆皇帝的御笔,“建极”和“绥猷”都援引自《尚书》,意思是天子既要建立中正之道,也要顺应大道,安抚四方。央视2005年拍摄的纪录片《故宫》,就是以太和殿的牌匾背景作为片头的。

故宫里的大小匾额(那些年故宫里的牌匾)(2)

中和殿 牌匾

第二个,是太和殿身后的中和殿牌匾,““允执厥中(yun zhi jue zhong)”。它援引自《尚书·大禹谟》,同样来自乾隆皇帝的御笔。意思是合适的坚守中正之道。

故宫里的大小匾额(那些年故宫里的牌匾)(3)

保和殿 牌匾

第三个,是前庭最后一个大殿保和殿的牌匾,“皇建有极(huang jian you ji)”。它典出《尚书·周书·洪范》,意思是天子建立中正的最高准则。

太和殿是民间所谓的“金銮殿”。它是故宫里最大,等级最高的宫殿,是故宫宫殿里的至尊。明清两代皇帝的登基,大婚以及重大庆典都在这里举行。所以太和殿里的牌匾涵盖了对天子治理国家的全部要求和期望:中正,顺势而为,依法。在其身后的中和殿和保和殿的牌匾中,同样的要求被不断强调和巩固,这些牌匾均出自《尚书》中,古代伟大君主关于治理天下的对话,显示出皇权对最高权力的追求和对中正治国的期望。

三大殿的名称在顺治二年被修改,共同拥有的“和”字,代表了清朝初建时对天下太平,君民和谐的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