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两个病例。一位是26岁的女性,因为在公交车上打了个喷嚏,诱发颈椎周围肌肉痉挛,也就是俗称的“脖子扭了”;另一位是25岁的女性,在打扫完卫生后感觉劳累,躺在沙发上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打喷嚏脖子肩膀给扭了(打个喷嚏就把脖子扭了)(1)

如果说,脖子扭了还算常见,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症这种“老人病”,怎么就会光顾到20几岁年轻人的身上呢?其实无论是颈椎周围肌肉痉挛也好,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好,都跟现在年轻人的不良体态有关。

笔者将在文章中,跟大家分享具体的处理思路,以及对病因的若干思考。

文章目录

1、案例1:颈椎周围肌肉痉挛的评估思路

2、案例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估思路

3、案例引发的思考

4、上交叉体态如何改善

01

颈椎周围肌肉痉挛的评估思路

26岁的患者某天在公交车上,猛烈打了个喷嚏后,脖子就动不了了。找到我的时候,她小心翼翼的把整个头放在前倾位,一动不敢动。进行了以下查体后,做了一些治疗,病人疼痛基本消失。

▼查体

后仰:

1)关节活动集中在中部,上段颈椎和下段颈椎胸椎参与不充分;

2)患者主诉,后仰肩胛骨内侧缘脊柱旁出现明显牵扯感以及疼痛,左侧更加明显;

3)关节活动度严重受限,不能与地面平行;

4)斜角肌缓解测试下,再完成后仰动作,疼痛减轻50%左右。

低头:

1)关节活动度受限,下巴不能碰到胸骨;

2)患者主诉肩胛上角出现拉扯感;

3)被动肩外展的条件下,完成低头,拉扯感明显减轻。旋转侧倾,基本正常;坐位,双手搭肩旋转,胸椎活动度小于45°。

▼经过以上评估,判断患者

1)斜角肌损伤、胸椎灵活性下降造成仰头活动受限;

2)肩胛提肌损伤、枕下肌群损伤、胸椎灵活度下降造成低头活动受限。

▼治疗

1、手法松解前中斜角肌

打喷嚏脖子肩膀给扭了(打个喷嚏就把脖子扭了)(2)

这里稍微讲一下前中斜角肌止点的定位方法,胸锁乳突肌止点锁骨外1/3往外往下一横指,就是前斜角肌的止点,前斜角肌往外往下一指就是中斜角肌的止点。

2、手法松解肩胛提肌

打喷嚏脖子肩膀给扭了(打个喷嚏就把脖子扭了)(3)

一般手法放松肩胛提肌的止点更多,也就是肩胛骨上角,坐位下触诊会更加容易一些。

3、手法松解枕下肌群

打喷嚏脖子肩膀给扭了(打个喷嚏就把脖子扭了)(4)

枕下肌群有四块肌肉,分别是头后大小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

如果大家记不住起止点,可以教大家一个小方法:直接松解头颅和颈椎相连的部分;

一般患者俯卧位,将患者头部治疗床的那一部分放低一点,更有利于枕下肌群的触诊和松解。

4、胸椎灵活度训练

打喷嚏脖子肩膀给扭了(打个喷嚏就把脖子扭了)(5)

患者跪坐在自己的脚踝上,臀部不要离开脚踝;

躯干缓慢前移,到产生阻力的位置停住,一手放在头后部,缓慢上抬;

到关节活动末端,可以暂停保持一会儿。

0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估思路

25岁的患者,主诉自己在半年前打扫卫生后,习惯性躺在沙发上休息后,发现自己腰部动不了了,左侧下肢放射性疼痛。当时紧急送往医院,进行了一系列保守治疗,后又转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医院看了她的片子,建议她做手术,但患者因为当下症状不明显,不影响生活,加上年纪轻就拒绝了。

▼检查

患者左侧骨盆上提,右侧骨盆旋前,左侧骨盆旋后;

Adam test测试阳性体征:右侧腰背部在矢状面更高;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

L4神经根支配的相应的皮节肌节区域无明显肌力减退和感觉异常;

CT平片:L4-5椎间盘向左侧突出。

根据患者的情况,为其制定了三个月的康复计划:

▼前两个月:

1、正骨

采用正骨手法——斜扳法,使椎间盘所受压强减少,给椎间盘自溶的时间和空间。

打喷嚏脖子肩膀给扭了(打个喷嚏就把脖子扭了)(6)

正骨手法风险性较高,不建议大家自己看图学习,需要专业指导,所以这里就不详细描述了。

2、麦肯基疗法

打喷嚏脖子肩膀给扭了(打个喷嚏就把脖子扭了)(7)

患者可以从俯卧位开始,慢慢过渡到肘撑位,下肢症状无加重

完成动作时,将重量放在双手手臂上,腰背部呈现放松状态

保持30s-1min

▼后一个月:以姿势矫正为主

03

案例引发的思考

就第一个病例来说,患者仅是打了个喷嚏,整个脖子就动不了了,其根本原因在于颈椎深层稳定肌力量不足。就第二个病例来说,患者打扫完卫生,躺倒在沙发上就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其根本原因也在于腹压不足,核心不够

第二位患者在找到我时,曾很焦急地问,“我还能直回去吗?”她最渴望解决两个问题:第一,突出的椎间盘该怎么办?第二,虽然现在腰部症状和下肢症状基本消失,但留下了严重后遗症:整个人都歪了——形成了后天功能性脊柱侧弯。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其实,这还是跟现在年轻的办公一族,长期坐位、不正确的坐姿、头前引、塌腰等,息息相关。笔者在临床上发现,颈椎腰腿痛人群越来越年轻化,越来越严重化。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么年轻就差不多要耗尽自己的本钱,未来数十年又能挥霍什么呢?希望各位朋友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更不要忘了自己的健康!

04

上交叉体态如何改善

此时此刻,当你正在看这篇公众号文章时,低头玩手机多久了?含着胸?驼着背?前伸着脖子?

稍稍恢复一下体态,暗自惊讶自己的身体竟然偏离“正常轨道”那么远了。

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低头一族”的共同问题,让社会人难以幸免的“上交叉体态”。

松解肌肉、强化肌肉固然是治疗疼痛、矫正体态的方式之一,而我想传递的理念,则在于“有意识地纠正姿势,同样是重要措施,也是恢复功能的有效方法。”

优化力偶之间的肌肉活动,运动不仅应强调肌肉力量,还应强调提供适当比例的肌肉活动。

比如强化中下斜方肌的同时需要松解胸锁乳突肌,而不是单独的强化中下斜方肌或者单独的松解胸锁乳突肌,都不会得到最好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少耸肩、少低头玩手机、多增加肩胛骨的活动性、多做一些后背力量的训练才是重要的。

改善方法可以概括为:

A:肩胛提肌拉伸

B:上斜方肌拉伸

C:胸锁乳突肌拉伸

D:胸小肌拉伸

E:胸大肌拉伸

F: 颈椎稳定性训练

G: 肩袖稳定训练

请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