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又称羊肚菜,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是世界上珍贵的稀有食用菌之一。

羊肚菌的种植时间和方法(羊肚菌种植方法和管理要点分享)(1)

羊肚菌鮮货

羊肚菌的种植时间和方法(羊肚菌种植方法和管理要点分享)(2)

羊肚菌干货

羊肚菌的分类:

  青川羊肚菌

  似羊肚状的凹坑。凹坑不定形至近圆形,宽4-12mm,蛋壳色至淡黄褐色,棱纹色较浅,不规则地交叉。柄近圆柱形,近白色,中空,上部平滑,基部膨大并有不规则的浅凹槽,长5-7cm,粗约为菌盖的2/3。子囊圆筒形(280-320)μm×μm。孢子长椭圆形,无色,每个子囊内含8个,呈单行排列。侧丝顶端膨大,粗达12μm。

小顶羊肚菌

  菌盖狭圆锥形,顶端尖,高2-5cm。基部宽1.7-3.3cm,凹坑多长方形,蛋壳色。棱纹黑色,纵向排列,由横脉连接。柄乳白色,近圆柱形,长3-5cm,粗11-20mm,上部平,基部稍有凹槽。子囊(210-250)μm×(15-20)μm。孢子单行排列,(22-26)μm×(12-14)μm,侧丝顶端膨大,直径达11μm。

尖顶羊肚菌

  菌盖长,近圆锥形,顶端尖或稍尖,长达5cm,直径达2.5cm。凹坑多长方形,浅褐色,棱纹色较浅,多纵向排列,由横脉相连。柄白色,长达6cm,直径约等于菌盖基部的2/3,上部平,下部有不规则凹槽。子囊(250-300)μm×(17-20)μm,孢子单行排列,(20-24)μm×(12-15)μm。侧丝顶部膨大,直径达9-12μm。

粗柄羊肚菌

  菌盖近圆锥形,高约7cm,宽5cm。凹坑近圆形,大而浅,浅黄色,棱纹薄,不规则地相互交织。柄粗壮,淡黄色,长约10cm,基部粗5cm,稍有凹槽,向上渐细。子囊圆柱形,有孢子部分150×18μm。孢子8个,单行排列,椭圆形,无色,(22-25)μm×(15-17)μm。侧丝无色,顶部膨大。

小羊肚菌

  菌盖圆锥形至近圆锥形,高17-33mm,宽8-15mm。凹坑往往长形,浅褐色。棱纹常纵向排列,不规则相互交织,颜色较凹坑浅。柄长15-25mm,粗5-8mm,近白色或浅黄色,基部往往膨大,并有凹槽。子囊近圆柱形,有孢子部分约100×16μm,孢子单行排列,椭圆形,(18-20)μm×(10-11)μm。侧丝顶部膨大。

羊肚菌的种植时间和方法(羊肚菌种植方法和管理要点分享)(3)

羊肚菌一般生长在森林里,种植很少,市场产量不高。此外,羊肚菌是一种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珍贵食用品种,市场价格一直在上涨。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种植羊肚菌。那么,在培育羊肚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方法和管理要点。

一、羊肚菌种植方法

目前,羊肚菌应用最广泛的种植方法是利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这种种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进行良好的淹水保湿,雨水可以沿地膜向沟内流动,即使降雨天气持续很长时间,也不会破坏边界上的菌丝。此外,它还能有效地避免强光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土壤的保温,这对羊肚菌的生长非常有利。

二、羊肚菌种植要点

1.种植条件。羊肚菌种植较少的主要原因是它对土壤、温度、湿度、光照条件要求较为苛刻。

首先,它对土壤有很高的要求,必须在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中种植,土壤pH值约为6.5-7.5。

此外,在种植期间,要保持足够的外来气体,所以通风要求也要做好。

另外,在合适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下,其生长高峰期是春秋,适宜生长温度在20度左右,湿度在70%左右。气温不可太高或太低,以免它停止生长。

种植的时候要先调制好栽培料,兑水发酵后进行灭菌,接着用两头接种法,接种菌丝。等到菌丝长满袋后放在床面上并覆土浇水。在平时要给它漫散射光,并加强通风。

最后,羊肚菌的发育不需要任何光,强光可能影响菌丝的正常生产,因此也有必要为其提供弱光环境。

羊肚菌的种植时间和方法(羊肚菌种植方法和管理要点分享)(4)

培育期用黑地膜打孔后覆盖

2.栽培配方:配方一:木屑75%、麸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菌菇营养基1%。

配方二:玉米芯40%(粉碎)、木屑20%、豆壳15%、麸皮20%、磷肥1%、石膏1%、糖1%、草木灰2%、菌菇营养基1%。

3.熟料脱袋培养,调整配方后,按1/1.3的比例与水混合,再用专用塑料袋发酵20天左右,每袋500克左右。装料后在100度的高温环境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时间要大8-10小时,再接种菌丝,通常采用两端接种的方法,装满袋后可培养菌丝,然后在22-25度的培养室中培养1个月,等它长满袋之后进行栽培。

羊肚菌的种植时间和方法(羊肚菌种植方法和管理要点分享)(5)

4.培育子实体。一般来说,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并为羊肚菌提供适宜的温室栽培环境,给它搭建好适合的生长环境后,再进行消毒处理,在床面上铺一层塑料薄膜,再在上面覆盖一层3-5cm的腐熟土,覆土时要均匀,盖后要将土壤压平。然后将培育完成后的菌棒去掉塑料袋,将其逐个排在床面上,排列要均匀平整,一般每平米可排列40个菌棒,具体数量视实际情况为主。摆好菌棒后,均匀的喷水一次,再覆土3-5cm,覆土后再在上盖一层落叶,保持土壤湿润和空气湿度,约一月即可生长出子实体。

羊肚菌的种植时间和方法(羊肚菌种植方法和管理要点分享)(6)

三、管理方法

在平时要注意光照的强度,特别是在子实体的生长过程中,要给它提供漫散射光。并注意通风,但是,不能被猛风直吹,发现长杂草,要及时清除。同时,关注及时预防和处理虫害。

羊肚菌的种植时间和方法(羊肚菌种植方法和管理要点分享)(7)

无机漫散射大棚膜提供漫散射光源

羊肚菌的种植时间和方法(羊肚菌种植方法和管理要点分享)(8)

根本不需要遮阳网

羊肚菌的种植时间和方法(羊肚菌种植方法和管理要点分享)(9)

以上是关于羊肚菌种植方法和管理要点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也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将好的技术和经验分享,一起振兴大中国的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