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记者来到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采访了三位妈妈。她们中,有的是孩子患有听障,有的是脑瘫,俗话说,“妇女能顶半边天”,然而对不少身患残疾的孩子来说,妈妈几乎为他们撑起了整片天。医学上,先天性残疾的概率非常低,而在这三位妈妈身上,却是100%的概率。先天的不公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令人惋惜,而这三位妈妈的坚守令人敬畏,令人钦佩。

1、从不怎么说话到变成一个“话唠”

李女士是位听障孩子的妈妈,在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才意识到有问题,确诊之后,家人心急如焚,立刻给孩子配备了助听器,李女士后来在朋友圈得知广东省康复中心可以免费做康复治疗,这才走上了康复之路。为了帮助孩子康复,李女士申请了停薪留职,一方面陪同一起上课,另一方面也学习如何帮助听障儿童康复治疗。

“这种过程很枯燥,但是一想到会有进步,也就无所谓了。”李女士说得风轻云淡,还带着微笑——然而这淡然的心态背后,是无法用言语叙说的心酸。

医生建议李女士多跟小朋友说话,这样有助于康复。慢慢的,在这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下,李女士从一个不怎么说话的人,开始逼着自己多说话,逼着自己放慢语速说话,潜移默化中已经变成了一个话唠。

“在刚开始康复治疗的一年时间里,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却见效甚微,但我以及背后一直默默给予支持的家庭一直都没有放弃,一年之后就有了明显的进步,现在已经能说四五个字的句子了。”谈到此,李女士欣慰的笑了。

2、不会放弃血浓于水的亲情

另外一位接受采访的徐女士是双胞胎脑瘫儿童的妈妈。2014年年中被介绍到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通过治疗,一直在慢慢进步,刚来的时候不会做动作,现在会翻身了。

特殊生理残疾儿童教育(聚焦广东特殊女性)(1)

徐女士和孩子的外婆在康复中心陪伴脑瘫双胞胎。

据省康复中心负责人介绍,为了接受康复治疗,徐女士和她的母亲不得不选择从清远老家租住到省城来,这个二十来平方的小房子成了他们“一家四口”的新家。

照顾陪伴两个宝宝成了徐女士和她母亲的日常,每天五六点就起床,白天一起上课,晚上回到家帮两个孩子做一些康复运动,等孩子睡着了还要做一些低廉的手工活,经常要做到凌晨1点才睡,而这样的辛苦活一个星期也就挣二十多块。

“不能把所有的经济负担都给丈夫和妈妈,自己能减轻多少算多少。”徐女士解释道。

省康复中心的一位老师补充道:“她妈妈已经一头银发了,但看上去却非常干练,显得精神抖擞,像一个坚强的斗士,对于女儿的遭遇丝毫不退却,反而常常鼓励,给予强力支持。”这一刻,在场的所有记者看到的是两位母亲的挺拔的意志,以及无言的母爱。

从一开始不接受现实,到接受康复治疗,这艰辛的历程与心态的变化,或许只有她跟她的母亲知道,曾经有人劝他们把孩子放到福利院,可是这血浓于水的亲情,无法让徐女士舍弃这一对新生命。

世间的美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善待了每一个生命。

3、放弃了本该属于这个年纪最好的东西

“女儿从出生就发觉听力有问题了,就一直跑医院,跑了不下四五百回。”陈女士在啜泣中叙说着过去,这位坚强的母亲以前从未哭过,却在记者面前再难掩坚强,长久以来压抑的艰辛与负担,通过述说得到释放,这一瞬间,在场每个人都是沉默的,此时无声的解释恰恰是最好的诠释。

据陈女士自己透露,她们来自从化的一个农村家庭,一个耳蜗需要20来万,对她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后来申请了国家资助,经费减少了一半多,但剩下的10万元的负担也犹如泰山一般沉重。为了减轻负担,每天除了陪伴女儿康复治疗,就是做兼职,一个月多的时候是五六百,少的时候是三四百。工作的时候不是站着就是走着,每天持续四五个小时不间断,非常辛苦。

“但是每次放学看到女儿那么开心,顿时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陈女士说道。

据康复中心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陈女士都是24小时在小女孩身边,不离不弃。而事实也正是这样,四年下来,让陈女士感觉生活也不过如此,这种与生俱来的母爱本能,让一个妈妈无法作出除坚持再坚持以外的其他任何选择。

当记者问起陈女士,在平淡的生活中还有什么爱好的时候,她说,“作为一个90后妈妈,原来挺喜欢唱歌、购物,喜欢打扮自己,现在都没有了,生活中能省则省,省出开支,省出时间。”

没有什么可以让一个人放弃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唯独母爱。

我省对0-6岁残疾儿童实施免费抢救性治疗和康复

出生没有选择,先天性残疾一方面要寻医问药,另一方面就是要及时做康复治疗。

据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收治广东户籍0-6岁的智障、孤独症、听障或脑瘫四类残疾儿童,由财政兜底,给每人每年1.2万元的补贴。目前共有残疾儿童200多名。孩子的康复,0-6岁是抢救性康复治疗,时间越早效果就越好。

早在2012年,广东省残联、省财政厅就已经联合转发并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用于帮助不同类别的残疾儿童康复治疗。

十二五期间,由广东省财政每年下达14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专项经费约6000万元,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共为近5万名(人次)聋儿、脑瘫、智力及孤独症四类学龄前残疾儿童免费提供康复教育服务。

素材来源:南方网、金羊网

【新朋友】点击上方蓝色字“广东残联”加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好友

【助残咨询热线】12385

【今日头条】打开APP关注\搜索“广东残联”

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手语新闻”

播出时间:每日17:00——17:30

1.电视收看: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实时收看;

2.网络收看:登录“荔枝网”,选择“直播”栏目的“新闻频道”,再点击“正点报道”栏目即可;

3.手机等移动终端收看:下载“荔枝台”App,选择“直播”一栏、“广东新闻”频道即可实时观看。

广东新闻广播《自强之声》播出频率:FM91.4

播出时间:每周二上午11:00-11:30

我们向您征稿啦!

亲们:

欢迎您关注“广东残联”公众微信号!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为广大朋友及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广东残联特向您征集稿件,欢迎您将相关内容发送至邮箱:gddpf@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