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24日,两架B2“幽灵”隐形轰炸机从美国本土的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历经两次空中加油,飞行30多个小时后向南联盟塞尔维亚地区的重要指挥枢纽投放了32枚908千克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成功实现“外科手术”般的精确打击。

在整个科索沃战争期间,6架B2“幽灵”轰炸机仅以1%的飞机总出动量占比,便实现了总投弹量的11%,成功炸毁南联盟33%的目标,B2轰炸机以实战表现证明了隐身轰炸机在战争中无以伦比的作用。

轰六和b2对比图(单价高达24亿美元)(1)

科索沃战争期间的B2轰炸机

美军对隐身战机的研究很早,早在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失败之际,美军第9装甲师攻占了德国的弗雷德里奇斯洛达市,当美军进入该市的戈塔公司生产车间时,发现了20多套正在组装的Ho-229隐身战机,甚至其中还有一架已经组装完成,这些战机以及生产线连同全部的技术资料全部被运回美国,这也为美国在隐身战机方面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轰六和b2对比图(单价高达24亿美元)(2)

停放在戈塔公司的Ho-229隐身战机

到了上世纪6、70年代虽然美式战机性能先进但仍然在战场上吃了不少的苦头,美军意识到常规作战飞机在战争中的生存能力堪忧,于是开始重新审视战争,由此也引发一种新型概念既“隐身战机”,此后美国对隐身战机进行了多次尝试,并成功研制出F-117A“夜鹰”战机。

虽然F-117A隐身性能优异,但美国空军却并不想止步于此,企图拥有一款既拥有隐身能力还拥有战略轰炸机的长航程以及大载弹量,而这正是后来的B-2轰炸机,在当时称之为先进技术轰炸机(ATB)项目,经过一系列的筛选最终洛克希德和诺斯洛普成功胜出进行最后的项目竞标。

轰六和b2对比图(单价高达24亿美元)(3)

F-117

由于当时ATB项目极为严苛,除隐身性能之外,还要求在空中无需空中加油的情况下航程要达到9600公里,载弹量要达到20吨,为此两家公司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冒险的飞翼式布局,以至于当时ATB计划办公室的军官在看到洛克希德公司的模型时不禁发问“你们怎么用了诺斯洛普的设计。

由于之前F-117A隐身战机的成功案例,洛克希德公司此次参与ATB计划的战机可以看作为放大版的F-117A,洛克希德公司创造性的将原来的F-117A的飞行布局融入到飞翼式布局中,在机身的后方安装了2个呈“V”字型的垂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的破坏了战机的隐身性,但却增加的战机的可操控性,洛克希德公司的称其为“高级钉”。

轰六和b2对比图(单价高达24亿美元)(4)

洛克希德公司的方案

同洛克希德公司偏向以牺牲部分隐身性能以提高战机的总体性能不同,诺斯洛普公司的团队则计划将隐身性能做到极限,即使在上次ATA项目中(也就是F-117A战机项目)自家的“沉默之蓝”遗憾败北,但诺斯洛普公司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设计思路,此次诺斯洛普公司设计的则是一款没有任何垂尾的纯飞翼布局隐身战机代号为“高级冰”,在此后的各种项目测试中诺斯洛普公司“高级冰”性能在各方面均强于洛克希德“高级钉”,其中唯一的劣势便是造假高昂,洛克希德公司的成本报价为2亿美元,而诺斯洛普公司的报价却整整高了一倍。

轰六和b2对比图(单价高达24亿美元)(5)

诺斯洛普公司的方案

此时正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军备竞争的巅峰时期,美军已经放弃以数量弥补性能上的部分劣势,转而向性能全面碾压发展,最终诺斯洛普团队获得成功,著名的B-2“幽灵”隐身轰炸机也由此诞生。

B2机体科幻般的外形可以看作12根直线拼接而成,从机头到两个大主翼由两条直线构成33度角连接而成,机翼内部呈现“T”字形的受力结构,为满足航程要求,机翼内部几乎全部都是燃油,机身和机翼由铝、钛合金以及复合材料组成,主要由LTV和波音公司制造。

轰六和b2对比图(单价高达24亿美元)(6)

红色的为油箱

实际上诺斯洛普团队由三家公司组成,由诺斯洛普公司牵头,波音和LTV公司辅助,在任务分配上,诺斯洛普公司负责机身前部、驾驶舱,机翼的前后缘、操作翼面以及最后的组装工作,波音负责机身后部、起落架、外机翼和武器舱,而LTV则负责包络发动机空气进气道和排气口的主翼中间部分(1994年LTV被诺斯洛普公司收购)

虽然B2轰炸机的机翼厚1.7米,但由于翼展巨大(达到了52.4米),但实际上相对厚度非常小,视觉上看薄如蝉翼,不仅雷达隐身性能优秀,甚至在视觉上也拥有一定的隐身能力。

轰六和b2对比图(单价高达24亿美元)(7)

B2轰炸机

由于采用了部分超临界机翼,当从侧面观察B2时,外形类似一种正在滑翔的老鹰,实际上相似的地方不止外形,如果仔细观察B2的机头还会发现,B2的机头不但尖锐并且略微向下弯曲,同鹰嘴的形状如出一辙,而到底是否是利用了仿生学还是偶然的巧合也许只有设计师心里清楚了。

轰六和b2对比图(单价高达24亿美元)(8)

轰六和b2对比图(单价高达24亿美元)(9)

同常规布局的飞机不同B2并没有尾翼,设计师创造性的将的飞翼后缘布置了9个气动控制面,这9个气动控制面长度占到后缘总长的90%,几乎覆盖了除尾喷口的战机后缘,从而充当方向舵和减速板的作用,由于气动控制面只有在张开距离机体5度才能产生作用,这样以来大大增加了反射面积,因此在非战斗时及低速时气动控制面张开,以提高飞机的操控性能快速调整姿态,而一旦进入战斗或者高速飞行时,气动控制面才关闭维持隐身性能,这时只能通过两台发动机的推力差进行转向,同时机动性能也会降低。

轰六和b2对比图(单价高达24亿美元)(10)

在动力方面B2安装了4台具有极高可靠性的F118-GE-100涡扇发动机,该发动机曾被广泛的安装在F-14、F-15E、F-16等美军战机。为避免发动机的红外信号,发动机被深深地埋在飞翼之内被耐高温的复合材料所包裹,同时进气口被设计在背部,避免被地面雷达照射到,边缘也被设计成锯齿状且弯曲程度非常大,最大程度上提高隐身性能,不过这样以来发动机的进气量降低,为避免发动机推力下降,诺斯洛普公司还特意在进气道的顶部各安装了2个小型的进气门,在低速或者滑行性用于增加进气量。

轰六和b2对比图(单价高达24亿美元)(11)

隐身战机不仅要最大程度上的避免雷达波,同时战机的红外信号特征也是隐身战机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在处理红外信号问题上,除了发动机,B2轰炸机在尾喷管同样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在位置上尾喷管从机翼的后缘向前移动了3.5米同时在表面安装了热屏蔽层,这样以来不仅在地面的上的雷达便无法照射到,同时还能增加散热面积,除此之外设计师还通过进气道引入冷空气同喷流相混合降低温度,力求最大程度上的降低红外信号。

轰六和b2对比图(单价高达24亿美元)(12)

B2轰炸机的飞控系统为数字式,由4立的计算机控制,同时还采用了比电缆操纵更加快速的光导纤维,机组成员一般两名飞行员组成,左侧为飞行员,右侧为指挥官和武器操作员具有一套备份系统,在紧急状态下可以获得各种飞机讯息,并对燃油系统进行人工干预。根据任务需要还可以再增加一名飞行员用于电子战,三个座椅都配备了ACESII型弹射座椅,当发生危险时随时可以进行弹射。

轰六和b2对比图(单价高达24亿美元)(13)

B2轰炸机座舱

由于B2轰炸机是美国核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设计便考虑到当遭遇到核爆炸时的局面,飞行员面前的风挡玻璃为4块夹层丙烯玻璃,视场角为200度,涂有防反光和增加透光度的涂层,当遭遇核爆炸时玻璃能自动瞬间变黑保护机组成员,在机舱内部还配备了抗激光防盲眼镜。

轰六和b2对比图(单价高达24亿美元)(14)

B2的载弹量非常惊人并且弹舱巨大,官方公布的数据是超过18吨,有资料说是22吨,大体在20吨左右,不同批次的也略有差异,一般来说能够携带18吨的MK 82 500通用炸弹,或者80枚226公斤的GBU-38JDAM小直径炸弹,当然还能够携带用于核战争的B61\B83核航弹。

轰六和b2对比图(单价高达24亿美元)(15)

B2轰炸机座舱

B2隐身轰炸机对于当时无疑是降维打击,即使放到2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一骑绝尘,是目前唯一一款服役的隐身战略轰炸机,B2当时的单价就已经高达4亿美元,但当时由于苏联的威胁,美国计划装备132架B2轰炸机,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美军但方面的军备竞赛也失去了意义,无奈只能削减B2轰炸机的数量,从132架到75架再到21架,随着购买数量的减少,原本高昂的研制成本不得不均摊到24架上,这导致B2轰炸机的单价直接到了恐怖的21亿美元,甚至比同单位重量的黄金还要贵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