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鸡鸭鱼肉等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摄入增多,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结直肠肿瘤高发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最新研究数据显示,消化系统肿瘤中,结直肠癌稳居第一位,发病年龄也有进一步年轻化的趋势。在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广州及台湾等,结直肠癌有超越肺癌成为新癌王的趋势。

且研究表明结直肠癌的产生,大约80%-95%是由结直肠腺瘤发展而来,那什么是结直肠腺瘤呢?

结直肠腺瘤是结直肠息肉中的一种,也叫腺瘤性息肉或肿瘤性息肉。肠息肉是肠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赘生物,通俗说,就是在大肠的内腔黏膜表面多出来的一块肉。它分布于结直肠的各个部位,尤以左半结肠和直肠较为多发。肠息肉在中老年人群很常见,肠镜检出率可达10%-30%,近年数据显示,在年轻人当中检出率也在10%以上。

早前结直肠腺瘤癌变能治愈吗(结直肠腺瘤真的会癌变吗)(1)

结直肠腺瘤有哪些病理分型?

(1)管状腺瘤:占结直肠腺瘤的70%,呈单个或多个生长,由增生的黏膜腺上皮构成,表面呈结节状,大多有蒂,一般不超过2cm,呈暗红色,易出血,分化好,显微镜下主要为管状结构,绒毛成分≤20%。

(2)绒毛状腺瘤又称乳头状腺瘤:表面上皮主要由增生、隆起的乳头状或绒毛状结构构成。多为单个结节,基底宽,一般无蒂,易出血,绒毛成分>80%。

(3)绒毛管状腺瘤兼有上述两者的表现,绒毛成分在20%~80%,可有蒂或基底宽广。

虽然腺瘤是一种良性疾病,但也是公认的一种癌前病变。比起有蒂腺瘤,无蒂腺瘤的癌变率较高,并且如果腺瘤越大,癌变可能性越大。腺瘤中绒毛成分越多,越可能癌变。

哪些是结直肠肿瘤疾病的高危人群呢?

1.经常进食高蛋白、高脂肪、肥胖者;

2.本人患过大肠腺瘤;

3.本人患过溃疡型结肠炎;

4.本人患过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妇科、乳腺);

5.直系亲属中有2人以上,或一个<50岁患肠癌;

6.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家系成员;

7.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成员;

早前结直肠腺瘤癌变能治愈吗(结直肠腺瘤真的会癌变吗)(2)

结直肠腺瘤患者有哪些症状?

多数腺瘤患者无症状。症状与腺瘤的大小、部位、病理性质等有关。有症状者可有以下表现:

1.腹部不适、腹部疼痛,多为大的腺瘤伴发肠套叠、肠梗阻引起。

2.排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里急后重等。

3.粪便带血,最常见为间歇性便血。

4.部分位于直肠的较大的、带蒂腺瘤可在排便时脱落或脱出肛门外。

早前结直肠腺瘤癌变能治愈吗(结直肠腺瘤真的会癌变吗)(3)

我们应该如何筛查呢?

肠镜是早期发现结肠息肉的有效办法。肠镜检查可能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无痛肠镜的开展使得更多病人能够接受该项检查。

我国结肠肿瘤筛查目标人群为50-74岁人群,高危人群可以提前5年,甚至10年,建议有以上情况的人群及时进行肠镜检查。

由于结直肠腺瘤属于癌前病变(可进展为癌),并且发病率高,不断有新的病变发现。因此,针对腺瘤进行结肠镜检查及适当治疗是必要的。当发现腺瘤时,尽可能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治疗。管状腺瘤切除术后复发者少见,但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管状腺瘤切除术后常可复发,尤其是绒毛状腺瘤,且多发的腺瘤复发率高于单发者。对

于经内镜治疗或局部手术切除的结直肠腺瘤患者尤其是绒毛状腺瘤或广基的绒毛管状腺瘤患者,建议腺瘤切除后的第一年内3~6个月进行一次肠镜检查,第二年开始每年一次。若无新的腺瘤发生,以后应用结肠镜追踪的时间可延长为2年1次,又有学者主张,若为单发息肉,第一次复查阴性后,每4年进行1次结肠镜检查。

供稿:病理科 徐敏

编辑:石荣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