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体系的发散性与收敛性【作者:赵致生(1943-2021)来自学习群】,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五行常识大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五行常识大全(五行理论的数理-16)

五行常识大全

五行体系的发散性与收敛性

【作者:赵致生(1943-2021)来自学习群】

两个〖一元四象〗00、0一、一0、一一与00、0丨、丨0、丨丨的二合而一,可以产生

两个〖二元四象〗00、0十、十0、十十与一一、一丨、丨一、丨丨。

两个〖二元四象〗分别与两个〖一元四象〗之间则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结构体系。

发散属性的结构性,在形貌范围展示出爪子形的发散特性。发散点是00。三个四象(

00、0一、一0、一一,

00、0丨、丨0、丨丨,

00、0十、十0、十十)具有同一结构源点。

收敛属性的结构性,在形貌范围展示出三角形的收敛特性。

它们的链接点分别有三个(00、一一、丨丨)。

三个四象具有首尾相互衔接的轮回属性。

一一、一0、0一、00与00、0丨、丨0、丨丨相衔接于00。

00、0一、一0、一一与一一、一丨、丨一、丨丨相衔接于一一。

一一、一丨、丨一、丨丨与丨丨、丨0、0丨、00,相衔接于丨丨。

因此,三个〖一元四象〗(可以把十看成是一数位上的新元素),具有共同的起始四象点的时候,就会产生三爪四象的发散现象,称其为个。

三个〖一元四象〗,当它们分别每两个具有一个共同的起始四象点的时候,就会产生三个两四象链接构成的体系。它们的链接点特征都是一元二位数。

把这样的一元二位数的链接属性称为角。它所形成的三角闭合体系就称为三角。

在两个四象生五行的体系中,它除了产生0的无认识与十的二元一位数认识之外,还产生了发散与收敛的两种体系性认识。

为了阐述方便,仍然要看两个〖一元四象〗所产生的五行图。

两个分立的一元四象分别具有横竖的属性:

00

0丨

丨0

丨丨

00

0一

一0

一一

二者组合后则产生:

00

0丨

丨0

丨丨

00

00

0丨

丨0

丨丨

0一

0一

0十

丨一

丨十

一0

一0

一丨

十0

十丨

一一

一一

一十

十一

十十

在这样一个体系中,通过以上认识方法,可以找到发散与收敛的继续四象变化性。即四个爪形,四个三角形:

00

0丨

丨0

丨丨

0一

0十

丨一

丨十

一0

一丨

十0

十丨

一一

一十

十一

十十

上图称为00爪,或者称为0爪。

00

0丨

丨0

丨丨

0一

0十

丨一

丨十

一0

一丨

十0

十丨

一一

一十

十一

十十

上图称为一一爪,或者称为一爪。

00

0丨

丨0

丨丨

0一

0十

丨一

丨十

一0

一丨

十0

十丨

一一

一十

十一

十十

上图称为丨丨爪,或者称为丨爪。

00

0丨

丨0

丨丨

0一

0十

丨一

丨十

一0

一丨

十0

十丨

一一

一十

十一

十十

上图称为十十爪,或者称为十爪。

以上四爪结构,称为五行中的发散四象。

把它们构成的四个三角形,称为收敛四象:

00

0丨

丨0

丨丨

0一

0十

丨一

丨十

一0

一丨

十0

十丨

一一

一十

十一

十十

上图称为0一丨三角,也称为0一丨三焦。

00

0丨

丨0

丨丨

0一

0十

丨一

丨十

一0

一丨

十0

十丨

一一

一十

十一

十十

上图称为一丨十三角,也称为一丨十三焦。

00

0丨

丨0

丨丨

0一

0十

丨一

丨十

一0

一丨

十0

十丨

一一

一十

十一

十十

上图称为0丨十三角,也称为0丨十三焦。

00

0丨

丨0

丨丨

0一

0十

丨一

丨十

一0

一丨

十0

十丨

一一

一十

十一

十十

上图称为0一十三角,也可称为0一十三焦。

三角形的构成,是人类认识到的第一个三元素(最少元素构成的封闭图形)所产生的形貌。

三爪形虽然也是三元素构成的形貌,但是,它不具有闭合性,而具有发散性。三个四象的结构,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性质。这也是五行论对四象继续认识的结果之一。

所以,在数学的认识范畴中,不周的问题是一个链接结构发散还是收敛的问题。不进入五行论的认识层面上,这些问题是没有办法用数学的理论来解释的通畅的。

所以,发散过程因其不周而直,在一个链接点之后再也没有链接的可能性,故称之为散。

三角形之周的认识,则是认识收敛的最初始与最简单的封闭体系。

周而封闭,

直而发散,

都是三个四象链接关联关系的继续变化内容。

三个四象的继续变化继续展示四象性。但是,对这样的四象性认识,则产生了钟鼎文化时代的共工与颛顼之争。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地倾。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则是五行论成功引发中国属性数学认识变革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周易》,则封建了钟鼎文化时代后的周理论,出现了八百年天下独传《易经》一书的封建统治格局。对的辩证逻辑关系认识,则完全失去了先天八卦四版本继续变化的发散性。

所以,

不进入五行论的认识层面,这些问题都是用西方现代数学很难理解的。

进入了五行认识层面之后,这些问题就变得显浅易懂了。

而且,有了这种数理的逻辑性,认识方法与应用算术方面都会有相应的进步与发展。

所以,五行理论,是中国属性数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中国远古数学的发展,虽然被商周文化断代了,但是,中国远古神话故事中却留下了许多这方面的痕迹与内容。所以,挖掘中国钟鼎文化时代的科学理论体系,还原人类对数学认识的起始,应该是人类数学发展的一个根本途径。

西方数学拿阿拉伯数字为其任意定义而用,则是对人类数字本原认识观念的一种篡改。

因此,唤醒被饰智黔愚的《易经》思想统治了三千年的民族,从西方的形式逻辑和实验科学的桎梏中走出来,是中国属性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