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同样也是经济贸易的要塞,有着风景秀美的山水也有沉淀着前人智慧的著名艺术经典,孕育了许许多多在中国绚烂华丽历史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历史名人,同时也是诸多美食的诞生地,古往今来的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到访与定居。

而说起天津的著名美食,除了煎饼果子天津三绝中的狗不理包子外,其实还有一道与帝王息息相关的菜肴,虽然民间的传说总是增添了人民本身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但是并非所有传言都是空穴来风,而有关于锅巴菜的起源锅巴与乾隆皇帝的故事,自然也有据可依。

细数中国上千年的历史,大概没有出现过像清朝皇族一般爱吃的统治者,其中可以作为代表的慈禧太后就曾经因为吃腻了宫中的食物而为难御厨,就连历史上最出名的满汉全席的都是诞于清朝,是以清朝历史上最喜欢微服私访的乾隆皇帝会喜欢天津当地的特色锅巴,似乎也就并不奇怪了。

锅巴其实就是焖饭是紧贴着过结交成块状的一层饭粒,因为焦黄酥脆无论是配以蘸料还是单独食用都能够让人嚼的津津有味,因此被抓到了商机的人拿出来售卖,这也是锅巴菜最早的起源,而且那个时候的锅巴还不叫做锅巴,而是被当地人称作‘嘎巴’

天津早餐推荐锅巴菜(纯天然的嘎巴菜)(1)

津菜的骄傲,锅巴菜的起源

天津的红桥区被誉为天津菜的生命摇篮,孕育了许许多多天津民族风味的特色小吃,其中就以大福来锅巴菜最具代表性,毕竟作为被乾隆皇帝亲自题字赐名的天津小吃,它是头一个。

大福来锅巴菜的历史距今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创始人据说是一对姓张的夫妇,不过那个时候锅巴菜仅仅就只是一道路边摊的小吃,虽然逐渐的做出了名声但是一直却没有挂上牌子,于是便用当地的土话来叫这道菜为嘎巴菜,而在当时一说起张家嘎巴菜,那可真的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最后都惊动了第一次微服私访的乾隆皇帝,让吃过一次的乾隆皇帝对这道当地的张氏嘎巴菜念念不忘起来,于是在第二次微服私访南巡的时候,乾隆皇帝便特意命人跑了一趟天津,不过那个时候的张家嘎巴菜已经不再是当初的那对夫妇而是由他们的小儿子接了手,从小就给自己父母打下手的张老板受到了其他菜系的影响而改进了嘎巴菜的配方。

乾隆皇帝过来的时候刚好赶上了张老板第一次新品上市,没有见过皇帝的张老板一听一旁的随从说自己的福气到了还没有不明所以,直到后来收到了乾隆皇帝亲笔题名的匾额,这才如梦初醒一般的反应过来自己之前接待的居然是皇帝,在之后张家嘎巴菜的名字逐渐的被大福来锅巴菜所取代,到最后发展成为了现在让所有天津人都骄傲的天津锅巴菜。

天津早餐推荐锅巴菜(纯天然的嘎巴菜)(2)

锅巴菜的演变发展

其实锅巴菜和嘎巴菜都是天津当地的说法,在其他除了天津人以外的人艳丽,锅巴菜也好嘎巴菜也好,其实跟煎饼并没有什么区别,虽然在天津当地人看来这种差别与意义完全不一样,但是其他人对于锅巴菜的称呼更多的则是煎饼菜,而煎饼最早则是从山西那边传过来的。

早在蒲松龄的《煎饼赋》中就有记载当时的山东人有制作煎饼汤的做法,而那段时间战乱频起边境不安,许多逃亡的山西人会选择在天津落脚,于是定居在天津的山西人逐渐的将煎饼推广到了天津当地,连带着也促使了煎饼果子以及锅巴汤的诞生。

还有一种野史的说法是当时的乾隆皇帝吃腻了宫中的山珍海味,于是对于路边摊子上的煎饼卷大葱很是感兴趣,但是因为吃的太急乾隆皇帝居然噎到了,当时的店主家里没有卖汤水,情急之下便将煎饼撕碎了放在碗里,用开水冲泡开后撒上了佐料端上去,煎饼吸满了味道虽然不复原来的酥脆但是却拥有了一种独特的口感,大感惊奇的乾隆皇帝便询问这道菜叫做什么名字。

店主随口答道一句郭八,却被乾隆皇帝听成了锅巴,于是锅巴菜就此闻名,连带着后来许多人想要效仿锅巴菜的做法,加大了锅巴菜的竞争,于是店主下定了决心潜心的研制出来的独特的秘方,最后形成的锅巴菜无人能够超越,最后定型了世代相传。

天津早餐推荐锅巴菜(纯天然的嘎巴菜)(3)

锅巴菜的特色与意义

锅巴菜的主要食材都是绿豆佐以小米,其中绿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淀粉维生素,有着营养价值与保健价值,可以清热解暑清胆养胃,在暑期天气炎热的时候有着天然的解暑的能力,而且能够缓解食物及药物中毒等症状,不过对于绿豆的寒性大,对于脾胃不好的患者来说弊大于利,但是在绝大多数的时候,绿豆最为一种大众而且养生的营养品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绿豆适口性高,易消化,无论是绿豆本身还是绿豆皮都有食用的价值,中医认为夏日食用绿豆对于人体来说拥有一定的好处,而且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抗菌杀毒

锅巴菜作为天津特色小吃的代表,不仅仅是天津骄傲也是整个中国的骄傲,在世博会上的天津锅巴菜就曾经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其中还包括着来自外国来客,神秘的中国美食力量俘获了每一个靠近的游客,锅巴菜在推广出来自己的同时,也将背后的整个中国展示在了世界的面前。

而承载了无数天津人民回忆的锅巴菜似乎从头到尾都是这样的不争不抢,即便如此它的美名伴随着它的味道一起传播开来,那种独特的味道在记忆中永不褪色,永不变质。

属于中国的许多文化都在时间中慢慢的弥散在历史中,然而这些本该是我们学习传承的文化,不应该被其他人剥夺,也不应该就此遗忘。

参考文献:

陆文夫《美食家》

唐鲁孙《中国吃》

蒲松龄《煎饼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