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会看过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的格子画,可能觉得不明所以,或是觉得就是一些装饰画。然而是什么力量驱使这位荷兰画家画出这些格子画呢?原来在画作背后,画家更有思想或哲学上的追寻。


蒙德里安格子画主要元素(名画名家蒙德里安)(1)

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蒙德里安格子画主要元素(名画名家蒙德里安)(2)


荷兰与法国之间的画坛


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的父亲是一位具美术修养的小学校长,而叔父是职业画家,他自小就不乏机会接触到绘画。早年蒙德里安顺理成章读荷兰皇家美术学院,接受学院派的写实风格洗礼。但一如两世纪相交前后的欧洲艺术家,蒙德里安置身与法国印象派(与点描派)的同时代,亦受荷兰印象派(Dutch Impressionism)的薰陶。


身处荷兰的艺坛,蒙德里安亦受海牙画派(the Hague School)的暗哑用色倾向影响,他的早期印象派画作就不如莫奈或雷诺阿用色鲜艳;但到后来他又受到野兽派的启发,突然作大胆的用色。在摸索与塑造风格的精神历程之中,我们可以从蒙德里安的画中看出他继承了多种当时的艺术思潮。


蒙德里安格子画主要元素(名画名家蒙德里安)(3)

蒙德里安格子画主要元素(名画名家蒙德里安)(4)

蒙德里安格子画主要元素(名画名家蒙德里安)(5)


蒙德里安格子画主要元素(名画名家蒙德里安)(6)


从立体派转向抽象化


在一次看过立体派的展览后,蒙德里安受到极强的冲击。之后他再来到巴黎这现代艺术之都,结识到毕加索与乔治·布拉克这对立体派共同始创人,决心吸收立体派的教巧,但他却再加以发展。


两幅《有姜汁壶的静物画》(Still Life with Gingerpot),是蒙德里安过渡到后来成熟风格的重要作品。两幅画所画的几乎是一样的静物:画面中心的湖水蓝色姜汁壶是主角,桌上摆放着各种水杯等容器,前景是芝士块与刀。从画法上来看,第一幅让人想到塞尚那种「只画轮廓、不画细节」的原立体派;第二幅则更接近毕加索的立体派,但蒙德里安将物件画得更平面化、几何化,仿佛已经离开了毕加索,走出了自己的路。


蒙德里安格子画主要元素(名画名家蒙德里安)(7)

蒙德里安格子画主要元素(名画名家蒙德里安)(8)


蒙德里安格子画主要元素(名画名家蒙德里安)(9)


蒙德里安的《构成》系列


蒙德里安习惯书写自己对艺术的想法,例如以下一段:


「艺术高于现实,而与现实没有直接关系。要想在艺术中接近精神性的层面,就要尽可能少地利用现实,因为现实与精神性相对立。我们在此来到一种抽象的艺术跟前。艺术应该高于现实,否则它对人就没有价值了。」


后来蒙德里安终于告别了表象/再现式(representational)的画作。结合平面化的技巧,蒙德里安开始画他最为人知的一系列作品,当中只用了粗幼不一的直横线条、矩形色块,与红黄蓝三原色。


蒙德里安格子画主要元素(名画名家蒙德里安)(10)

《红、黄、蓝的构成II》(Composition II in Red, Blue, and Yellow)


以《红、黄、蓝的构成II》(Composition II in Red, Blue, and Yellow)为例,占画面大部分的红色,无疑会最先吸引观者的视线;左下的蓝色格子虽然比例上比红色小得多,但以冷色的特性制衡着大片的红色;而右下角的细小黄色格子,再次以暖色的特性微妙地维持整幅画面的平衡。至于线条的粗幼,蒙德里安认为幼线条能更快被观者的视线辨识。


蒙德里安画作的奥妙,在于他布局上不让任何一个元素过分突出,从颜色特性、位置到大小粗幼比例,都完美达到构图上的和谐,让画作呈现出悦目的和谐感。我们可以想像画面上的任何一个元素若有变动,例如将红、黄或蓝换成另一颜色,或是改变三原色色块的比例,都会破坏整个画面的构成。


蒙德里安格子画主要元素(名画名家蒙德里安)(11)

《纽约市I》(New York City I)


二战期间纳粹军于欧洲肆虐,蒙德里安先是退走伦敦,然后越洋到了纽约。到埗后,他深深被这跃动的城市震撼,从而画出《纽约市》(New York City)系列。


《纽约市I》(New York City I)中穿插井字形的矩阵线条,最多的是黄色线,红色与蓝色各有四条;线条之外就只有我们熟悉的白色色块。线条在各个交汇点互相重叠,织成一个网状的画面。具体的画题赋予了画作意义,亦主导了观者对画面几何元素的联想,像俯瞰的纽约的街道或流动的车辆。


蒙德里安格子画主要元素(名画名家蒙德里安)(12)

1940年的纽约市


蒙德里安格子画主要元素(名画名家蒙德里安)(13)


要以艺术表现宇宙真理的理念


蒙德里安称自己的风格为「新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从他的几何学画作来看,我们可能会以为他是个信奉理性的人,可是他其实对精神性的哲学有很深的追求。以上《构成》等系列的几何学画作,乍看似是经蒙德里安精准计算的成品,但他不单从不用尺来画画,他本人亦否认他的画是出于「计算」,而应该是一种凭极致的意识(the utmost awareness)画出的作品。他曾说:


「我在平面上构建线条与色彩的组合,从而以最极致的意识去表达普遍的美。大自然(或者说,我所看到的)激发了我的灵感,让我跟其他画家一样,处于一种情绪化的状态,从而产生了创作的冲动,但我想尽可能地接近真相,并从中抽取出一切,直到我达到事物的基础(仍然只是一个外部基础!)⋯⋯我相信,通过用意识而不是用计算构建的水平和垂直线条,在高度的直觉引导之下,使之和谐和有节奏,这些基本的美的形式,必要时辅以其他直接的线条或曲线,有可能成为一件艺术作品,因为它是真实的。」


蒙德里安格子画主要元素(名画名家蒙德里安)(14)

《Victory Boogie Woogie》是蒙德里安未完成的遗作,他将方形画布旋转45度成为菱形画布,亦成了菱形系列的最后作品


康丁斯基的几何形状之中,似乎尚有迹可寻,可看出所画的事物;蒙德里安则完全放弃了对现实事物的指涉。蒙德里安凭艺术所要追求的,是一种不分种族与文化、共通于全人类的普世宇宙之美。


凭着历久不衰的线条与格子,蒙德里安成为了二十世纪现代艺术的巨人,向他致敬的有波普艺术大师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与法国名时装设计师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


//

,